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到底什么才是科幻小说?

8月20日晚,被誉为世界科幻文学界最具影响力奖项之一的“雨果奖”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了2016年颁奖典礼。

来自中国北京的32岁女作家郝景芳凭着小说《北京折叠》,击败包括美国68岁知名作家史提芬·金等几位不同国家的候选者,获得了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

《北京折叠》:到底什么才是科幻小说?_第1张图片

一时间朋友圈被各种刷屏,奇怪的是对于这次《北京折叠》的获奖,祝贺消息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都在感慨都在质疑:跟《三体》比差远了,这写的都是什么,用的还是几百年前的老梗了。

不只是朋友圈,打开网页也都是各种分析这本书获奖的原因:译者的水准高,揭露了中国的黑暗,符合了西方的审美。

相比于那些热火朝天被猜来猜去的原因,这本书本身倒显得有点冷清。于是昨晚我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篇大概2万字的科幻小说。

再说观后感之前,我想先探讨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科幻小说?通常人们喜欢简单地把科幻小说分成硬科幻(Hard science fiction)和软科幻(Soft Science Fiction)。

这两个分类并无高下,也大致妥帖。但这两类的读者或多或少都有点相互看不顺眼的感觉,喜欢硬科幻的往往会觉得软科幻无料看起来不起劲,而喜欢软科幻的则觉得硬科幻看起来冰冰冷冷,丝毫没有人情味。

有一点不可否认,越是硬科幻,它们的读者往往越小众,大家都觉得看起来起劲,有意思,也很容易得到这部分受众的强烈欣赏;而相反的,软科幻则更容易吸引到更多受众,对受众吸引力显弱很多。

其实不管是哪一类科幻小说,它本质上都是小说,所以主角应当是人而不是科幻本身。

它应当在讲诉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的时候,同时将笔墨着力于对人类际遇上。

而这一点,我觉得《北京折叠》处理是恰当的。

故事背景在22世纪的北京,这座城市被改造成可翻转折叠的世界,一共有三层: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

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

主人公老刀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从事垃圾分拣工作。他从小居住在第三空间,一顿早饭要花一百块,一个月工资一万块,而节衣缩食的他希望能让自己捡来的孩子糖糖,上一月一万八学费的幼儿园,为了这个花费,他揽了一个私活——冒险去其他空间送信。

最后他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应有的位置。除了获得的几十万报酬,一切都没有改变。

《北京折叠》:到底什么才是科幻小说?_第2张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很纯粹的故事,很多人都觉它吸引力不足,但我觉得这才是作者最为可贵的地方,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营造出最真实的故事氛围,情节波澜不惊,看完之后不是感慨作者想象力多么丰富奇特,不是沉浸于作者虚构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还是更多的去关注到“老刀”这个人物本身,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那一个群体。

阶级讨论在一般的作品里出场大多伴有激烈的冲突,但在《北京折叠》里却是温和的,甚至平静和谐。老刀一番游历,也并未对这个制度产生更激进的情绪。正是这种莫名的和谐,反倒更让人细思恐极。

生产力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劳动力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老刀是两千万垃圾工人中的一个,但机器人已经可以处理垃圾,只不过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保留了这部分工作。

老刀之流已经成了社会的包袱,他们只能被“塞到夜里”,不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对于这样的生活,老刀们只能逆来顺受,根本无法反抗。

所以总体来说《北京折叠》算是佳作,虽然在写作技法上欠缺不少,故事可读性差了点,但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折叠》:到底什么才是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