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游戏,帮孩子自信应对情绪难题——听课杂感

      相信咱们做过妈妈的都有过对孩子发脾气这样的经历吧,那么发过脾气之后,其实自己也是很沮丧的,我们都会试图的去跟孩子解释,我们能解释什么呢?其实很多的解释是在给我们情绪失控寻找借口,这类解释效果并不好,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外化”游戏,帮孩子自信应对情绪难题——听课杂感_第1张图片
读懂孩子,快乐养育

      当孩子面对坏脾气,妈妈是哪种解读更让她心安?

      “我有一个坏妈妈”

      “妈妈的肚子里,住着一个坏巫婆”

      当孩子害怕时,你希望他耳边回响的是哪种声音?我是一个胆小鬼,我真没用!还是说,可恶的胆小鬼又遛进我身体里了,我要把他赶走!一点点角度的变化,就可以让孩子避免陷入不安和羞愧,转而用更积极自信的态度面对造成困扰的情绪,这种角度的变化,在专业心理治疗中,被称为外化。

      游戏力2这本书中写到过这么一件事情。洗澡时,女儿突然说,妈妈,你肚子里住着一个巫婆,愣了一下之后,我才意识到她在说什么。前一天晚上她多次摇醒昏昏欲睡的我,我情绪失控发火了,在花了一些时间给自己的情绪降温后,看见了女儿的委屈和伤心,轻轻的把她拉进怀里,不一会儿,她就睡着了,第二天,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的样子。孩子都非常擅长原谅,当女儿看到眼前的妈妈变得这么冷酷,有攻击性,这么强势,对她而言,更好的解释不是我有一个坏妈妈,而是妈妈的肚子里住着一个巫婆。妈妈,还是那个好妈妈,不好的是控制妈妈的那个坏巫婆。她的炮火终于不必对准妈妈,所有的愤怒、恐惧、委屈,都可以投向那个从妈妈身上剥离出来的坏巫婆。类似这样把造成麻烦的某种情绪,从别人或自己身上剥离出来的做法,在心理治疗中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外化。

      在游戏力2这本书中曾介绍过孩子剥离和外化自己负面情绪的意义,孩子很容易把自己和问题混为一谈,我很害羞,我压力太大,我怕狗等等。这种对自我的定义,会造成孩子的羞愧感,会使问题更难得到创造性的解决,而外化,就是要把具体问题从孩子的自我中剥离出来,比如说害羞在悄悄劝我,别跟大家说话,紧张真的勒我肚子。外化,能够帮助孩子重建自我与问题的关系,进而让游戏使方案成为可能,比如,孩子可以打败害羞和紧张,或者喝止他们,别来纠缠自己。孩子也可以用枕头来大战恐惧,在间谍或侦探的游戏中,孩子则可以同紧张魔怪斗智斗勇。总之,借助外化,我们可以尝试把轻松有趣的元素加入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外化避免了自我攻击和否定的风险,孩子会更容易面对和应对情绪,剥离情绪的对象,换到别人身上,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会发脾气的妈妈时,女儿说出,你肚子里住着一个坏巫婆,会比你是个暴躁的妈妈更容易。外化出巫婆这个形象之后,女儿的确常常和我谈起巫婆,大多数时候表达的都是对巫婆的害怕和担心,我想这种比较没有心理负担的表达,本身也是缓解恐惧的很好途径。更幸运的是有一天,我还抓住一个机会,和她来了一场训练巫婆的游戏。那天晚上,女儿又开始有点不安的问我,妈妈,今天晚上巫婆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向她保证没有,可她还是忍不住幻想巫婆的各种可怕画面,即使我百般安抚她,最后还是问出,你能不能把她打死这样的问题,我不想让她失望,真希望可以痛快的允诺她可以,但我更不想骗她,突然一个主意冒在我脑袋里,为什么不将计就计把巫婆的来龙去脉,以及更好的应对方法,用游戏的方式告诉女儿呢。于是我向女儿提议由她来训练巫婆,当然是我来扮演巫婆。就这样,我变身成一个对魔法很不熟悉、飞行总是出错的巫婆。在这个滑稽的巫婆面前,女儿不再是之前受惊吓的角色,她可以尽情嘲笑巫婆的笨拙与狼狈,也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把巫婆耍的团团转,巫婆在飞行训练中能有多少长进,并不是这次游戏的重点,重要的是女儿对妈妈坏情绪的恐惧和愤怒终于找到出口。一方面,滑稽的巫婆形象,让女儿看到,原来让妈妈发脾气的巫婆,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可怕;另一方面,从前累积的、不敢表达的愤怒也在训练和捉弄坏巫婆的过程中得到释放。当对妈妈坏脾气的害怕,不再是一个需要小心藏好的秘密,当压在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被搬走时,女儿的轻松,不言而喻。外化不仅仅是帮助孩子自信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工具,也是我们和孩子直面负面情绪的很好视角,它不是我们的标签,更不是我们的全部,当我们抽离出来,旁观的看一看自己,这个不那么受欢迎的部分时,原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它。整个过程中始终站在同一战线,密切配合,一起想办法对付巫婆,女儿在想办法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参与,每个出谋划策的环节,让她收获自信,对巫婆笨拙和狼狈的嘲笑,释放了她之前害怕巫婆时积累起来的紧张和恐惧。

      这款好的游戏,需要具备三个关键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游戏里的精髓所在:第一个连结,通过游戏的亲密互动,我们和孩子重建连接,一起面对难题;第二个自信,让孩子找到了我很棒、我能行的感觉,平衡孩子一贯以来弱小无助的感觉;第三点笑声,释放孩子之前累积的负面情绪,让孩子重获放松与快乐。

听课链接:https://m.qlchat.com/live/channel/channelPage/2000001590749280.htm?officialKey=260000268266818&pro_cl=coral

      跟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电影,名字叫《头脑特工队》,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我身边有朋友,把《头脑特工队》里的五个情绪小人应用到了自己的育儿生活里,在与孩子沟通情绪问题的时候,特别有效,当孩子有了情绪问题,大人也会运用这个方式,来直接替代指责和批评,对孩子的接纳度提高了很多,也特别有一个自我接纳,这其实就是关于外化特别好的一种应用。

      记得去年在上海时有次一起洗澡,我和兜兜姐沟通原话如下:

      我:你能平时少发脾气吗?

      兜兜姐:不能!我和好朋友在学校讨论过了,我们都有公主病!

      我:啊,是病啊,那得治啊,怎么治呢?

      兜兜姐:不需要,长大些就好了!

      我惊恐中回复:其实我也有病,就是当你发公主病的时候,我就会发皇后病!!!

      娃都能把自己的发脾气解释得如此顺理成章,我们大人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开动脑筋,让臭脾气显得没那么可恶而来那么点乐趣呢?首先做个柔和妈妈,控制自己的情绪,把自己内心的巫婆赶走!自己快乐了,孩子才能快乐!

“外化”游戏,帮孩子自信应对情绪难题——听课杂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化”游戏,帮孩子自信应对情绪难题——听课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