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
01
在我的家乡,一个贫困县城的小山村,前面是村,后面是山,山上全是石头,那是我们家乡人民的收入来源。
从我出生至初中,我的印象都是和山紧密相关,父母在山上干活,砸石头,拉石头,送至水泥厂,碎石场,石灰窑。
石头那么大,想要把石头变得可再利用,必须把石头炸碎,必须用炸药雷管才可。炸石头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印象中,那座山夺去了很多人的性命。乡亲们在山上做工,有被石头炸死的,有被石头压到的,只要在山上做工,危险无时无刻不在。
父母的辛劳,父母文化水平的底下,仅能够依靠体力赚取生活费用,生活的艰辛,使无数的家庭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
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好好上学,可以摆脱农民的命运,希望孩子可以走出山村,走向大城市,可以在大城市有一席之地。
在我的乡亲们的眼中,上了大学意味着能够走出山村,进入城市,可以在城市生活,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可以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认为好工作就是高工资,工资越高工作越好。在他们的眼中,一切标准都按照金钱来衡量。
许多孩子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走向大城市,拼搏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变成城里人。
父母对自身的期望,将自身的遗憾,将自身未做完的梦给了孩子,让孩子继续这个梦。
02
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述的故事也是这样子。
不只是在我的乡村,不只是在中国,在美国也是这样。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一位美国人,父亲是华人,她的母亲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母亲希望她可以取得博士学位,但是玛丽琳在大四时怀孕,陆续有了三个孩子,不得不终止学业,未实现母亲的希望。
她的父亲是一位华人,由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种族歧视,父亲一心想依靠妻子挤入美国上层社会,希望可以接触到更优秀的人,但是妻子是一位不善于交际的人,有了孩子之后就在家专职照看孩子。
有了莉迪亚,父母最喜欢就是她,最像父母的也是她,因此父母把希望寄托于莉迪亚的身上,希望她可以有所成就。莉迪亚还是孩子,母亲就给她买了很多专业书籍,希望她可以学习,希望女儿可以将自己未完成的梦继续做下去。父亲希望女儿可以认识更多更优秀的人,他告诉女儿,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更多的人,谈恋爱。
莉迪亚并不喜欢父母的要求,但是她无力反抗,几年前,妈妈的离开,他们一家人疯了一样找她,最后妈妈回来,莉迪亚从此不敢和妈妈抵抗,什么事情都只会回答“是”。
莉迪亚不敢公开抵抗父母,于是,她学会了抽烟,学会了谈恋爱,学会了酗酒,以此来进行对父母无声的抵抗。
莉迪亚看到爸爸对一个女人像对妈妈一样亲密,她知道爸爸不再爱妈妈,他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而妈妈还被蒙在鼓里。
她想告诉妈妈和哥哥,但是害怕破坏这个完整的家庭,她把这个秘密深深埋藏于心中。
杰克是公认的坏孩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他。莉迪亚偏偏想要接近杰克,她和杰克一起出去玩,和杰克一起吸烟,和杰克谈恋爱,她告诉杰克,她喜欢他,她和杰克发生成人关系,一切都瞒着自己的父母。
杰克告诉她,他喜欢的人是她的哥哥,杰克喜欢男孩,在那个同性恋尚不合法的时代,莉迪亚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她最喜欢的哥哥去了哈佛,她失去了依靠与可以说话的人。
她的爸爸有了另一个女人。
她的妈妈整天疑神疑鬼,整天希望她能够钻到书本之中,她的成绩下降,她的母亲会说教她很久。
她爱的杰克有了自己所爱之人,这个人还是自己最亲的人。
她的世界充满了戏剧与恐惧,她最终选择走向湖水,越走越远。
03
父母过度的爱,可以杀死一个人。
希望有上进,有出息是好的,过度就变得致命。
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自己可以做到,然后再去要求孩子。有时,父母往往自己做不到,却希望孩子做得更好。
父母喜欢打麻将,喜欢吸烟,喝酒,在孩子面前,无所不为,然后,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拒绝一切陋习,希望孩子可以养成好的习惯,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没有一个好的榜样,空口说说,孩子怎么能够克制自己,怎么能够做到更好?
我们的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总是觉得孩子接受了教育,文化程度比自己高,因此孩子的所作所为可以比自己文明许多,他们觉得教育就是万能,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就是教育的失误,却不知道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本身。
我见过身边的好多家长,都是自己习惯不好,有很多陋习,然后要求孩子去做到多文明,多有礼貌,希望孩子多么有才能。
这样的事情我们并不陌生。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继而又强加在孩子身上。
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言听计从,也无法摆脱父母的控制。亲子之间没什么矛盾,等到孩子步入青春期,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有强烈地“做自己”的需要,于是开始出现叛逆和不忠。有的在父母的打压下,能够好一点,有的强力挣脱父母的期望,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过上了他想要的人生,但是从此和父母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差距。
这样的例子和家庭不在少数。
像莉迪亚一样,她对于命运的反抗就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期待,她不愿做父母眼中的乖女儿,于是她出现了一系列不规的行为,不敢向父母诉说。
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是成为自己的过程,我们想要挣脱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是如何才能做好自己,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己?
无数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从出生,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成家立业,每一步都需要做出自己的抉择。小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父母会给我们参考意见,甚至会替我们做出选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自我意识,不希望父母多加干涉,自己可以果断做出选择。有时会由于经验不足,出现误区,只要及时纠正,一切都来得及。
父母总会给予我们一定的指导,参考父母的意见,理性判断,才能越来越好。
生命之路,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没人可以左右你的意志与方向,对自己的负责就是需要在每一次重要选择时做出最佳的判断。
对自由的渴望是人性的需要。如果没有一代代人挣脱社会的规范与他人的期待,反抗不公与控制,社会就不会进步,我们也无法成为一个更自由更真实的自己。
真正的爱,就是给一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爱伴侣,就要给予对方自由的选择,给予每一个个体选择的自由,因为自由的爱才是灵魂需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