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相信了解一二战历史的军事爱好者们,一定都对德国军队的钢盔有着深刻的印象:深深的盔裙、对头部合理的覆盖面积,成为这类钢盔最显著的特征。
▲M35钢盔几乎就是二战德军的象征
作为德国军队的象征,它称得上是对暴力美学的完美体现。作为前线士兵的保护神,这款钢盔的外形令人难忘:它曾是邪恶力量的化身,也曾成为反法西斯国家用来抵御外来侵略的钢铁之盾。
由于德国钢盔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与中国结缘,如今它更是成为国内军事爱好者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二战结束后,德国钢盔又以超乎寻常的魅力对今天的许多事物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其外形不仅被战后许多国家所模仿,还成为好莱坞诸多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
▲早期尖顶头盔的防护效果不佳且成本高昂
说到德国钢盔,就不得不提到德国的尖顶头盔。作为明显带有普鲁士遗风的古典装备,M1915型头盔在一战爆发后就已落后时代,并成为德国陆军中装备的最后一种尖顶头盔。
▲在现代战争中,钢盔的重要性仅次于
手中的武器
华而不实的尖顶头盔,让那些在弹雨中穿梭的士兵时刻暴露在危险之中。随着法国和英国相继为本国军队配发钢盔,为前线士兵研制一种能够真正有效保护头部安全的钢盔,成了德国的当务之急。
面对这样的情况,多种设计方案一时涌现出来,其中不乏带有中世纪头盔特点的样盔出现。经过广泛的试验,德国人最终发现,采用煤斗造型的钢盔能够对士兵的头部与颈部提供最佳保护,侧后面的裤裙几乎能将人头部的侧后面全部保护起来。
▲一战期间的德国宣传海报,煤斗形钢盔
自此成为德国军队的象征
1916年2月,这种外形酷似“倒扣着的煤斗”的新钢盔,被少量配发给凡尔登战役前线的德军部队试用。结果表明,佩戴这种钢盔的士兵头部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较于华丽的尖顶头盔,M16钢盔
既实用又具现代气息
由于试用反应良好,M16钢盔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就替换掉了西线德军的尖顶头盔。到索姆河战役后期,M16钢盔几乎已是德国步兵的标配,而东线德军最晚也于1917年中期以前换装完毕。
▲西线德军在1916年内就完成了新钢盔的换装
(狙击手钢盔前部加装有前额装甲)
M16钢盔两侧有两个大接头,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作为钢盔的通气孔,二是作为前部附加装甲的支点。针对当时堑壕战的作战特点,德军专门为重机枪手和狙击手配发了这种附件,士兵利用这个接头就能将前额装甲披挂在钢盔前部。
一战后期,德国又对M16钢盔进行了小幅改动(主要是简化生产),相继又出现了M17与M18两型。不过,这三种钢盔在外观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其差别主要在内部衬垫等部位。
▲M16钢盔在一战后期成为了德军的象征
毫不夸张地讲,M16钢盔开创了现代钢盔设计的新纪元。相比同时期的法国M1915“亚德里安”和英国MkI“汤米”等钢盔,其在实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一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主要使用的是一战遗留下来的钢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包括M16/17/18和M18“剪耳”等钢盔一直是德国军队使用的主要盔型。
▲头戴M18型与M18“剪耳”型钢盔参加
国内治安行动的德国军人
不过,M16系列钢盔虽然设计合理,但依旧存在佩戴不够舒适、重量大等问题。而随着一战旧钢盔的日益老化,德国军队也确实需要一种M16钢盔的替代品。
1934年,德国开始了新钢盔的设计,这种新产品是在一战钢盔外形基础上的优化改良的结果。相比一战的M16/17/18型,新钢盔的结构要更为紧凑,重量也更轻。1935年7月,德国正式将其定型为M35型。
▲M35钢盔堪称一代经典,但它的外形
也是当年不少人心中的噩梦
不过,M35钢盔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配发给德军的作战部队,首批新钢盔到1936年才配发到德军士兵的手中,而大规模换装则是从1937年才开始的,这是为什么呢?
