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会说人话

美国总统大选,台下是纸牌屋的现实版,台上是演说能力的大比拼。形形色色的演讲与辩论,确实给我这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群众,带来了比吃瓜更丰满的享受。

川普口无遮拦的大炮乱轰,米歇尔的潸然泪下,克林顿的含情脉脉,希拉里的铿锵有力,每场演讲都能让人热泪盈眶的场面,真的能让你深切体会到语言的力量。

美国人煽情演说的策略,无非就是高呼爱国主义、平等、种族团结、先贤的力量、建国元勋的劳苦功高以及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好等等,这是每个国家的政客们都惯常使用的战略,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认同,可是,说出来的时候,真的能够打动人。

再看看我们说话的状态,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啊!祖国,伟大的母亲!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我们要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小时候,伴随着朱军的声音和雄壮的配乐,我也曾热泪盈眶过。当我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时,我发现,这更像是一个低级别的循环洗脑。

差距赤裸裸的摆着。

只要经历过公开场合演说的人,几乎都会能听到一句极为熟悉的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xx,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oo和xx。”如果有极为特殊的官员或者领导在场,还会加一句:“尊敬的xx书记,oo委员,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然后就进入漫长的读稿阶段,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大而无当,没有任何的情感流露。

参与这样的场合,是在浪费生命。以前坐在台下的人偷偷摸摸的打个盹,或者小声的聊天,或者百无聊赖的发呆,还要冒着小小的风险,庆幸现在有了智能手机。

因为从大学开始一直接触辩论的缘故,这几年陆陆续续给很多人、企业做过演说、辩论的培训,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企、金融机构、政府单位,他们往往希望快速的提高技能,达到比赛的效果。至于演说的外围功底,没有时间去磨,也不需要。

除了公开场合的比赛以外,我们对于说话或者表达的重视,不过是叶公好龙。这是整个社会的现状。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听一个人说话?
**
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一场公开的演讲让人赞叹

我认为,核心不过是:信息,有趣,逻辑,简练,词语,情感,煽动,表情,内容等这些词语的排列组合与叠加。

背后的功力,却不是学点锦上添花的技巧就能达到的,需要逻辑训练、阅读、思考、反复的演练加上技巧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真正思考你说的是什么以及你要怎么说。

凝炼成一句话,叫:接地气,说人话。所谓人话,是你用最短的时间说清楚,同时让对方最短的时间明白。

难不难?我觉得很难,最难的还是我们没有说人话的氛围,没有氛围就缺乏动力去改变。

**为什么社会缺乏说人话的氛围
**
既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完全言论自由的社会,在公开场合表达的内容,并不完全是自己想要说的,尤其是歌功颂德只讲积极少讲负面的氛围之下,这样的场合谈情感,就太虚伪了。上行必然下效。

还因为缺乏思考的能力,或者缺乏把想法转化为最恰当的语言的能力。中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在培养学生缺乏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但教育被抨击不过是替罪羊,喜闻乐见的另有其人,个中缘由,自己体会。

说人话这件事,有时候并不是说话本身可以决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不会说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