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现状概览
自2015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多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发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2016年7月,国务院出台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第二十一章专门设立为科技成果转化章节,聚焦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各地方省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导思想,根据地方发展实际,陆续对本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做出详细规定,北京、湖北、南京等省市纷纷制定出台“京校十条”、“黄金十条”、“科技九条”等地方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从顶层政策法规、中层科技创新规划到地方、部门意见的较为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取得突破
1.修正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发生了系统、深刻变化,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充分授权,科技成果管理从严格审批转变为各单位自主决定;
二是对科技成果进行市场定价,《成果转化法》明确提出建立市场化定价方式(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之前科技成果作为国有资产在进行转让、处置、投资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并且备案。
三是完善了评价机制,对科技成果、职称评定和人员评价从统一评价转化为分类评价,根据成果转化法,不同成果形式、不同岗位和不同职称要建立分类评价方式。
四是建立报告管理制度,科技成果管理由事前审批和备案,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新修订的《成果转化法》及其《规定》,以加大源头技术供给为主要目标,大力破解现实中的利益分配难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最重要的两大疑难,一是如何调动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二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获得科技成果转化利益的身份顾虑。
首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标准,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单位应该从转让该项科技成果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 的比例,对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这一比例较过去20%有了大幅提高,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能动性。
其次,担任领导干部科研人员可获取相应奖励,新法指出,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取一定的奖励和报酬是有必要、符合规定的,应当予以支持。其中,详细规定了管理干部不得在企业获取股权奖励或者现金奖励;其他领导干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获取一定的现金奖励,但不能获取股权激励;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可以获取一定的股权激励或者现金奖励。
3.突出强调企业主体地位
《成果转化法》强调企业在研发和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一是科技项目立项方面,强调以企业为主导,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二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研发平台、转移机构、创新联盟、学生的科研实验基地等。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存在问题
我国现行一系列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件对指导、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调动各方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上尚未实现其立法预期与制度功效,亟待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完善。
1.政策协调性亟待加强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科技、教育、知识产权、财政、资产等主管部门牵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但各部门制定政策之间存在协调不足问题,甚至出现相互冲突、制约的情况。
2.政策执行效力有限
部分地方政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诸多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仅仅只是地方法规或者政府文件,缺少执行效力,能否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或中科院系统的科研机构得到有效落实存在较大疑问。
3.缺少详细配套支持政策
虽然各级政府也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但往往只是在宏观上鼓励,却缺少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做支撑,这难免造成一些相关政策无法落实付诸实施,形成有政策而无执行。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1.加强各部门政策供给之间的协调性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是涉及多方面、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及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应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衔接,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效能。
在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时,既要考虑科技、资产、财政、知识产权等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又要充分考虑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财政、税务等其他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制度的统一,加强各政策供给方之间的协调性。
2.国家规定地方政策使用范围,提升政策执行力
针对目前中央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存在“两张皮”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顶层设计时,应就成果转化相关事项作出协调性的规定,明确地方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直接适用于所属地区的部属高校和科研机构。
3.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不仅要根据实际制定宏观层面的政策方针,还需要针对每条政策的实施出台相关细则条文,配套制定详细具体的政策措施,保障宏观层面的政策方针能够充分落实,指导调控作用得到最大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