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使初访大清提到和江苏宝应有关的内容说起
文/枫影斜渡
提要:历史上的宝应城墙曾是圆的,八帘帆立式风车是宝应标志。
最近在选读【荷】 约翰·尼霍夫 Johannes Nieuhof 著 《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大使晋谒中国皇帝——鞑靼大汗》(1665年法文版)(图01-1) ( 原书标题太长,下用简明标题《荷使初访大清》 )南京至淮安这段水路行程,发现作者在介绍这些城市时, 除了会在城墙的用料,结构,方圆,高矮等特点上着笔描述外,还会把所见最直观的内容,纳入书内。
作者写到大运河江苏宝应时,表述如下(图01 – 2:第148页、图01 – 3:第149页。红框内文字是对“宝应”的描述):
第二天(译注:这里指1656年5月27日)我们到达宝应(PAOING),又称PAUCIEN(宝县), 扬州府下属小城,距高邮城80 STADES ,城围以圆形城墙,环城一周需一个半小时。宝应城为射阳沼泽高地上的一座城堡, 西南临洪泽湖(PIEXE)(图02)。城内建筑在满族人的野蛮入侵中化为废墟,从中我们依然能觉得它曾是一座值得关注的城市。在城外集镇里有一座寺庙,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装饰,非常华丽, 寺离大运河不远。 大运河笔直流向城池方向(如上图所示)(图01 - 5),沿途被一条条人工支渠和水闸把水调运到周围需要浇灌的田地里。由于一座座风车能够把田里的水排到运河里,沟渠间田畴沃野,适于畜耕。
图01 - 1 《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大使晋谒中国皇帝——鞑靼大汗》 (1665年法文版)封面.
图01 - 2 第148页 宝应部分1(红框)蓝框内为高邮介绍
图01 - 3 第149页 宝应部分 2
图01 - 4 第148页中 “宝应城墙是圆的”原文截裁
图01 - 5 第149页铜版画插图:宝应城
图01 - 6 宝应城插图局部:八帆立式风车
图02 - 1 1683 年《描绘世界》(第二卷)Manesson-Mallet, Allain 图中红圈内标注”PIEXE“(洪泽湖)
图02 - 2 1683 年 《描绘世界》(第二卷) (局部)
这段文字介绍了宝应城离高邮州的距离,用了“STADE”长度单位,一个单位大约180米,80 STADES 应该为 14.4 公里。这里的距离数字肯定不对。 文章中多用“STADE”长度单位,而不同文字版本的翻译用词更乱。因该书中使用距离数,和实际差别太多,本文不作任何修正,原文照录。
尽管荷兰使团途径宝应是1656年5月,即清顺治十二年,改朝换代战火留下的伤疤依然存在,城内断垣残壁显示着昔日运河上的重镇。城外有一座寺庙可能指宝应城城北的“泰山殿”。
文中指出航运船离开高邮(图01-2 第148页中蓝色框内文字,见后“译文”),向宝应城驶去,只见成片的平整田畴,靠与运河相通的一条条支渠(图03),和一座座风车排灌这些肥沃的土地(参看图01 – 5、6)。图01 – 5中近处风车前的支渠水位似乎高于田地,体现了“风车”的洼地排水作用。遗憾的是铜版画中只画了“七帆”,从视觉角度讲,也不符合实际。后来我核对了原草图,证实铜版画的制作者理解错了。这也不奇怪:当时的荷兰人可能连中国的“八帆立式风车”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模样,铜版画雕版师“过度的添加”是可以理解的。(参看图17 - 3)
这里提到宝应城的城墙是“圆形”(DE FORME RONDE)(参看图01 - 4),如同“团城”(图04 )。
图03 《重修宝应县志》(1851年 版) 支渠图
图04 - 1 北京北海团城鸟瞰 (1940年)
图04 - 2 香山演武厅 团城 1917年-1919年 【美】甘博 摄
“圆形城墙”在作者一路描述的城池形状中极为罕见。为了证实这个描述是否可靠。我核对了该书不同文字的最初翻译版。(以获取原文时间为先后次序)
1666年德语版”(图05)。德语用“FASTRUNDEN”:近乎圆的
1675年再版的1669年英文初版(图06)。 英语用“AN ORBICULAR FORM”:差不多或接近圆形。看出英文版的制图印刷比较粗糙, 连图也印反了。
