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轻爸妈们往往工作和孩子难以兼顾,于是就有了“妈妈生,老人养,爸爸回家就上网”的段子出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老人们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然而,他们也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往往妈妈和老人间会出现各种教育理念上的冲突,那感觉就像照顾盘里的一颗小树苗,妈妈努力的向外排水,而老人却一味的灌水,眼看小树苗的根都要烂掉了。
你说,孩子不能喂着吃,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不爱主动吃饭;但老人说,孩子那么小,不吃饭怎么补充营养,身体发育会不好。
你说,不要老是拿那些鬼故事什么的吓唬、威胁孩子,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胆小;但老人说,孩子吓吓胆子才大呢,长大才勇敢,你老公就是这么听“故事”长大的。
你说,孩子在画画或者游戏的时候,不要打扰他,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但老人说,地上凉,我不告诉孩子,孩子会着凉的,孩子可能会渴,我要提醒他喝水。
你陷入了与老人无休止的“争斗”中,思考着隔代教育到底可不可行?而生完孩子的许多妈妈们可能也陷入要不要做全职妈妈的纠结中?但最近看到一句话,或许能减少你内心的焦虑,它说:“千万别让新知识成为家里的战争原因,这不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所以,如果是老人和你的育儿观念产生冲突,你该怎么做呢?
学呗认为:
首先,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如果我们把孩子交给上一辈照顾,那么我们首先要接受一点就是他们会比较宠爱孩子。就像有的奶奶说,宠孙子是我的权利,管教孩子是你的义务啊。我们需要真正的尊重我们的父母,理解他们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和心情,而不是盯着他们平时哪怕一点不妥的行为来抱怨。比如说,你觉得孩子穿少点去运动,因为你认为穿多会流汗感冒,但老人则认为穿少了会冻着……如果我们深深地理解老人的真实初衷都是因为爱,因为想尽责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想让我们不那么辛苦,那么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抱怨老人了。我们需要做的是与父母协商、设定和遵守好界线,然后互相尊重双方育儿理念的差异,用差异来互补,而不是产生或扩大冲突。
然后,有技巧的与老人沟通:
对老人亲切的说:想给老人提建议时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不妨先亲切的叫声“爸妈,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下”,或者送点小礼物,长辈在此刻一般会觉得孩子很孝顺,也不会好意思争辩。
对老人捡重点说:要嘱咐老人关于孩子的事情就要把重点简单的告诉他,这样老人才不会因为事杂而混乱,也不会因为不被信任而生气。
让孩子说:有时候老人坚信自己是没错的,你也不要着急,老人爱给孩子吃肉,你可以多跟孩子讲吃青菜的好处……不动声色的“策反”孩子,让孩子主动跟老人说自己想多吃青菜。
让“权威”来说:老人一般比较相信“权威”,比如说书本上说的,小区里面有经验的人或者去医生护士的话……适时的让这些人的话传到老人耳朵里。老人信什么,你就要因人而异。
借着自己或者老公的“缺点”来说:发生育儿观念冲突时,不妨反着说,就是告诉父母如果不怎样做,孩子就会变成她不希望看到的那样。对公婆可以拿自己当“反面教材”,对老妈可以“牺牲”老公。比如说,你对公婆说,“我妈小时候就是让我吃太多糖,所以我现在牙齿老疼。”对老妈说,“婆婆小时候老不让他做家务,搞得现在他好懒啊!”
最后,这样子告诉自己:
永远别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你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但也觉得老人带孩子就给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但仔细想想,如果是你自己带,肯定也会在一些不经意间养成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所以,在发现孩子的不好行为时,我们可以干预,但最好不要指责长辈或者家中其他成员。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需要生长在充满爱、信任、尊重的环境里,这不仅仅是与孩子之间的,也应该是我们与父辈之间、与配偶之间的相处模式。
孩子会选择性的学习,但不一定会选择不好的做法!儿童在学习一种行为时,不般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一方,在家庭环境中,什么样的行为比较容易得到推崇,孩子就会倾向于那种风格。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哪种对人对己更有利,同时对其他的成员的方式予以宽容。
隔代教育是比较微妙和复杂的,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需要你尽可能用理解和智慧来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更多育儿内容敬请关注学呗APP公众微信号(xuebei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