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故事中演绎——《苹果树上的外婆》生命叙事剧记

一个学期渐渐走向结束,我们的共读也走到了最后的环节。每次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或阅读或讨论或在小剧场中演绎书中的某一环节,我的思绪往往翻飞联翩,是啊,这是我们在新网师郭明晓老师的指导下,第一次生命叙事剧走到结尾,回想起一学期以来走的曲折艰难但收获满满,感慨良多,现做总结反思如下,以期望前车之鉴,后辙之师,为下学期的共读做好奠基。

一,共读书目的选择

小学二年级孩子到了第二个学期,基本上已经能借助拼音完成自主阅读,但是,选择哪本书作为第二学期的共读书目呢?当时确实是费了一番周折。一年级下册我们的共读书目是《小猪唏哩呼噜》,二年级上的共读书目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因为孩子年龄偏小,选择书目时考虑到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因为是共读,他们已经初步具备完整读完一本书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书更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呢?经过最终筛选,我们选择了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和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在这两本书中我们选择了后者 ,是因为看中了这本书的思想价值。《苹果树上的外婆》作者是德国犹太人米拉.洛贝,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得儿童文学家,曾将两次获得过安徒生文学奖,并多次获得奥地利国家和青少年文学奖项。在奥地利,甚至设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米拉.洛贝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我们选择《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同样也是因为米拉.洛贝的语言风格,热情,理解,宽容,亲情等等,在故事的情节刻画中,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但同时又不缺乏幽默,让孩子感受故事的同时增长了知识。这点,不是中国儿童文学《宝葫芦的秘密》的侧重点,于是,《苹果树上的外婆》就成了我们的共读书目,也是我们终究拍成生命叙事剧的文本。

二,编剧人选的设定

在《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的浪漫阅读过程中,孩子们逐渐领悟了的故事的内涵,大部分中感受到外婆对安迪浓浓的爱意,能从情节中感受到安迪对亲情的渴望,对大人无暇顾及孩子的孤独感受的独特到位的理解。但孩子是不同的,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雷同。于是,阅读和领读过程中,一部分同学的读书天赋和基础涌现出来,展示出他们优秀扎实的阅读能力。他们自告奋勇地承担了编剧这一职务,但是,当一个个小手林立的时候,我为难了,哪里需要这么多编剧呢?可是,看着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儿,我又仿佛觉得去掉谁都是一种折磨和扼杀。根据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和郭明晓老师的理论指导,我们最终决定排练成小型的生命叙事剧,即分成多个排练小组,分章节剧场进行,这一安排大大提高了编剧们的积极性,硬是生生地回去认真研读了一边书本,生怕漏了书中任何一个环节,影响了演出质量。根据编剧人数,我们将四十个人的班级分成了五个小组,每组八个人,具体分工结合组内组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安排,使得剧本排练如火如荼的开展了。

三,角色的竞选

编剧,导演等职员定下来,小演员的定位使我们的工作一度限于困境。全班分成五个小组,一二两组导演协调能力较强,很快给各个人员分配好了职责,小组成员也很乐意接受。第三小组的两个男生都很愿意扮演安迪,不愿意扮演安迪的奶奶,他们不听从导演的劝说,一个说扮演老太婆丢了自己的范儿,一个坚持认为自己很帅,不想演一个年龄很大的老太婆。任导演苦苦劝说也不起作用。第四小组是不想按照流程演他们该演的部分,挑着想演安迪和外婆在草原上骑马的部分,他们觉得一部分道具好安排,情节也比较好演。第五小组导演执行力太差,下面组员老 是一盘散沙,一说开始有任务就凑搭一块儿叽叽喳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情很难往下开展。劝说无果后,我决定像郭明晓老师说的那样,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实行自己的权利,进行民主竞选。第三组需要定下来安迪的人选和安迪奶奶的人选,先在他们组内开始民主竞选。大家都一致认为,安迪奶奶这个人设更需要演技,更需要智慧来支撑。竞争角色的张雨辰和牛东浩都不想扮演老奶奶,公开得票数时 ,张雨辰的票数要高于牛东浩的票数,在这种形式下,牛东浩竟然爽爽快快地答应了扮演老太婆这个角色,看来,有时候,群众的监督力量真的很强大,牛东浩愉快地接受了大家的安排,第三组很顺利地开展了下一个环节的排练。第四小组的困难相对来说比较小,经过导演和编剧的认真分析,他们很快接受了安迪和外婆在游乐场连射击的部分,承接了第三小组的排练内容。第五小组很明显是领导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领导地位,没有站到导演的位置上统筹安排任务,而是和组员们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乱指挥。如果这个时候换掉他,真怕打击了他的自信呢!