1665年荷兰语版(图07): rontachtige vorm 其中“rontachtige”多方查询无果。我通过拆字法,把“rontachtige” 变成“ront achtige”,再把“ront”中的“t”改成“d”,就成了“rond achtige vrom”:如同圆形。在“印欧语系”的某些语族中,会把句子中的一些词组连在一起写,如果原第一个词的结尾是“辅音”,而第二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元音”,就要“连读”,并会出现“清浊音”的变化,这里是否是这个原因,不得而知。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对此词作出合理的解释。
图05 - 1 《荷使初访大清》德语版 有关“宝应城”介绍页
图05 - 2 德语版 “宝应城差不多是圆的” 原文
图05 - 3 《荷使初访大清》德语版 宝应城插图
图06 - 1 《荷使初访大清》英语版 有关“宝应城”介绍页
图06 - 2 英语版 - “宝应城是圆的” 原文
图06 - 3 英语版 宝应城 插图 (插图印反)
图06 - 4 “左右镜像” 后 英语版“ 宝应城 ”插图
图07 - 1 《荷使初访大清》荷兰语版 有关“宝应城”介绍页
图07 - 2 荷兰语版 “宝应城是圆的”原文
以上不同语种的初译本所使用的文字都表明:宝应城的城墙是圆的。
中国古代的城池多为方形,圆形极少。
能不能从其它方面找到依据。我查阅了和“宝应城”有关的地方志,都无“圆城”的记载。
最后我在清雍正十年(1732年)印制的《程站图》(图08)中找到了依据,该图绘制了“京杭大运河”沿途主要城市,基本表现了这些城市的特点,如:南京(图09),苏州(图10), 扬州(图11),高邮(12),淮安(图13) 等城池具有的特点都表现出来,尽管还不够完全。宝应城画成圆形(图14)绝不会是忽略。何况,此图为木板套印,制作成本高,使用者多为有“级别”的人,错画的可能性不大。
图08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封面
图09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南京
图10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苏州
图11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扬州
图12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高邮
图13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淮安
图14 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宝应
图14中的宝应城画出了“圆形城墙”。墙辟五门是宝应城的特点。
宝应城北边的“泰山殿”原为“道观”。我大胆地推想“宝应圆城”是可能的:宝应城名应在“宝”字,源于“八宝”之典。“圆”“元”谐音,意可通用:宝应圆宝之城。
圆形城池,设五门,门有旱水之分,城内有“干沟”穿城而过,干沟两侧有曲河环绕。
从“道”理讲,可能有“阴阳五行八卦”支持。
从“史”实论,宝应城历史上多毁于水灾,被大水冲毁,圆形外墙面更能抵御洪水的冲击。
宝应自明末黄河夺淮后,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当面对大自然的威力,人力无法抗拒时,人们就寄希望“神”的力量,解危度厄。宝应城当然也不会例外。
我曾细细看了清光绪年间绘制的宝应县城图(图15)发现宝应城是一座小巧玲珑的,集各种宗教、民间信仰寺庙,各种社会职能部门的“袖珍水陆城”。它几乎涵盖了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的儒佛道主要内容,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种融合和交叉文化。古宝应城有几“多”
河多: 宝应城内外河网密布,沟渠纵横,形成水陆都能通行的县城。
桥多: 宝应城河多,桥更多,各种形式、带有“美丽传说故事”的桥枚不胜举,如: 广惠桥,嘉定桥,多子桥,迎秀桥,仓桥,涌莲桥,爱莲桥,张仙桥,瑞芝桥……
坛多:宝应城有“五坛”。城外有“东坛、南坛、西坛、北坛”,城内西北角设中坛。还有风雨雷电坛,先农坛,(邑历坛)。
