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

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_第1张图片

魏文斌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同仁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学院副院长。


阳光大夫


早上八点的北京同仁医院东区大厅人潮汹涌,大量眼科疾病患者在一个诊室门口焦急地等待。他们当中有由父母陪同背着书包的小孩、年轻孕妇、坐轮椅的癌症患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在各地就诊过,现在辗转到北京同仁医院排队、挂号,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来看魏文斌教授的门诊。诊室内,魏文斌坐得笔直,正在沉稳地询问病人病情。
一位第一次来的中年外地患者揪着眉头问魏文斌,“是不是没希望了?”魏文斌教授温和作答:“眼睛里长了个瘤子,但是是良性的,打个激光就能好。”患者松了一大口气,脸上不由露出喜色。
接着是一位右眼视网膜脱离的老人,耽误时间太长,病变已经陈旧了,除非手术,不然没法恢复视力。病人家属问魏文斌教授:“做了手术会恢复一点视力吗?“魏文斌教授沉吟数秒:“是有可能,可以试一试,害怕也没关系,左眼还是挺好的!”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背着小黄人书包爬到了座位上。他有点害怕,抹了抹脸,轻声哼了一下。魏文斌教授笑了:“哟!小伙子,最乖了!”照了照男孩的眼底,轻声和家长说,“这个视网膜脱离范围还挺大的。”小孩跪在椅子上打了个岔:“我好饿啊!”魏文斌教授立刻安慰他:“再忍一会儿,先抽血就能吃了!”

有的患者是来复查的,魏文斌教授像老朋友一样接待他们。一位71岁的眼肿瘤女患者十年前看的就是他的门诊,他笑吟吟地鼓励她说:“瘤子控制得很好!为下一个十年奋斗啊!体检别忘了啊!以后咱们两年见一次啊!”


直到下午两点五十,魏文斌教授才在医院西区窄小的办公室里吃上饭,此时他看起来仍未见疲色。半天里他一共接待了105名患者,仅喝了一杯水,上了一次厕所,一分钟也没休息过。


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_第2张图片

采访当天,魏文斌医生上午连续出诊超过6小时,看诊病人105名,这种高负荷的看诊强度已成为常态图/梁辰

对于患者来说,眼肿瘤就像是身上的一颗定时炸弹。“我们常年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肿瘤看的多了,诊断水平也提高了,可以给患者一个很肯定的答复。作为肿瘤病人最关心的就是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会不会致死,然后才说视力,每个人都这样的。所以你要及早的把你的判断告诉他们。”魏文斌教授对记者说。


按照规定,主任医生每天看20个号就已达到工作量,数年来,魏文斌教授却一直要求加号,每天问诊百余病患,因为他深知眼肿瘤患者的病情不能拖。他出身农村,自幼家里贫困,他明白很多外地患者“在北京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花费。”除此之外,不坐诊的时间里,魏文斌教授目前还肩负行政职务,为了保证能够做手术,他经常晚上进手术室,八九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我心态还挺阳光的。”他笑着说。


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_第3张图片

结束出诊已将近下午3点,魏文斌医生在办公室解决午餐

图/梁辰


勇往前行


1986年,魏文斌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北上进入同仁医院。那时,他对眼科医生这个职业还没有太多概念,只知道自己来到了全国最有名的眼科。和很多年轻医生一样,他经历了大量练习手术的过程。练手术需要用猪眼球,他主动要求去郊区屠宰场取猪眼球,五年里每次骑自行车,一次往返花费3、4个小时。1987年,陆续有一些志愿捐献眼角膜的好心人与同仁医院取得联系,每当接到捐献者去世的消息,魏文斌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共取下1000多副角膜,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直到三年后同仁眼库成立,另有一位大夫负责了取眼角膜的任务。
魏文斌认为临床工作需要熟能生巧,同时必须有所反思,才能取得明显进步。九十年代,魏文斌就已胜任主治医师,直到现在,他15分钟取18个材料的纪录在国内尚无人打破。这点也体现在做眼科显微手术上,无论多复杂的病例,魏文斌教授做每一台手术所花费的时间要比其他医生少一半。
然而,眼底科疑难杂症,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无论手术多么完美,病人的视力也很难有较大的提升。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魏文斌教授也曾有过内心的挣扎,他曾在笔记中质问自己:“每天,面对着我的患者,在暗室中,仔细地搜寻着脱落的视网膜皱襞后掩藏的裂孔;每天,透过镜头那一束光线,在手术室里一点一点地剥离增殖的纤维膜,再将视网膜一点一点地展平……看着被自己精心整复一新的眼底,常常叹息:有意义吗?我几乎要放弃。”
可33年的临床工作经历向魏文斌证明,哪怕只能捕捉到一丝光明,病人便能如获新生。


