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建:浅浅的教,美美的读 ——我这样教古诗《出塞》《凉州词》

刘发建,笔名落地麦。湖南炎陵人。幼时顽劣,数次留级,后幸遇恩师朱孟良,鲤鱼翻身。进师范。为人师。喜鲁迅,爱顽童。杏坛于今三十载。编著《小学生鲁迅读本》时销40余万册。博得“小鲁迅“之美誉。

浅浅的教,美美的读

——我这样教古诗《出塞》《凉州词》


01

目标定位:兴趣第一

    深圳中学王木森老师和清华附中赵谦祥老师,两位中学语文大咖。相约金秋10月,在宁波华茂学校进行一场同课异构。他们选择的内容是曹操的《短歌行》。小学语文我和武凤霞老师同课异构。教学内容,武凤霞老师确定为最新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的前两首《出塞》和《凉州词》。时间为一个小时。

    借班上课,给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节课60分钟,教两首七言绝句古诗。难度还是不小的。尤其这次上的两首古诗,都是唐朝的边塞诗,难度就更大了。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忧国忧民的边塞诗,恐民遭罹难,为国呼良将。王翰的《凉州词》,表现的是将士出征的浪漫豪情。本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宏大人文主题,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讲,也是难上加难。

    基于对教学内容两首边塞诗的分析,以及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对古诗词的理解放在第二位。

02

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里关注古诗的内容,我没有做课件。上课之前,我把两首古诗抄写在黑板上。这些年我总认为现场板书比课前准课件更重要,因为板书可以有更多的现场互动和生成的空间。

    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让孩子们放松一点,课前我请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我知道四年级的孩子应该读了不少古诗,从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开始,容易放松心情。六七个孩子站起来背诵自己的喜欢的古诗之后,全班的气氛立刻就舒缓了下来,孩子们坐的姿势也放松了下来。

03

再读古诗,读出韵味

      随后进入新授课。首先请孩子朗读黑板上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两个孩子,一人读一首,都读得不错。全班孩子像刚才两个同学一样自由的读古诗,每一句读通顺即可。

    孩子们能把古诗读通顺,这是第一步。我用红色粉笔,把两首诗每句最后一个字注上拼音,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没有注音。请同学们再自由的把两首诗读一读,并问孩子们有什么特别的发现没有?

    孩子们很聪明,发现每首诗除了第三句的韵母不同之外,其他三句每一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孩子们很快就明白,这就叫押韵。

    古诗为什么要押韵呢?我请孩子们再自由读一读。特别提醒孩子们,把每句诗后面的韵脚的韵味读出来。之后我再请了两三个同学站起来朗读,孩子们很快就品味到了押韵的好处,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舒服。

    我再追问了一句,既然押韵听起来很美,读起来很顺口,为什么每首诗的第3句又不押韵呢?

    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就站起来说:如果每句都押韵的话,就没有变化了,就显得很贫乏了。

    这时候台下就响起了掌声,是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知道押韵的美,也知道有变化的美。孩子们能用这样的感悟能力,的确是超乎我的想象和意外的。

    孩子们体会到古诗的韵味美之后,我就进一步提醒孩子们,我们的古诗读起来,听起来,比看起来还要美一些。所以我们古人写诗,都特别讲究押韵。

04

三读古诗,读出节奏

    在孩子们朗读古诗体会到韵味美之后,我请孩子们听我朗读两首古诗。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两首古诗一共八句,其中有一句,老师的朗读节奏和其他七句是不一样的,看一看谁能够听得出来,是哪一句的节奏与众不同。

    我刚一读完,孩子们立刻都举起了小手。大家都听出来了,与众不同的朗读节奏,是《凉州词》的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

    不同在哪里呢?孩子们说其它的都是四三节奏,而这一句是二五节奏。

    我拿出粉笔,把黑板上每句诗的节奏画出来。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叫胡马/不阴山。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为什么“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一句的节奏要是二五,而不是四三呢?


