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姚广孝解读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姚广孝解读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姚广孝解读

关于作者

杰里·科因,目前任职于芝加哥大学,是进化遗传学领域的资深科学家。科因本人在进化遗传学上造诣很深,在大众科普领域也享有盛誉。他的《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面世仅仅半年,就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新闻周刊》列入了“我们时代的五十本书”之一,并被翻译成了18种语言,在全球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科因首先打破了“万物都经过了造物者精心设计”这一错觉,然后用大量的客观事实证明,进化论不只是一个和神创论平起平坐的假说,而是自然界最基本的事实。这本书同时还力图证明,为什么进化论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引发社会道德的崩塌。

核心内容

本书认为,神创论者所持的那种“自然界的生物都经过了某个造物者的精心设计”的观点只是一种错觉,再复杂的器官都可以通过自然选择逐步进化出来,而且,生物体内很多器官的设计也不是完美的,这些都是进化遗留下来的结果。书中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有很多发现只能由进化论给出合理的解释,而神创论无能为力。最后,进化论并不会导致人类道德的崩塌,因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和驯服自己基因的能力。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进化论是违背人类常识的

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惊奇地观察到,自然界里的每一种动植物似乎都是为了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而被精心设计的。比如,在蜜蜂筑造的蜂巢里,每一个小房间都是完美对称的六边形,而这样的六边形可以用最省的材料做出最大的空间。更奇妙的是,不同的生物之间也能彼此完美配合,这很容易让人从直觉上认为,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高明的技工。
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威廉·佩利就认为,如果你偶然在地上发现一块表,你肯定不会认为这块表是由大自然随机排列组合出来的,你只会把它看作是一位钟表匠的杰作,那类似地,这个世界上的生物都具有能高度适应大自然环境的各种功能,这就暗示着天上有一位全知全能的设计者,这位设计者毫无疑问就是上帝。佩利的观点是符合人类常识和经验的。上古时代的人们因为缺乏全面深入观察大自然的种种手段,很容易就被自然界各种鬼斧神工的现象所折服。相比之下,进化论反而是违背人类常识的。

二、眼睛是怎么进化出来的

眼睛常常被神创论者视为神迹,并声称眼睛不可能是逐步形成的,因为缺少了这些结构中任何一个,眼睛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然而,生物学家们仍然发现了眼睛的进化路径。最早的眼睛起源于扁形虫身体上由光敏色素组成的眼点,接着皮肤向内凹陷,在贝类生物上形成杯子形状的原始眼睛,之后在沙蚕身体内,杯口多了一层透明覆盖物,而在鲍鱼身上,这种透明覆盖物形成了晶状体。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每一步都为生物带来了进化上的优势,有利于生物提升存活与繁殖的几率。瑞典隆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甚至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眼睛在进化史上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模型所预测的眼睛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中的真实过程基本一致,这进一步证明眼睛的进化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三、生物体内的很多器官设计并不完美

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生物体内包含大量看上去非常糟糕的设计,如果生物是按照神创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从零开始设计的,那么这种不完美就不应该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哺乳动物的喉神经了。喉神经连接了大脑和喉部,帮助我们讲话和吞咽。奇怪的是,它从大脑出发后,并没有沿着最短路径直接投射到喉部,而是先下行到胸部,绕过主动脉和一根韧带,然后重新上行到喉部,这样绕路的连接,让喉神经的长度达到了理论最短路径的三倍。对于长颈鹿,这样的设计显得糟糕透顶,它使得长颈鹿喉神经的实际长度,比理论上的最短路径足足多出了4.5米。单从物种适应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仅浪费材料,多出的长度还令喉神经更容易受到损伤。进化论认为,这是因为哺乳动物起源于鱼类,而喉神经的原型在它们鱼类祖先的身体中就已经存在,用于控制鳃部的运动,当鱼进化成哺乳动物后,鳃部下移到了躯干中,喉神经要与喉部保持连接,只能被迫跟着一起向下移动,最终导致喉神经必须先绕一个大弯到胸部,然后再返回到喉部。
总之,动物体内的器官并不都是那么完美的,其中一些器官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称得上非常糟糕,另一方面,有机体并没有经过什么精心设计,每个物种都是在祖先物种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产物。

四、袋鼠是怎么横跨海洋的

进化论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而且还能对未来的生物学发现做出正确的预测。比如说有袋类,特别是袋鼠,是澳洲大陆特有的物种,然而目前出土年份最早的有袋类化石形成于八千万年前,发现地点在北美洲而不是澳大利亚,那么袋鼠是怎么从它们的发源地横渡浩瀚的南太平洋到达澳大利亚的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大陆漂移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持。在大陆漂移理论的帮助下,生物地理学可以做出一个很简洁的判断:袋鼠并不需要跨过太平洋,它们是在远古大陆发生分裂前,从北美洲沿着陆地迁徙到澳大利亚的。化石研究发现,有袋类在四千万年前到达了南美洲最南端,在三千万年前到达了澳大利亚,而这一千万年间,远古大陆还没完全解体,南美洲仍然和今天的南极洲相连,而南极洲又和澳大利亚相连,既然有袋类是从南美洲途经现在的南极洲前往澳大利亚的,那么我们可以预测,在南极洲必定存在着有袋类的化石,而且化石的形成时间一定在距今三千万年到四千万年之间。
这个推测吸引了一批批的科学家前往南极洲进行科考。1982年,古生物学家威廉·津斯梅斯特终于在南极半岛附近的西摩岛发现了十多个有袋类物种的化石,而且测定出的化石年龄为距今三千五百万到四千万年,刚好和人们预测的时间相吻合。这个发现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进化论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而且还能对未来的生物学发现做出正确的预测。

五、基因不等同于命运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它试图把现代人类的行为解释成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我们祖先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比如说同性恋无法繁衍后代,那么为什么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人类中还有这么多同性恋呢?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同性恋的男性留在家里,可以帮他们的妈妈照顾其他后代,让更多的兄弟姐妹存活下来,而这些兄弟姐妹也共享了同性恋基因,从而间接地将同性恋基因传到了下一代。
然而想象人类如何进化并不是科学,而是故事,这些观点是不是正确很可能永远无法被验证,所以作者认为,我们不该一味地假定人类的某种普遍行为就一定反映了以基因为基础的适应性,否则人类会完全成为一个名为进化的大师手中的提线木偶。基因不等同于命运,遗传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比如说,有人虽然得了遗传性糖尿病的现实不可更改,但小剂量的胰岛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个疾病的害处;家族性近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只要通过眼镜就能够矫正这种视力缺陷;人们只要拥有足够的意志力,就能控制自己的食欲,避免不必要的脂肪囤积。这些都是人们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遗传影响的事例。

金句

  1. 神创论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小丑不倒翁:你推一下,它会暂时倒下,但之后还会弹回来。
  2. 进化论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进化是事实。
  3. 洞悉进化论的全部内涵必然需要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然而这并不会导致任何可怕的后果。
  4. 接受进化论并不需要把你转变成一个绝望的虚无主义者,也不需要夺走你的人生目标和意义,它同样不会让你丧失道德。
  5. 自然选择并不能造就完美,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也就是所谓的“只有比较适应,没有最适应”。
    撰稿:姚广孝脑图:摩西转述:于浩
    5366人写了笔记
    写想法 复制 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姚广孝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