人称“光明使者”的魏文斌教授对记者说:“零点零几的视力也不错了,譬如一个小孩做完手术后视力恢复到0.01,这对这个孩子也是有意义的。有了视力就能看到影,他吃饭能吃到嘴里去了,如果没有这一点视力,他吃饭、走路都看不见。”
至今,魏文斌教授已完成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万余例,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地能开展眼内肿瘤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的医生,他被众多眼肿瘤患者视为“看好眼睛的最后一线希望”,他的诊断水平也得到了国家跳水队的认可,队员的眼科医疗保健任务由他长期负责,中国跳水队在写给医院的感谢信中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也包含着魏文斌主任的辛勤付出!”
“只要坐在诊室里看到病人,你就不会想别的,坐在手术台上就只会一门心思做手术。尤其别人看不好的病,你看好了,别人诊断不出来的,你诊断出来了,别人做完手术不好,你做完手术好了,又激励了你。医生被自己感动,然后就坚持下来了。”魏文斌教授感叹说。
如今,魏文斌教授是国内公认的眼底病首席专家,他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诊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国内首次拿下了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难题,勇闯眼底手术禁区“黄斑区”,紧跟科技进步,分享AI在眼底诊疗的应用技术,更令人敬佩的是,他是国内开展眼内肿瘤切除联合眼球重建手术的第一人。
九十年代初,国内外的医院在医疗设备和诊疗水平上尚有很大差距。1994年,魏文斌教授被同仁医院派往法国国家眼科中心进修,观摩法国医学教授进行各种眼底病诊疗,他惊讶地发现国外在做眼内恶性肿瘤手术时能够保留患者眼球,思路豁然开朗。
在那时,能治肿瘤的医生不会玻璃体视网膜的细微手术,专攻玻璃体、视网膜的医生对肿瘤也不了解,就算是在国外,这种手术方法也尚未普及。回国后,魏文斌教授敢当敢行,首次成功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在眼科领域引起了一阵巨大轰动。时至今日,能进行眼内肿瘤切除微创玻璃体手术的医生,世界上不超过5人,魏文斌教授,是其中之一。
之后,他又费心综合各种先进影像设备,率先在国内建立眼内肿瘤诊断治疗平台,组织成立眼内肿瘤诊疗及研究团队。
“我们综合了超声、核磁等各种影像的检查手段,因为相对比较集中,同仁医院看这些肿瘤的病人多了,所以检查的水平也提高了。”魏文斌教授说。
此外,他还建立了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组,制定相应的眼内肿瘤诊断及治疗规范、临床及科研数据库,推动了我国眼肿瘤治疗的发展。
践行公益
自2004年起,北京同仁医院已与多个组织合作开展“新视界爱眼阳光行动”,先后进行了近万例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在改善当地医疗水平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关注留守儿童视力健康,近年来已对4000余名青少年进行了视力筛查和矫正,并免费配送眼镜。
十多年来,魏文斌教授坚持资助失学儿童,参加义诊和各类社会活动,足迹踏遍山西、安徽、江西、贵州、新疆、青海等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少边穷地区。

