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习志(ID:chuanxizhilu)
排版:放开那芒果
一、“毕其功于一役”的妄念
诸葛亮六出祁山皆败,原因大家说的很多,比如人才、国力、天时、地利等,但是有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把一战克复中原作为战略目标,而魏国的目标却定的比较低,仅仅是“抗蜀”。
换言之,魏国做了长期斗争的准备,而蜀国只想速战速决。司马懿成为魏国主帅后,策略更简单,就是避免正面战争,直接把诸葛亮阳寿耗尽。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战略目标是三个月灭亡中国,而毛主席则把抗日战争定义为“持久战”,将日军拖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把日本拖垮。
抗日战争后,蒋介石的国际声望和掌握资源达到了巅峰,于是他又制定了几个月解决国内战争的战略。而毛主席的估计是“解放战争要打五年”。
速战速决与长期斗争的打法是不一样的。速战速决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全部资源出击,对于资源的持续供应规划往往是不够的,所以一旦子弹打完了,没有达成目标,就会把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国军在对我军实施了几次战略进攻失利后,内部的矛盾马上充分暴露,我军抓住机会发起了三大战役,把剧情彻底反转了。
而长期斗争要考虑的问题就比较长线,资源的持续供给、内部能力的建设、护城河的构建等。所以我党在解放战争期间,一方面继续推进土地政策巩固民心和资源供应,一方面通过建立统一战线巩固舆论基础。按照这样的节奏,即使我军在局部的战斗中失利,也不会伤及根本。
这三场战争的失败方主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毕其功于一役”的妄念所蒙蔽。其失败过程也大致一样:先是主动出击失利,而后被动陷入对峙,最后被拖死。
大仗有大仗的打法,小仗有小仗的打法。把大仗当成小仗打,几乎必败。德国打波兰闪电战就可以,但是打苏联闪电战就失灵了。大仗的科学打法就是做好持久战斗的全方位准备,用时间把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用时间把敌人磨死、拖死。
二、创业是一个大仗。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做成一家好的企业,大概需要三万个小时(十年)。第一个一万小时,基本都是交学费;第二个一万小时,能够做一家财务上过得去的企业;第三个一万小时,才能带出优秀的企业。
天分和机会不同,或许会有所长短。但是平均期望值就是十年。进入这个战场,就要做十年的规划、就要克制“毕其功于一役”的妄念。这个妄念的可能表现形式如下:
对红利消失的恐惧
对竞争对手短期行为的过度反应
追逐非主业的市场机会
......
在这个妄念的驱使下,很多创业者把大仗当小仗打、把马拉松当百米跑,最终站在了时间的对立面,成了被消耗、被拖死的一方。令人扼腕叹息!
三、身体和心理是革命的本钱
去年夏天,我的一个创业的同学就产品要不要提价的跟我聊。我们形成了三点共识:
1、只有在涨价不影响出货量的情况下才能涨价,那个时候市场自己会说话,不需要复杂的决策过程;
2、老板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产品品质上;
3、坚持十年必有大成。
大家都说产品重要,但是真正把产品作为企业的核心,以品质为中心组织工作的企业其实非常少。他做到了!所以我很看好他的企业,还跟他开玩笑说:“你哪天不想干了,转给我,我来接着干。”
一切都很好,只是时间不够。在那次谈话后的5个月,他的库存卖空了,而他却也倒下了。年仅四十出头!
在此之前,他多次跟我们的同学说“累!真累!”,却还一边给自己加码,为了新项目上马“连续喝了很多顿大酒”。
此前的一个月,茅侃侃自杀。
创业者刚开始都信心满满,一仗下来就发现成功没有当初想的那么容易(主动出击失利)。这个时候,是该继续孤注一掷?还是战略收缩一下,按长期斗争的要求重新规划?这个决策是特别考验人的,因为进退都很难!
茅侃侃几次选择了孤注一掷,最终心理被压垮。
心理承受力在两种情况下至关重要。第一是外部环境很差的时候,能不能抗住压力(主要是现金流压力)正常行事,不至于抑郁。第二种就是在外部环境很好(比如融了很多钱)的情况下该干嘛干嘛,不至于冒进。我见到的能把这两种情况处理好的人,基本都成了。
我前面说的两个例子看上去有点极端,但是并不遥远。连续承担大压力、长期不锻炼、每天工作十几个小的创业者比比皆是,我觉得他们就是在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谁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倒下的人!(在此建议创业孵化器引入心理医生和体检机构)
我万分侥幸的是,我在开始全职创业之前,已经养成了跑步锻炼的习惯。跑步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更是释放压力的好办法。
四、要挑仗打,积小胜为大胜。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年都有忽然崛起的公司,比如滴滴、摩拜。它们好像几个月前还不存在,在红利、资本、智力、速度的多重驱动下忽然就成了现象级的企业。
我年轻的时候,每当看到这样的现象,就会被诱惑,就会想:我怎么就错过了这样的机会,下一个这样的机会在哪里?
现在年届四十,更情愿在一个需要十年才能决出胜负的、长长的赛道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择机而战、积小胜为大胜。用时间和妄念等对手凋零,用岁月和耐心让自己沉积。
后记:世雷君走了两周了,写下这篇文章,算是悼念,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解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努力做好自己。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留言并且推荐给你的好友。
本文由传习志(ID:chuanxizhilu)发布,授权互联网早读课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热点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