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鸡蛋灌饼这是咱们北京人现在常吃的一种早餐了,方便,热乎,省事,不过这是外来的早餐,老北京的早点食谱里绝对没有,不过啊,也许有很多朋友还记得,就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早点供应,有一种名为炸荷包蛋的品种,又称炸布袋,和这鸡蛋灌饼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现在已很少供应,所以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了。
其实啊,这炸荷包蛋并不复杂(您注意了啊,这叫“炸荷包蛋”,不叫“荷包蛋”),但比较麻烦,所以就没有人爱做了。炸荷包蛋,简单地说,就是炸油饼时,加进一只鸡蛋。方法是将油饼面揪成小剂,擀成片,注意不要用刀在中间划口子,就直接放入油锅炸,待炸面鼓起来时捞出,由边上撕一个口子,将鸡蛋去皮倒入破口处,封严再炸1分钟左右,随即捞出就成了。
其实啊,这种炸荷包蛋,鸡蛋清嫩无油腻感,油饼清香,比起纯油炸食品的炸油饼,可以说是富有营养的早点品种。如果哪位早点摊主想尝试恢复一下,我想肯定有很多老北京人愿意买单,毕竟这里也有文化,也有回忆的情怀啊!
下面要和大家说的这种老北京小吃,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当午餐和晚餐,并且,很多人酷爱,那就是炒疙瘩。那这炒疙瘩有什么典故呢,听徐德亮给您徐徐道来。
点击下面的音频可以直接收听哦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种特色的炒面食品。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制作过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颜色焦黄,配上绿叶鲜菜,黄绿相间。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炒疙瘩的创始人是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儿。
相传,民国初年(1912年),有姓穆的母女俩在北京宣武区虎坊桥东北的臧家桥,开了一家小面食店,叫"广福馆"。店里主要供应各种价格低廉的面食。由于本小利微,饭菜平常,所以开始的时候,"广福馆"生意只够维持家用,很不景气。
有一天,店主只和了十斤面,可是一天都过去了,却还剩下了一半多呢。母女俩都愁死了。
怎么办?眼看再不做出来,面就要变质了。母亲只好把剩下的面重新揉了揉,然后揪成比骰子稍微大一点的小疙瘩,放到开水锅里煮熟,之后捞出来在阴凉处晾着。晚上,母女俩就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点青菜炒着吃了。谁想到这样随便做出来的面食,竟然味道不错。
于是,母女俩就决定第二天试着给大家做着吃,并且给这种新发明的面食,起了个名字叫"炒疙瘩"。就这样,炒疙瘩的雏形初步形成了。
果然,因为"炒疙瘩"的味道香鲜,价格也便宜,许多顾客都抢着吃,而昨天晚上那五六斤的面疙瘩,一会儿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之后,母女俩就开始精心制作这种炒疙瘩,并且在配料上逐步改进,终于创出了别具风味的小吃。
因为广福馆在臧家桥的南端,是堂子街、韩家谭、五道庙、杨梅竹、斜街的五道路的路口,就像是一座寨子。店主姓穆,且家里没有男丁,于是就有些好事的读书人戏称其为"穆家寨",甚至后来大家都淡忘了"广福馆"这个正名,而只记得有炒疙瘩的"穆家寨"了。
因为母女俩的辛勤劳动与高超技术,炒疙瘩渐渐地声名鹊起,吸引了许多到琉璃厂逛的文化名流,大家逛完琉璃厂都愿意来"穆家寨"吃炒疙瘩。当时,有位书法名家在吃完炒疙瘩后,还即兴写了首诗,称赞"穆家寨"的炒疙瘩:"廿载蜉游客燕京,每餐难忘穆桂英。寄语她家女招待,可曾亲手去调羹。"名画家胡佩衡、于非暗也纷纷以字画相赠,表达自己对"穆家寨"炒疙瘩的喜爱与推崇。
可惜,1952年女店主去世后,因为没有人继承,"穆家寨"只好停业了。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穆家寨的炒疙瘩生意非常好,所以当时已经有许多饭馆都在纷纷仿效,所以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食材用料:
面250克 |
甜脆玉米20克 |
盐5克 |
1.和面时用凉水,并且加入少许的盐可以使面疙瘩更加筋道。面团和好后饧15分钟,然后搓成小条,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用手稍稍搓几下。胡萝卜、黄瓜洗净后也切成相同大小的方块备用
2.锅中的水烧沸,然后放入面疙瘩,用漏勺划散以防粘连,水开后点两次水,将面疙瘩煮至约7-8成熟后捞出过凉水,然后淋入少许的食用油,防止粘连
3.炒锅中加入少许油烧热,放入胡萝卜粒先炒半分钟,然后放入面疙瘩炒香
4.淋入酱油,加入白糖、盐炒至上色,然后再倒入黄瓜、玉米炒匀,最后撒上适量白胡椒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完整版《徐徐道来话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