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_第4张图片


2017年9月,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携手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举办“西藏公益行”。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照射强,是我国白内障患者的高发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之卫生资源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现实原因,又让很多患有眼科疾患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从而失去了享有光明的权利。除了完成16例符合条件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外,魏文斌教授还带领团队完成了8例眼底手术。这是藏医院第一次完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此魏文斌教授回忆道:“我们在日喀则前先的两个县发布了通知,我们到日喀则的医院时发现院子里满满当当都是人。那次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还亲自来到现场,给我们前一天做完手术的病人揭纱布。成龙先生还专程飞到拉萨,捐款200万,作为西藏自治区的眼科医生培训经费。”
2019年8月11日,魏文斌教授带领同仁医疗队赴宁夏彭阳县展开“宁夏彭阳公益行”。彭阳县的4镇8乡仅有一名眼科医生,面临着严峻的健康形势,医疗队共对66名白内障患者、11名青少年斜视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魏文斌教授本着近视要从娃娃抓起的原则,还为100余名学生进行了青少年近视防控讲座。
在参与公益慈善的过程中,魏文斌教授还曾有过一次特殊的经历。
2008年11月,魏文斌教授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灾情评估。不幸发生意外,腿部骨折。全麻手术后的第一个早晨,他患上了眼部并发症,右眼角膜结膜上皮剥脱,眼睛睁不开,磨痛得厉害。30多年来,作为眼科医生,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眼科病人的痛苦,越发体谅患者渴望视力的心情。养病之余,他也没有停止思考医生的使命,写下2万6千余字的《疗伤日记》。他写道:“外科医生仅仅是为了把病灶祛除?仅仅是为了把受伤的器官组织缝合?不是!我们要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尽可能提高。”
科普达人


尽管平日魏文斌教授已然工作缠身,然而,到了周末,他却没给自己安排休息时间。他自发深入基层医院,四处奔波讲学,普及眼科医疗水平,他还自费万余元购买了10套同仁眼科系列丛书,赠送给北大荒、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医院。
现在,魏文斌教授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医生培训上。2013年,他成立了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基金会,聚集资源,从此每年他都会到全国各地,尤其是边远省份去做眼科医生培训。
“义诊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如果提升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惠及的人群就多了。” 魏文斌总结道。


在央视、北京卫视以及地方台等各大媒体平台上往往也能看见魏文斌教授的身影,他多次面对公众展开知识讲座,推出了全国眼科同行可借鉴的同仁眼科医疗指南,写文章科普眼底出血的主要元凶。他认为糖尿病的筛查和儿童眼底病预防很重要,中国的医疗进步很快,疾病的防治和筛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国家的基本医疗能“把这些病人管起来”是最好的。
糖尿病是引起眼底病常见的一种诱因,患病率很高,中国有1亿糖尿病病人,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患眼底病,魏文斌发现现在绝大对数老病患都会自觉定期查眼底,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58岁的北京患者尹冬旭有22年的糖尿病史,他因糖尿病引发白内障,在做完白内障手术后视网膜脱落,眼前总有一个黑疙瘩。今年3月份,同仁医院的白内障科医生介绍他挂了魏文斌的门诊,他在6月份做完手术。他告诉记者:“糖尿病长期潜移默化的导致一些基础病的病变,还是要抓紧治疗。魏大夫就跟我说我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先用激光干预,右眼采用手术。他的诊治让你听着清楚,特别放心,让人有安全感。“尹冬旭现在日常生活中已能基本辨别物品的颜色,目前已经恢复得可以正常生活。
这几年来魏文斌教授遇到了很多小病患。他特别提到,这天早上有一个来复诊的六岁小患者很典型。“现在中国人很多都养宠物,男孩喜欢跟动物接触,他有吮吸手指的习惯,因此感染了弓蛔虫病,眼睛也受到了影响,感染了弓蛔虫。”魏文斌教授两年前给小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很成功,目前男孩仍有0.6的视力。
对于儿童眼底病预防,魏文斌教授持乐观态度,他已建立了儿童眼肿瘤筛查中心:“儿童这两年进步还是挺大的,一个就是玻璃体手术,还有一个理念的改变,最典型的像早产儿患病,以前都不知道,直至孩子变盲才会看病。”
引领团队
2016年同仁眼科专家团队成立,建立内部层级诊疗服务新模式,魏文斌教授成为团队领头人。
专家团队的医生杨琼医生告诉记者: “加入团队后我们作为医生有了支持,能够更好地成长,病人也会更信任你。 对于魏主任讲,病人选择他的渠道更多了,病人以前只能挂他的号才能找到他,现在可以挂团队的号,有更多的选择方式,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_第5张图片

