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卿言的第13篇原创文字
我们都有第一次做父母的时候,这是不可重来的时刻,只能认真对待,细心观察,做一个P.C父母,能够解决即将遇到的任何问题。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观察宝宝的身体语言,倾听他的哭声,放松自己的心情。
好了,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就3个问题,吃、睡或者行为,不需要想的太复杂。
P.C指耐心(Patience)和清醒(Consciousness)
P-耐心。
养育孩子需要足够的耐心。
我们知道,养孩子是件不容易的事,会面临许多突发状况,让我们措手不及,惊慌失措;但我们把周期放长,一个月之后回想现在,那都不是事儿,只是一个遥远的回忆。
我们还要做好心里建设。
宝宝就是会让家里变得凌乱,变脏,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忍受。想想...宝宝在形成好习惯之前,肯定是什么都不会的啊。就像喝水,难道咱们就没有打翻杯子,把水弄的到处都是的时候嘛。
培养宝宝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急于求成。
宝宝对于我们来说,做什么都是慢的。咱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来对待他,要给予他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的改变。特别是年龄越大的宝宝,改变越困难。接受一个事实,改变就是需要时间,而且要庆幸现在是最容易做到的时候,等到十几岁时再改变就是很困难的事了。
C-清醒。
知道他只是个宝宝,要以他的眼光看问题。
通常我们在面临宝宝问题的时候都会惊慌失措,因为不理解他想对我们表达什么。以他的眼光看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视线,字面上的意思。二是想象,想想宝宝的反应。
比如说,带宝宝认识新事物是好事,但在陌生的环境中,宝宝老是哭,那我们要清醒的知道,宝宝在告诉你,进度条太快了,慢一点。
做事之前要深思熟虑。
我们对宝宝说的话,做的事一定要保持前后一致,不然他会觉得很难理解。不要强迫咱们的宝宝,他不喜欢和某个孩子玩,那就换一个别的孩子一起玩嘛。
保持我们的警觉心。
哭是宝宝在跟我们对话,向我们表达他的情感,不要不理他呀,不理他的时候自己的心不会痛嘛。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们忽略孩子,即使你打着锻炼他的名号也不行。
做法:
建立常规程序。
当把宝宝从医院带回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建立常规程序了。他们什么都不懂,需要我们引导,而且这个常规程序是动态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无规则养育会形成坏习惯。
我们在惊慌失措的时候,会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让孩子停止哭闹,这个“手段”会让宝宝形成坏习惯。
举个例子,10周大的宝宝小米睡不着,因为妈妈错过了他的睡眠时间,然后妈妈开始抱着他走来走去,还不停的晃。发现有用诶,小米睡着了。
第二天也这样...第三天,第四天...1个月后,妈妈一定很绝望,小米怎么“讨厌婴儿床”?怎么一定要我抱着才肯睡?
这是小米的错嘛?小米认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觉是正常的啊,又没有人教他怎么在婴儿床放松的睡觉。
仔细观察宝宝给出的信号。
喜欢打人的宝宝不是一天练成的,他不会一看到小朋友就去打他,肯定是有暴脾气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在暴脾气出来之前,及时跟进宝宝的情绪。
宝宝是不断变化的。
4个月大的宝宝再用3个月的常规程序,肯定是不合适的,发脾气也是正常的。在养宝宝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真正坚持改变。
当我们改变宝宝的常规程序时,哭闹抗拒是正常的,我们得坚持自己制定的方案。当然,我相信这个挺难的,我光是写的时候想想就觉得困难。
放下“可怜宝宝”综合症。
“可怜宝宝”综合症是指父母会对宝宝的苦恼感到内疚,并且为了让宝宝好受不惜一切。如果制定的方案会让自己感觉不舒服,自己别做,让另一半做或者请人帮忙。
这篇主要讲的是对自己的心里建设,我是个准妈妈,当我的宝宝出生时,第一次当妈妈的我肯定会经历惊慌失措的时候。
希望自己在面对宝宝的时候保持耐心和清醒,不要为了让宝宝安静或停止哭闹做一些顺从他的事情。
建立好宝宝的常规程序,做到动态规划,做个细心观察的妈妈,不忽略宝宝的信号。
同时要认识到,现在的辛苦都是为了以后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