庙多:宝应城内外的庙除儒道佛的庙观,其中“尼姑庵”多达十几处,可能也算一大特色。 不管是信仰什么宗教的人都能找到“祭拜”的场所。
祠多:宝应县城因近淮河,位于洪泽湖下方,历史上多灾多难,在与自然水灾斗的过程中,历代那些为修堤筑坝,挖沟建闸保护一方平安免除水患的有功之人,都被百姓建祠塑像,永世不忘。如:“耿公祠”,“苏公祠”,“范公祠”,“李公祠”
特色庙:宝应城有几个特色庙:都天庙,瘟神庙,火星庙。中国供奉“都天大帝”的地方很少,今天的人很多都没听说过此名:此神多用来“避温病”。光绪年间云贵多地鼠疫流行,祭奉“都天”成风,被正统视为“淫祭”(“淫祭”本指除“祭孔”以外的其它祭祀)的仪式,到当地成了“裸祭”,一位在安顺的传教士对此“民间祭祀”作过研究,认为来自“淮扬”。有又一位在兴化传教的神父写信提到“当地也有同样的风俗”。宝应有东、西两座都天庙, “都天文化”应该也是宝应文化的一个特色。
宝应城虽不大,机构齐全,应有尽有:县署,学宫,书院,城隍庙,土地庙,文昌宫,财神庙,龙王庙,关帝庙,烈女祠,烈士祠,养济院。城内还有专门负责救火的部门“水龙会馆”,
宝应尽管四方皆水,秋干冬寒干枯的芦苇随处可见,极易失火。宝应有三处“火神庙”,里面供奉的可能是“火德真君祝融”。
图15《重修宝应县志》:宝应县治图 (1851年)
写到这里,不由闭上眼睛,听着苏北小曲,回味着来自宝应的美味:河蟹大虾,板鸭咸鹅,蒲菜水芹,糯藕茨菇,粉饺稥干……遐想畅游在这座“承载着实现人们多少美好愿望的古城”:
宝应圆城,五行八宝。市井清明,民风朴实。
学宫书朗,渔读耕歌。寺庵香袅,祠宫诵祈。
商铺鳞次,街人接踵。湖丝杭绸,苏作京造 。
酒肆茶楼,淮阳名肴,担商舟贩,应令时鲜。
……
我不得不感叹:宝应曾经是一座多么美的“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袖珍古城”!
此前,我曾看到一篇有关“高邮”的文章,其中引用了《荷使初访大清》的“文字”, 而且在其它有关城市中也有“引用文字”,其中包括“南京”、“仪征”、“扬州”、“高邮”,“宝应”(图16 -2)等。据我所知《荷使初访大清》尚无全本汉语译本。我经搜寻全部“引用文字”都来自一本《“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图16), 我特意留心该书的附图(图16 – 3、图16 - 4 )。
图16- 1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 》页面
图16 - 2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 》 有关“高邮”和“宝应”的叙述
图16 – 3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 》中插图47: 邵伯湖上的龙船。 插图48: 高邮
图16 - 4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 》中插图49: 宝应。 插图50: 淮安
这些熟悉的插图让我想起法国国家图书馆GALLICA 收藏的和荷兰公使团初访大清有关的荷兰文配图手稿。经比较发现《“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书中的插图和法国GALLICA 的收藏完全一样,包括原手稿中的“污点”和“水渍”(我在图中用红圈标出),尤其作为手绘本,作到“完全一致”的“两本”几乎很难(图17)。
图17 - 1 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 邵伯湖上的龙舟
图17 - 2 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高邮城
图17 - 3 - 1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 宝应城
图17 - 3 - 1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 宝应城(局部)“八帆立式风车”
图17 - 4 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淮安