同仁眼科专家团队黄瑶医生(左)和杨琼医生(右) 图/梁辰
现年63岁的患者吴晓华去年发现自己视力下降得很厉害,曾辗转哈尔滨和青岛就诊,病情都无定论,青岛的医生建议她上北京找魏文斌教授看看。 吴晓华4月来同仁眼科看病,她回忆,魏文斌教授很快确诊,她得了眼底淋巴瘤。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她的右眼视力已恢复到0.7。 “顶尖的大夫肯定不好挂,我儿子是挂他团队的号。 魏院长是挺厉害的,多少人都到他那去看都看好了! 别的地方看不了。 ”吴晓华说。
精确的诊疗离不开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 这些年,魏文斌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在肿瘤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治疗水平也一并提高。
2007年,黄瑶医生博士毕业,转眼已在同仁医院度过了十二个年头。 初来医院,她在各个科室轮岗,跟随魏文斌组后,她发觉眼底科挺有意思,留了下来。 她在香港做过访问学者,一年内曾发表4篇SCI论文,也是同仁眼科内最先发表英文论著的医生。 在魏文斌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她根据魏文斌遇到的一个罕见的眼内肿瘤病例,在数个深夜加班加点将病例整编成文,发表后论文影响力18.9,为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黄瑶医生还曾研究高度近视眼玻璃体切除术,针对术后发生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几率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后她发现,高度近视眼如果出现黄斑劈裂,再伴随中心凹脱离,发生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几率就会更高。 有了这样的研究指导,便能为病人在手术前提出更好的建议。
“我们可能在病人没有出现中心凹脱离的时候就建议他可以手术,不要再等到脱离以后再做手术,这样视力愈后会好一些。 ”她解释说。
杨琼医生在研究生阶段就已跟随魏文斌教授学习,目前专攻儿童的血管眼底病研究。 在她看来,科研和临床不可分离。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修正很有必要。 她也发现,病人既引领医生进行科研探索,也帮助医生成就了自我。 采访中她不时随口提到,某位小患者的视力提升了,另一个孩子长高了不少。
杨琼医生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她在手术日半天要负责十几二十台手术,然而她觉得如果换一个清闲的工作自己一定会失落。 她坦言: “如果通过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手术,哪怕是通过安慰能够帮助患者,或者是解除他的痛苦,你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团队的建立也使得医生和患者的联系更加紧密。 团队里有医生专门负责与上千位肿瘤病患者保持联络,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并提供咨询服务。
黄瑶医生习惯了和每一位熟悉的患者打个招呼,采访后的下午还有四十多台手术等着她,她在走廊遇到相熟的病人依然态度友好。 她说: “我跟患者的沟通,其实就是以诚相待,有什么病情都会跟病人明确交代。 我有一个手机是专门联系患者的,他们有什么问题微信会跟我联系。 那天一大早收到一位患者的消息,把我感动的,还发了朋友圈。 大夫都是希望患者能好起来。
2017年9月,患有黑色素瘤的204位病人集体给团队送一面很大的锦旗,牵头的是一位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全身转移的病人,这件事使团队医生们感动不已。
眼看着这支团队在慢慢成长,魏文斌教授也有自己的担忧。 医生是一个对知识、素质要求都很高的职业,然而,年轻人报考医学院的积极性却在降低。 “优秀的学生都不报医学院了,那以后医生的素质怎么能保证? 以后谁给病人治疗?
另一方面,病人一般更信任有经验的老医生,恨不得手术全程的所有操作都是专家一个人完成,年轻医生动手的机会变少了,进步的步伐也因此变慢了。
“只能慢慢来吧。 ”他笑着说。
这些修复光明的使者们,还将带领团队继续与黑暗搏斗,为病人争取每一丝光明!


本文由《南方人物周刊》和同仁眼科中心共同策划呈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敢当敢行的“光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