    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孩子们也都愣了一下。我请孩子们把这一句诗反复再读几遍,一定会有发现。


    一个女孩很快就举手说,“琵琶”应该是用来弹的,怎么会是饮的呢?


    我告诉孩子们:在唐朝的时候,琵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乐器,而且弹琵琶最流行的方式,就是骑在马上弹琵琶。现在想想,都能感受到那是多么潇洒和诗意的画面。将士们用夜光杯痛饮葡萄美酒的时候,马背上响起了急促的琵琶声,仿佛在催促将士们快快出征。

    古诗词有严格的格律,但也会有偶尔的变化。恰恰在我们学的《凉州词》这一首边塞诗中,“欲饮琵琶马上催”就出现了俏皮的节奏变化。这当然和王翰桀骜不驯的个性有关。但我不跟孩子们讲王翰的独特个性。而是从他这一句诗的节奏独特变化当中,让孩子们直观的去感受诗词的节奏美。

    我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文上,用一条斜线划出每句诗的四三节奏或二五节奏。然后请孩子们再美美的有节奏的把两首古诗自由的读一读。

    这时候孩子们的朗读,既有那种押韵的音韵之美,又有快慢起伏的节奏变化之美,加上孩子们那天籁般的童音,听着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引导孩子读古诗词,首先不是急于对古诗文的理解,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音律和节奏之美后,孩子自然就喜欢上古诗词了。

05

四读古诗,理解注释

    随后,我请孩子们看黑板,我把书上教材编者对两首古诗词的注释符号,标注在每一首诗的相应位置。我直接告诉孩子们,这些标注符号,作者写诗的时候原本是没有的。是因为编教材编辑把这诗编到教材里来以后,担心我们小朋友在读这些古诗的时候,会有不明白,可能会不理解的字词,教材编辑加上去的注释的符号,并且在旁边做出解释,以方便帮助我们小朋友理解古诗的意思。

    在孩子们理解编者注释的用意之后,请孩子们把两首古诗再细读一遍,要求读到有注释符号的地方,请把旁边的注释也朗读一遍。引导孩子学会借助注释来理解古诗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06

五读古诗,发现疑惑

    孩子们借助注释,能够大概了解古诗意思。但是我没有急于让孩子来说古诗的意思,因为这样很容易直接陷入到逐字逐句解释。古诗教学一旦陷入到逐字逐句解释,就显得枯燥无味了。同时我也知道,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诗句的字词意思不明白。因为教材编辑的注释,是面向全国城市乡村所有的学生。教材编辑不可能考虑到全国各地学生的差异,但我们老师应该知道这一点。

    这时我提醒孩子们,除了教材编辑对诗歌的注释外,或许还有一些字词和诗句的意思,你可能不大明白。请你再把诗歌细细的读一遍,如果遇到了自己不明白的词句,请像教材编辑一样,你也在旁边写上1234做上标注。这也是引导孩子学会简单的一种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事实也证明,孩子们把诗歌再读一遍之后,的确,每个孩子都发现了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字词。这时候,我请同学们前后4个人小组,把自己不明白的词句相互交流一下。当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困惑时,这时的交流往往是最有效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问题,即便是合作也不一定能够解决,这时候就我们老师出马。孩子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举手寻求老师的帮助。

      第一个举手的孩子就问:“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我们大家都不懂。

    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而是引导孩子们更精准思考,到底哪一些字词是不明白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大家肯定知道,明亮的月亮。“秦时”,就是秦朝的时候。那么“汉时”,就是汉朝的时候。关键词“关”不明白。因为这首诗,教材编者已经有了5个注释,我请孩子们在“关”的旁边写一个6,表示这是第6个注释。在旁注中写上:古时边境上险要的关口,城楼。

    正好书上有一幅插图,孩子们一看插图就明白“关口”的意思。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唐朝,距离秦朝和汉朝,已经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历史了。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头顶的月亮,是唐朝的月亮,也是数百年前秦朝时的月亮,照着几百年前汉朝时候的边关。秦朝的月亮还在,汉朝的边关还在。王昌龄,他觉得什么东西不在了呢?