图17 - 5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 》中插图49 “宝应城”与法国国图收藏稿比较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作者对原书真实性的否定很难说服,原书中对沿途风光和经历的表述比较接近真实:从内容性质讲,作者没有必要编造那些无关要紧的细节。
《“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一书中的“见闻”译文应该来自法图GALLICA 的收藏“荷兰文的手稿”,有关高邮和宝应的描述就在寥寥的几行中(图18)。
图18 - 1 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 荷兰文手写体:高邮
图18 - 2 法国国图收藏荷使初访大清手稿: 荷兰文手写体:宝应
不知译者是依据“荷兰文”?还是依据“研究”一书作者的英文转译。起码我对“高邮”译文中“……这些芦苇每年包售给居民,再由这些居民采集出售……”的文字产生怀疑, 我曾读过这段文字时,印象中从没有过那层含义,从该译文的表达,我估计可能原文中使用的一些“短语”,被“望文生义”地误解了。
于是,我将约翰·尼霍夫所著《荷使初访大清》(法文版)中“高邮”到“宝应”的文字重读了一遍(见图01-2 中的蓝色方框内文字):
(1656年)5月26日我们到达扬州府属下的第四座小城-高邮州(Kajutsiu), 又称Kaoyeu, 位于大运河右岸,毗邻大湖,当地人称作“PIEXE”(洪泽湖),湖水主要流进大运河。过去遇到暴风雨或大雾天,从南京经长江进入运河北上北京的航船只能停泊在城墙下避港。不过,这种延误对于做生意是很遗憾的。为了避免湖里遇险,人们在湖的东边开挖出长达60 STADE的运河,沿河用大块白色条石垒建成大堤。谁也无法想象当地既没有石山,也不见采石场,那些雕凿而成的巨型条石是从哪里运来的?
这座城市人口稠密,城郊集镇连绵不断,精美房舍随处可见。运河东岸,民宅院舍鳞次栉比,往来行人摩肩接踵,仿佛置身于大城市。运河的西边是浩渺湖水,天水一色,芦苇芊芊,蓆草萋萋,毫无疑问,它们可用来造福民众。湖区泽乡,林木稀少,当地人盖房不用泥灰和木料,直接用芦苇蓆草搭棚建屋。
我们在这里见到大量的风车:这是用一种与我们不同的方法搭建而成,通过安置在带有铁轴主杆上的多面卷帘风帆的旋转,有效地进行排灌。在运河的东边,良田沃野,稻田成片,一派富足丰饶景象。当地的农民种植这种庄稼,必须恪守时令,适时播种,确保稻田的湿度,水多烂秧,水少枯苗。为避免稻田旱涝,根据庄稼生长需要,用风车进行排涝和灌水。 辛苦劳作,悉心呵护带来的是年年丰收。
由于荷兰公使团往返北京走的都是这段运河航运线路,在文字叙述上基本是按照“北上”的“驿站”次序写的。但是,从具体细节描述上,经常会出现“城北”,“城南”景物的“错位”;特别是西方人航船的习惯把“面对流水方向, 分左岸和右岸”,而大运河在江苏境内,历史上曾和不同的“小水系”相连,北上的航船在行驶的具体航段时,水流的方向并不一样,这点和今天的概念不同。文中使用的“左岸”“右岸”常让人眼花。因此,阅读这些文字时,既不能“死搬硬套”,也不能“囫囵吞枣”。需要根据具体的文字叙述作取舍,汲取其中的精华。
荷兰公使团离开扬州后,“里下河地区”的独特风景进入眼帘:水乡泽国。这种景象对于四分之一国土低于地平面的荷兰来说太熟悉了:围堰,筑坝,设闸,风车,排蓄,航运,与水争夺土地,求得生存手段。(图19 )
图19 - 1 荷兰几百年各时期围海造田,开辟的新土地
图19 - 2 19世纪荷兰装饰画:新垦区
图19 - 3 19世纪荷兰装饰画:新垦区
图19 - 4 荷兰围海造田新垦区宣传画 (1859年)
图19 - 5 荷兰围海造田新垦区
图19 - 6 荷兰围海造田新垦区
图19 - 7 荷兰围海造田新垦区
荷兰公使团到达高邮后最深的印象:高邮毗邻“洪泽湖”。其实高邮离洪泽湖还很远,古时对洪泽湖分的并不像今天那么细,把高邮至宝应运河西边的大面积水域,如:高邮湖、宝应湖、汜水湖、白马湖、青阳湖等都称之为“洪泽湖”。(图20 )
图20 中国大运河两岸水利示意图:江苏段 。(1903年)
荷兰公使团非常赞赏为惠及航运而修筑的“几十公里的石砌大坝”:因为当地没有采石场,大批的石料必须从远方运来,这就使工程更加艰巨。文中并没有具体指那一段,当然包括“从高邮到宝应的运河段”。否则不会有“大运河笔直流向城池方向”的文字。
因此作者对高邮的描述,也包含从高邮到宝应沿途的描述:这两处的风景和地形构造基本差不多。
