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擂茶

文|沙白

桃江擂茶_第1张图片
沙白一笔

昨天在群里说起茶,我想起来,怎么可以忘了擂茶呢,作为一个一天三碗擂茶不嫌多的桃江人,要来讲讲桃江擂茶。我独讲桃江擂茶,因为客家人也喝擂茶,这是度娘说的,虽同是擂茶,但估计做法有所不同,我就不去乱说明一通了。

益阳市境内桃江县,喝擂茶早已成为习俗,几乎家家户户备有陶制擂钵、擂钵架、擂茶棒(长约1.67m的油茶木)。做擂茶时,先将茶叶擂烂,次放芝麻、生姜、花生米,均擂成糨糊状,还有各式口味,用白糖开水调制而成,像豆浆、似乳汁,喝起来清凉可口,滋味甘醇,四季可饮,尤以暑季为盛。

有客来时,用大碗盛满,客随喝随添,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是高兴。这是接待常客。若有稀客来,一边喝擂茶,一边还摆上自制的茶食,如油炸红薯片、炒黄豆、炸巧果皮、爆米花、酸豆角、辣椒萝卜等。80年代后,已有生产擂茶的加工厂,亦有临街专卖擂茶者的经营户。

这是度娘说的,不过也比较接近桃江人民的生活了。在我家这块小地方,无论一年四季,客来客往,败火消毒,总少不了的就是一碗擂茶。家里饭后闲坐,喝碗擂茶,聊一聊。邻居来串门,喝碗擂茶,坐一坐。贵客登门,也是一碗擂茶,叙一叙。

当然贵客喝的擂茶,里头料更足,花样更多,还会放糖,都是一些过去老百姓难吃到的东西。如果你来桃江的普通农家,喝到甜的擂茶,那你在她心中就是贵客。

一些败火消毒的药草也可以擂进擂茶,这时候,擂茶就是药茶。拿水一冲,有清新的药草香味,但没有苦涩的咀嚼感,除了茶面上飘着的一层绿色,和散发的草香,这就是一碗普通的擂茶。

擂茶的都是女人,因为男人很少有能做细致活的。小小的一个擂钵,用一根长的擂茶棒从慢到快地碾碎里面的花生、芝麻和茶叶,我试过一次,奶奶制止了我,说,她怕我把她的擂钵打坏了。所以我不会擂茶,在老家肯定嫁不出去。

还有一件事,我不喜欢包装的擂茶和擂茶机打出来的擂茶,缺少了擂茶棒与擂钵的碰撞或是材料密封包装后失去了擂茶新鲜的口感,味道不好。

我带过现做的擂茶给朋友,她很喜欢,后来她去超市买了一包桃花江擂茶,她说好难喝。所以我不推荐购买包装的擂茶,它已失去擂茶的原汁原味。而机器打出来的擂茶,缺失了那种绵密的口感,冲泡出来就是一碗水一样寡淡。

最后来点历史知识,度娘说至迟在北宋以前,芽茶冲泡法已经发端了。于是拌有姜、盐等物的擂茶不仅被士大夫阶层所讥笑,南方的广大地区也逐渐摒弃不用了。

这种现象,从《东坡志林》即可看出:“唐人煎条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挎’……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但由于种种原因,擂茶在北方民间却仍十分流行,有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可以证明:“北方茗饮无不可,盐酪椒姜夸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

我想作为南方省份的湖南,桃江依旧有擂茶可能是人口大迁徙的缘故,毕竟我们李家,追溯而上,也是陇西李氏。

一篇不算科普的科普,这时若来个桃江人,估计要笑话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桃江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