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尚且为乐

文 | 阑夕


「碎片化」这个词汇一直深深隐匿在后现代主义的骨血中,迟迟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随着解构主义的盛行逐渐出没在评论家的口舌之间。即便它成了现代文明的一个表征,当时也鲜有人能够预料到这个词汇会和互联网文化产生如此深刻的纠葛,甚至几乎成为了网络信息的标志性符号。


2010年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甫一面世,就在早已对互联网文化惴惴不安的美国民间激荡起层层波纹,随后这股反思碎片化阅读利弊的风浪又飘洋越海来到中国,同样登上了各大畅销榜。


回溯人类信息流转的蜿蜒岁月,关于「阅读」这件事的反思已经是先哲们绕不开的话题之一,而并非是赛博空间里凭空而出的怀疑主义。叔本华就曾经写得露骨: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划依样划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


书籍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议会长老之于瓦肯星,它的本职工作就是用来承载纷繁杂乱良莠不齐的思绪和行状。因此叔本华将阅读的过程形容为,让前人的思想在大脑的运动场里跑动一次,也着实恰如其分。而高下相较,互联网上碎片化的表达和摘录,要么缺乏了典籍所苛求的严谨慎思,要么经过了难免断章取义的二次编辑,将这些快餐摄入体内自然更显得像是拾人牙慧。


站在「阅读」对立面的,是掩卷而思,是坐而论道。人类作为一种彻头彻尾的群居动物,偏偏又没有潘多拉星球上Na’Vi所共用的神经网络,所有的情感和灵感都依赖着一次次的交流和协作来实现升华。如同庞贝古城墙上一万多条从政治口号到黄段子的涂鸦,如同十六、十七世纪那些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历史的小册子,如同诞生了存在主义、双叟文学奖和「国富论」的咖啡馆——对日常生活充满着警惕之心的西方批评家们曾经也声讨过咖啡馆,认为那里的闲聊过于舒适以致于让人们忘了「正事」。


如同当年从阿拉伯世界而来的咖啡不经意间制造出了文化奇迹一般,互联网以及它所塑造的社交形态和信息传输也以一种意料之外的形式带来些惊喜。快速和轻松的发布,让信息被绞碎,从而形成了令人担忧的可快速咀嚼吞咽的形态。与此同时却也将对于信息的探讨和研判变得更为即时和轻快,人们通过快速的获得,快速的分享,快速的讨论,完成了以往无法企及的知识消化过程。在任何一个社交媒体上通过搜索,你都可以瞬间找到关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或者达达主义的讨论空间,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几率在群组里则被排列组合式放大。


互联网让知识的获取、吸收和使用的效率成倍增长,比起受到诸多争议的开发大脑以获取一目十行能力的快速阅读法,它似乎是一种更有效提高阅读效率的途径。但也正是这种快速和有效反而衬托出原始阅读的昂贵和稀有,因为相比较实用性,原始阅读带给人更直观的体验是过程中的享受感。


就好像面对一部隐喻和彩蛋四伏的IMAX电影,互联网会给你满天潮水般的影评和剧透,让你在十分钟内吃透这部影片的一切,而电影院会耗费你2小时的生命,但同时还你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


叔本华形容不读书的富人阶层,是在浪费自己的「财富」和「闲暇」。这个判断时至今日却分外贴切,愿意放开wifi和光纤,进入书店里好好选一本书来读的人,往往是已经或者意欲成为生活的佼佼者的群体。他们在乎生活的品质和灵魂中掌控生活品质的力量来源。


凤凰金融最近在北京的书店里四处埋伏,在书店的书本里随机夹进了1000多份金额不等的现金红包。这种看似满天撒网的营销,实际上也是看中了书店中那群埋头寻书之人的潜能。凤凰金融或许希望红包能够成为读书这种享受中的额外奖励,与此同时暗示选择自己的金融产品就如同在书店选书一样,是生活品质化前提下非常值得考量的选项。


不少热衷于读书的人认为,在线下书店里选书比起在网上商城里买书更有意义和仪式感。尼古拉斯·卡尔的新作「玻璃笼子」里就提到了搜索引擎和大数据对自我的无形禁锢,人工智能的算法只会根据用户现有的行为来提供推荐,而绝对不会帮助用户去扩展全新的视野和领域。显然相对于这种高效化的办法,在书店中除了有限的腰封和推荐语之外,每一个灵魂都能够更加自由和风险化地选择目标——这种对待用户的人性化,可能也是凤凰金融希望透露的信息。


互联网阅读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不言自明,但是原始阅读却更像是温养灵魂的魔法药。艾伦·布卢姆在「美国精神的封闭」里是这样说的,「不读好书,既削弱了洞察力,也助长了我们最致命的倾向——以为此时此刻就是一切。」对于书本和阅读的投资,是缓慢而值得的。也许就是这种投资观上的契合,让凤凰金融乐于在书店这种原始的场所寻找共鸣。


书本在灵魂里造就一种直观的连续性,让人沿着自己精神的轨道或快或慢,往往能够塑造出和实际时间不符的成长感。西班牙诗人弗雷·路易斯·德·莱昂曾经被关在宗教监狱中整整5年,出狱后他回到大学授课,大家都期待着关于迫害的控诉,而他站在讲坛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昨天我们说……」。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式的隐喻,饱含了不屑一顾和骄傲,以及对回归真理和索求的渴望。


任何物种都具有功利而贪婪的天性,因此互联网的碎片信息有着拾人牙慧的嫌疑却依旧能带来乐趣。但是书本带来的享受却是刻入每个神经细胞最深处的刺激,历代文豪都津津乐道却难以言尽,写出了匪夷所思的「单向街」的本雅明更像个沉迷于此的痴子:


……还有那种人与书的关系,不重功能与实用,不讲究有用,而是把书作为命运的场景、舞台来研究和欣赏。对于一个收藏者,最大的诱惑就寓于最终的快感,即拥有者的快感之中,在于将一件件藏品锁入一个魔圈,永久珍藏。


阑夕 TECHREAD

━━━ 不说违心话,坚守价值观 ━━━


逐鹿网创始人 &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虎嗅年度作者




点击关键词,获取兴趣内容


草榴/暗网/NASA/Google/BAT/BBS/Facebook

贴吧/小米/小红书/荔枝FM/探探/魔漫相机

傅盛·猎豹/徐传陞·经纬/王宁·Keep/姬十三·果壳

陈绍鹏·佳沃/张涛·点评/冯鑫·暴风/周子敬·以太

吸毒合法/死刑该除/同性平权/法国恐袭/欧洲难民

快播涉黄/女权主义/疫苗人祸/大圣归来/优衣库门

Papi酱/胡辛束/许知远/刘作虎/王石/王左中右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拾人牙慧,尚且为乐_第1张图片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mingge1798

你可能感兴趣的:(拾人牙慧,尚且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