从高邮驶往宝应,地处水乡,越发显现出水乡泽国的风貌,作者称赞这里的人民,为了生存,因地制宜,采用符合当地条件的住和食:沼泽芦苇盖屋,湖滩排水种稻。
作者指出选择水稻作为庄稼是一种了不起的选择:一是有效的生产工具,二是农者的辛苦勤劳。
生产工具就是“风车”。荷兰公使团很快发现这种“风车”,与荷兰本国使用的风车不同:(这种风车是用)一种与我们不同的方法搭建而成,通过安置在带有铁轴主杆上的多面卷帘风帆的旋转,有效地进行排灌。
荷兰人,乃至欧洲人使用的风车为“横轴式”,利用风叶转动带动横轴旋转,通过齿轮带动立轴传动给“工作机”。这种风车,对使用木料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既要承重又要耐磨,还要有韧性。这种风车如无专业工匠,用户很难维修和更换(图21。图示荷兰风车和欧式风车的工作原理)。使用风车的木料一般都很重,加之旋转时有很强的晃动和离心力,这对支撑风车的支架,基座都有严格要求, 风车房一定要很坚固, 风车一旦建成,一般不会搬移。(图22 欧式老式风车)
图21 - 1 欧式风车设计图
图21 - 2 欧式风车工作原理图
图21 - 3 欧式风车传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1 - 4 欧式风车传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 - 5 欧式风车传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21 - 6 欧式风车传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21 - 7 欧式风车传动结构示意图:驱动磨面石磨
图21 - 8 欧式风车传动结构示意图:驱动榨油机
图22 - 1 荷兰老式风车
图22 - 2 荷兰老式风车
图22 - 3 欧州老式风车
图22 - 4 欧州老式风车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 “特别”、“与众不同”一词。其实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不同于常规,不同于常识,不同于过去,不同于认知。在这里翻译成“用一种和我们荷兰人不同的方法制作成的风车”。对于当时的欧洲人,看文字很难想象中国立式风车,当他们看到宝应城插图中的风车,多少能对这种风车的有个感性认识。(参看图01 – 6 和图17 - 3 )
“与我们不同的方法”,怎么不同?文中没有介绍。这里的“主轴”,就是指“荷兰风车”内的立轴,风帆转动横轴通过交合齿轮带动立轴旋转,立轴再通过“传动齿轮”或“传动装置”带动工作机。(参看图21 – 2 )
作者在这里描述“风帆”时,特地用了“帘”一词,“帘”多用竹子,芦苇制作。“帘”是通过卷起和放下起开闭作用。这也说明作者在高邮宝应一带见到的立式风车的风帆是“蓆帘”,而不是“帆布”。这一点在1957年拍摄的电影《柳堡的故事》中得到证实。拍摄电影时,估计当地的风车已经很少使用,临时拼凑起来作背景用,可见到蓆帘风帆上有多处破损大洞,有些关键部位缺少“连接”部件,这会直接影响风车的稳定性和传动性,这些都是“八帆立式风车”实际使用时的大忌。(图23)
图23 - 1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八帆立式风车”
图23 - 2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八帆立式风车”
图23 - 3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八帆立式风车”
图23 - 4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八帆立式风车”
图23 - 5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八帆立式风车”
图23 - 6 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八帆立式风车”
其实,在江苏的里下河一带,延伸到东海沿岸,乃至渤海湾一带的盐场都有使用这种“八帆立式风车”的悠久历史。
