羊群效应:“从众”和“盲从”的临界点在哪里

羊群效应:指代个体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行为,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羊群效应”又被称为“从众效应”,它的核心是在群体力量面前放弃个人理性判断,而追随大众的倾向,并否定自己的意见,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心理暗示影响,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采取行动。

遇事不能不加分析地“顺从”大众行为,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当大众行为理性正确时,自然要跟随;当大众行为被非理性主导时,则要慎重对待。

心得:羊群效应是人类基因里深藏的力量,是人类与自然抗争数万年形成的。那些不具备该效应的人种早已灭绝。我们从这个规律里获得了太多好处,而到了这个时代,羊群效应的坏处逐步放大。

      我们总是说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缘于社会规则渗透到每个角落,限制了人的创造力。也使得人们更安于现状,宁可泯然于众,也不想变成异类。该怎么克服呢?这其实很困难,因为抗争不是一劳永逸的,战胜一时的怯懦、懒惰容易,但将整个生命线作为周期,还能保持彻底的独立性是不可能的。看看那些成名之人,大多数在后期的成果上远远不如早期,偶有一两个仍能推陈出新,立刻就被定义为大师,足以见得这是多么弥足珍贵。

      既然羊群效应会伴随终身,就不要妄图在任何时候都能克服它。比如穿衣打扮有所谓潮流,就不要逆风向穿着,除非你是时装设计师。对那些生活上的末枝细节或者约定俗成的规则,随大众就随了,把重心放在重要的事物上,那些可以区分精英和常人的事情上。那些可以让你不庸俗的事情上。举例子来说,别的同龄人下班在家打游戏刷抖音,你能不能去学习?别人胡吃海喝,你能不能不乱吃还去健身跑步?只有抓大放小,你才能既提高自我,还不会被集体抛弃。人是群体动物,脱离集体不仅生存困难,心理上也是极度痛苦的,我们要始终保持共性,不被视为异类。看过《生活大爆炸》,都知道谢耳朵是天才,与众不同,但他依然要谈恋爱、结婚,否则就会被外人,甚至自己的朋友看作“机器人”。我们在声讨羊群效应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是羊,但你是去争取做领头羊还是亦步亦趋的跟班是自己的选择。可无论你是什么,记得自己要处在集体中,别因为特立独行把自己变成孤羊,那只能是死路一条。真理虽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绝不是某个人手中。我知道有人会举例古代先贤,为真理而献身,但从宏观上看那也是路线斗争,他依然有自己的团队,即使力量相对薄弱。永远不要把自己边缘化!永远不要把自己变成可有可无的路人甲!

你可能感兴趣的:(羊群效应:“从众”和“盲从”的临界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