于是,我没与先去制止其他同学,而是把他叫到了一边。给他指出他现在该做的事情,让他去观察别的组和他一样职责的同学都在做什么,教会他去仔细把握小组内各个人员的特点,让后想办法怎么样把任务分配下去。他似懂非懂地点头,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带着我的授意全盘安排第五组的工作,第五小组的成员看他不再抱怨,而是有条理地安排小组内的种种事情,一个个都顺从地接受了安排。一个精神面貌崭新的小组重新成立了,很快投入了分工排练之中去。

通过这次演员角色的分配,我一次一次地看到了我的孩子们,虽然才在二年级,只有七八岁大的年龄,但让我欣慰地看到了他们做事有主见,不依从,思想独立,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而这些,正是我这个班主任所想看到的。

四、排练的时间问题

共读将近结束,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将近尾声,复习功课越来越紧张,那么排练的时间问题就亟待解决了。我们时候寄宿制学校,本来每个小组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比如放弃午休,利用午休的两个小时时间进行排练,但往往占用了孩子的很多精力,致力于排练的学生极度兴奋,等到下午上课就没有了精神,曾经多次收到任课老师的意见反馈。占用体育音乐美术课,那是孩子们特别期盼的课,占去了排练往往出不来效果。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晚自习结束也不行,何况还有几个走读的学生晚上结束后要回家。等到周末回家,学生又因为大部分离家太远而不容易集中到一起,一筹莫展之际,我们的排练万事俱备,只欠时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数学老师建议我们利用起来每个周六下午的活动课,既把排练当做活动课来上,又能利用活动课推进课本剧的排练进程,于是每周六的的下午活动课就成了我们固定的排练《苹果树上的外婆》的时间。但如果两周一次,时间距离太远,孩子们会遗忘,而且进程太慢,我给家长们提出了返校日早到的建议。我们平时返校日返校时间是周日下午五点,为了增加一次的排练时间,我们班规定,返校时间为周日下午三点,大部分的家长答应孩子和我的请求,几乎上都能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这样很是有利于排练的进行。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时间意识比较强,努力把时间一次次提前到规定时间,我相信这些家长的影响下,他们的孩子也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人,尊重别人的时间,尊重团队的利益。但是总有两三个家长,不请假不准时到校,在别的小组红红火火排练的时候,迟到的同学所在的小组总因为他们的迟到而不能正常进行,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而这些迟到的同学,在不得不到的情况下被送到教室,哭哭啼啼,扯着家长不让离开,又是一堆的哄骗威胁才让家长离开,所有工作因为一些家长的不配合和对孩子的纵容儿停滞不前。我和这些家长曾经多次进行过进一步的交流,总是以各种忙忙忙为理由 ,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如果安心做一件事,总会排除万难,使这件事达成,主要看你的决心大还是小。

经历种种曲折和困惑,我们的小型生命叙事剧《苹果树上的外婆》终于在学期末举行。虽然孩子们的表演还很稚嫩,语言青涩紧张,动作笨拙不熟练,有些同学甚至是文本主题思想把握不够到位,但我们依然很高兴,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学期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生命在故事中演绎——《苹果树上的外婆》生命叙事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