美国传教士甘博(Gamble)在1924年-1927年来华期间拍摄的照片中,就有天津海河口长芦盐场的“八帆立式风车”。甘博先生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风车,图像清晰,为我们了解宝应的“八帆立式风车”的工作原理提供了方便(图24。 这些照片中的“风帆”用的是布,不是“帘”。)。
图24 - 1 天津长芦盐场“八帆立式风车”(1924年-1927)【美】甘博(Gamble)
图24 - 2 天津长芦盐场“八帆立式风车”(1924年-1927)【美】甘博(Gamble)
图24 - 3 天津长芦盐场“八帆立式风车”(1924年-1927)【美】甘博(Gamble)
图24 - 4 天津长芦盐场“八帆立式风车”(1924年-1927)【美】甘博(Gamble)
图24 - 5 天津长芦盐场“八帆立式风车”(1924年-1927)【美】甘博(Gamble)
图24 - 6 天津长芦盐场“八帆立式风车”(1924年-1927)【美】甘博(Gamble)
里下河地区最缺的就是木材,特别是“优质木材。而常见的多为船工用的杉木。杉木木质软,韧性差,不宜承重。而立式风车的结构让自重和加重都“尽量分散”和“垂直受力”,除关键部位使用“铁轴”,“铁钩”之外,其它构件很简单,替换容易,风帆用芦席或竹篾制作,加之当地人祖祖辈辈在水上生活,船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都会使用“风帆”。“八帆立式风车” 通过调整风帆的角度, 控制风帆的“受风面”,以保证需要的转速。这种“八帆立式风车”对搭建场地几乎无要求,风帆因风力大小卷放自如。风车主轴竖立旋转,对主轴的磨损和受重减轻。从而对风车的材质要求不高,制作咬合齿轮转盘无需较高的工艺。
八帆立式风车造价低廉,取材容易。制作简便,搭拆容易,维修方便,经久耐用;成为里下河农耕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高邮宝应一带的农耕地区,地势低洼,四面来水,农耕的最大危害是“涝” 。“八帆立式风车”不仅承担着排水防涝,还承担“灌溉”。 只要打开“排水渠”上的不同“闸口”就能解决“排”和“灌”的问题。
因为有风车解决了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排灌问题,当地人选择了产出比最佳的“水稻”种植。能够选择“种植水稻”的人,是对人的责任,担当,用心、勤勉,坚韧,毅力,无畏,耐劳、平和等优秀品质的提升。人必须尊重自然,恪守时令,完全按照庄稼生长的需要进行劳作,不管刮风下雨,烈日当头,酷暑难熬,都要克服惰性,要想年年丰收,必须“辛苦劳作,悉心呵护”。
在《荷使初访大清》一书中,只在“宝应城”的插图中绘出这种“八帆立式风车”,绝不是偶然,这种风车在荷兰公使团成员的心目中俨然就是“宝应标志”。 也许这张带有“八帆立式风车的宝应城”插图激励后来的一些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都想拍摄到这种风车的风景。
“八帆立式风车”的确是“宝应标志”。
1957年拍摄的电影《柳堡的故事》中,多处镜头的背景里都有“八帆立式风车”的身影,那首脍炙人口的电影主题曲“九九艳阳天”,更是把“宝应风车”转到了全中国,成为那一代人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
宝应的位置决定了在苏北运河沿岸的城市中只能算是“小城”。该城的发展无须从历史中寻找“称大”,去与北面的淮安,南边的扬州攀比。
宝应的特点就在“宝”字上。华夏文明在水乡泽国孕育出宝应文化就是“宝”。
我曾在无意中进入“宝应生活网”的“宝应文化”论坛,那里有一批为研究宝应历史,弘扬宝应文化孜孜不倦,孳孳不息的有识之士, 他们的执着和热情,让人敬意不由而生。
宝应的“宝”就在这些热爱宝应人书写的字里行间,言谈话语中,在他们执着追求的理想中,在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中,在他们挖掘发现的当地特产中,在他们继承弘扬的地方事业中……
宝应之宝的特色就是浓缩的华夏文化,运河文化,水乡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里下河文化。
宝应就是宝应,它的“宝”就在于它能留住宝应的根。
本文系【枫影斜渡】原创作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