造成换装延误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国外订单,二战爆发前,德国生产的M35钢盔主要用于出口,其中最大的买家就是中国和西班牙。
不过,用于出口的M35钢盔并没有采用更舒适的M1931型衬垫,但除此以外,出口型和德军自用型也基本相当。
▲头戴M35钢盔操作德制leFH18榴弹炮的
国民党独立炮兵部队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先后从德国引进了31.5万顶M35钢盔,这批钢盔被优先配发给了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几个调整师(即所谓的德械师)和独立炮兵部队,而这些造型前卫的德国钢盔一时成为这支落后军队最耀眼的名片。
▲淞沪会战期间由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守军
(注意此时中正式步枪还未普及)
但到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德国军火来源的中断和抗战初期几场大会战的严重损耗,这些钢盔到抗战中后期也大多消耗殆尽。
▲入侵波兰时,德军佩戴的钢盔中
还混有不少一战时的M18型
“买家”东西不够用,“卖家”同样也缺货。从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到1938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战钢盔还是德军的主要装备。到1939年入侵波兰时,德军中还有不少单位佩戴着一战时的M18钢盔参战。
▲苏芬战争中佩戴德国一战钢盔的芬军
(注意钢盔两侧突出的“小犄角”)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除中国和西班牙外,德国钢盔还出口到了包括芬兰、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多个国家。其中芬兰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也使用过德国钢盔,后期包括老式的一战M16系列和全新的M35系列。
▲苏芬战争后期的芬军既有老式的
M18也有全新的M35
装备的变化是对战争形势变化的直接反应,德国钢盔在二战期间表现得尤其明显。1940年3月,伴随着制造工序的修改,M40型钢盔出现。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生产时间,原先在M35钢盔上存在的嵌入式透气孔消失了。
▲钢盔在战争期间的损耗极大
随着战争的进行,最后一次改良出现在1942年7月,与其说是改良,倒不如说是德国钢盔在制造工艺上的全面倒退。应当时德军最高统帅部的要求,M35钢盔上的卷边工艺被废止。生产厂直接跳过了卷边这道工序,得到的产物就是边缘锋利的M42型钢盔。
▲M42钢盔锋利的边缘几乎可以作为近战利器
随着早期钢盔在战场上的大量损耗,M35与M40钢盔的数量在战争期间迅速减少,而做工拙劣却易于生产的M42钢盔成为了战争后期德军最常见的盔型,而战后多数收藏家所留存的德国钢盔也多以这一型号为主。
▲德国钢盔也成为战后不少西方影视
作品的必备元素
到此为止,关于德国钢盔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不过,煤斗状外形的头盔却并未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就此消亡。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凯夫拉,这种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和易于加工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其吸收弹片动能的能力是普通尼龙的1.6倍,钢的2倍,因此具有极高的军事应用前景。
▲新头盔采用了凯夫拉材料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纳迪克研究实验室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减轻步兵防护系统(主要是钢盔)的重量。其希望能以凯夫拉材料来制造新一代头盔和防弹背心,从而减轻士兵的负荷。
随后,研发小组开始进行详细的人体测量以确定新头盔的最佳防弹外形,提高头部的防护面积,同时注重对不同头型的适应性与人员佩戴的舒适性。
最终诞生的新头盔外形低平,在以往钢盔基础上增加了护耳并向外侧突出,前缘则设计有小帽檐,防护面积扩大到士兵耳颈部位。极具现代的设计在于,突出的护耳可为通讯耳麦的使用提供空间。
▲由于外观酷似德盔,PASGT一经亮相
就被美军非正式地称作“德国佬”
1977年,美军对外展示了全新的PASGT(Personnel Armor System for Ground Troops)头盔。事实上,PASGT并非是头盔的名称,而是包括头盔、防弹衣在内的单兵防护系统的统称。
无独有偶,同年5月,美国好莱坞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正式上映,从片中反派达斯·维达的头盔中,人们依然能够找到德国钢盔的影子,这种外形特征也成为该片用来表现黑暗力量的灵感来源之一。
▲在电影《星球大战》中,人们还能
找到当年德国钢盔的影子
不过,美军的PASGT头盔一经亮相,其外形轮廓就被一些人指责太像纳粹钢盔,为此,纳迪克研究实验室的设计人员解释称,新头盔与M35钢盔的外形都是设计人员依据战场头部创伤概率和科学的人体测量数据确定的,并不存在仿效的问题。
换句话说,要想得到一顶设计合理的头盔,似乎也只能设计成这个样子。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年的M35钢盔确实是一代经典。事实上,PASGT头盔的外形,更像是将M1与M35钢盔揉在了一起,各自的优点也得到了继承。
▲研发人员将新头盔与德国钢盔进行比对
即便如此,当PASGT头盔配发后,美军士兵还是为它起了一个外号——“德国佬”。不过,在体验了PASGT头盔的舒适性和极好的防弹性能之后,所有的士兵都将其视为最重要的防护装具。
由于头盔采用了凯夫拉材料,其防弹性能可以达到美国ⅢA级防弹标准。这已经是软质防弹衣的最高防护水平,足以抵御一般手枪弹的射击。
1983年,在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军事行动中,PASGT头盔首次参加实战。行动期间,还发生了一起特别案例:一顶PASGT头盔挡住了敌军AK-47突击步枪射出的子弹。
不过,之所以称其为特例,就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该头盔并不能抵挡步枪弹的直接攻击(当时不排除是战场流弹所致)。无论是何原因,这顶“挡住了步枪弹”的头盔还是被陈列在了美军第82空降师的博物馆中。
▲PASGT头盔一度成为当代军队标志
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PASGT头盔成为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美军的标志。与此同时,其它国家也相继采用了与之类似的防护头盔。
▲煤斗外形至今依旧存在
如今,美军的PASGT头盔已逐渐被更新的MICH、ACH和LWH头盔所取代,各国军队也在根据本国军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理想的单兵装具与保护系统。虽然这些头盔在细节上各有不同,但其中不变的却是那自1916年就诞生的经典煤斗外形。
▲德盔遗风外露的智利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