07

六读古诗,读出意境

    这个时候就是老师的讲解和引导要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孩子们很自然就联系上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明月还在,边关还在,出征的将士们,一去不还了,都牺牲在边关上了。

    王昌龄是不是在呼唤着一种人的出现呢?

    经这一追问,孩子们迅速就回答了王昌龄的呼唤:龙城飞将。因为有了李广这样的飞将,那些胡马就不敢度过阴山来侵略我们。我在黑板上板书四个大字“呼唤飞将”。从孩子的一个问题出发,读懂一首诗。全班同学再次自由的朗读《出塞》,读出王昌龄内心呼唤飞将的语气来。

    之后,我们回到《凉州词》。一个孩子举手说不  知道“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要“醉卧沙场”?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孩子们借助课文注释,知道了沙场是战场。但不明白将士们为什么在战场上要喝酒,而且喝醉了酒醉倒在战场,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个孩子特别有趣,他说可能是装死,炸死。也有的孩子说,他们是战争胜利了,喝庆功酒。

    这是有趣的发言,也是孩子的一种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课堂古诗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弄得活泼起来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不是打仗的时候,喝酒醉倒在战场上;也不是,打仗之后胜利了,喝庆功酒醉倒在战场上。我们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将士们在出征之前痛饮美酒。

    此时我追问了一句,你觉得即将出征边关的将士们,他们真的会醉倒在战场上面吗?

    学生们都摇头,说不会的,肯定不会的,哪有喝醉了酒上战场的。

    那王翰什么要写“醉卧沙场君莫笑“呢?

    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句诗“古来征战几人回?”

    孩子们说:将士们心里都明白,自古以来,奔赴战场的人,回来的人少,牺牲的人多。

    这就说明,这些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既然将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那王翰为什么不写“战死沙场君莫笑“,而要写“醉卧沙场君莫笑“呢?

    这首诗妙就妙在这里。在出征之前,将士们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但整首诗却没有出现“死”这个字。每一个将士心里都明白,有可能一去,就不能再回来了。但没有一个将士害怕畏惧,而是在谈笑之间,豪饮之中,奔赴战场。这是一种非常幽默智慧的一种表达。

08

七读古诗,熟烂于心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出赛》是王昌龄在呼唤飞将,镇守边关。那么《凉州词》作者王翰,他又是在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呢?能否也用4个字概括出来?

    有的孩子说,醉卧沙场;也有的孩子说,不怕牺牲;也有的孩子说,勇敢出征。不管孩子说法如何,也不管孩子说出来还是没有说出来,孩子对这首诗所表达的将士们笑谈生死,慷慨出征的豪气,是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我请孩子们,再一次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出王翰笔下将士们笑谈生死,慷慨出征的豪气。

    我接着追问,教材编者为什么把这两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里呢?

    孩子们都说,这两首诗都是和战争有关的。《出赛》是将战士们出征没有回来,呼唤飞将,镇守边关。《凉州词》是战士们心里明白,出征的人是很少回来,但他们依然慷慨赴战场。这个时候我做了一句总结,这样的诗就叫做边塞诗。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边塞诗”三个字。通过这样的总结,让孩子们初步理解边塞诗概念。

    课到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来,朗读这两首边塞诗。学生读一句,我擦掉一句。再读一句,我再擦一句。等到学生读完两首诗以后,我们的黑板已经干干净净,没有一个文字了。这时我请全体同学起立,一起背诵这两首边塞诗。孩子们背诵完了,我们的课也就结束了。

    我不能保证100%的孩子能背诵这两首诗,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这两首诗是能背诵出来,也可能深深的印在他的心里了。因为这一节课前前后后,孩子们一次一次,一层一层深入的读了七遍以上。

    浅浅的教,美美的读,小学生学古诗,也可以有滋有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发建:浅浅的教,美美的读 ——我这样教古诗《出塞》《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