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家认为的好人,孔子有不同意见,克服从众心理是目的

在讲《论语》中孔子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好人之前,我先讲个故事。

这是个真实的事情,2005年我在哈尔滨上大学,当时学校组织活动,地点在松花江边上的防洪纪念塔。

还记得,当时天气很好,天朗气清,在活动中间休息的时候,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

有一个人,仰着头,望着天空,一动不动,保持这个动作大约有两分钟,刚开始时,谁也没注意他。大约过了一分钟,旁边的几个人觉得奇怪,以为他这么仰着头在看什么呢?难道天上有什么异像?

不一会儿,周围就聚集了一堆人,目测应该有十人以上,都围在这个人周围,一起抬头朝天上看。

就在这时,那个人打了一个惊天的“喷嚏”,同时嘀咕道:“哎呀!妈呀!这个喷嚏总算打出来了。”然后一脸懵逼地看着周围的十来个人,估计他心里也在想:“打个喷嚏有啥好看的,还招来了这么多人围观?”

最搞笑的是,围在这周围的十来个人一哄而散,似乎都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后来回到学校把这事告诉舍友,大家也乐呵了好一会儿。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奇怪了,这事怎么跟孔子跟《论语》扯上关系了?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论语》的子路篇中,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好人,孔子的回答却让大家出乎意料。先来看看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根据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按照常理,一个人,所有人都觉得他好,甚至坏人都觉得他好,这样的人还不算好人,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呢?估计大家普遍都认为这种人算好人。

但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现实社会的“老好人”,不是真好人,真正的好人是好人说他好,而坏人说他坏,这就是孔子与众不同的判断。

透过《论语》子路篇的这段对话,孔子对他心中的好人给出了定义。当然,这仅是我们读《论语》的一个方面,在读懂其原文的意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给现实生活中以不同视角的启示。

为什么孔子对别人眼里的好人不认同?究其根本,就是孔子有自己的主见,没有从众心理,这就跟前文的故事联系起来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跟前文“一个喷嚏”引发的笑话一样,从众心理非常普遍,甚至对我们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我的一个男同事,其女儿非常优秀,因为他妻子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从小就培养女儿学钢琴,不得不承认他女儿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也许与环境有关,也许与遗传因素有关,但这都不是这里所关注的问题。

问题出在周围小区邻居的身上,他们看到我这个同事的女儿钢琴弹得非常好,小学就考进了某知名音乐学院附小,纷纷羡慕起来,都想走这个捷径,都一窝蜂地去报钢琴培训班,其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所想。

更有趣的是,报培训班这事由从众变得恶俗化了。某些父母,只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报班了,要是自己孩子不报,晚上就睡不着觉了,于是就有了更可怕的结果,有些父母给孩子报了十几个培训班,以致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教育,结果可悲可叹。

可以说,从众心理已经非常普遍,已经扩散到社会各个领域。而某些商家就借机利用了大家的从众心理,以谋取利益。

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某些饭店人越多越火爆的原因,甚至有人为了吃顿饭排队几个小时,这都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包括所谓的某些楼盘开盘就秒光,最后发现不过是开发商为了营造供不应求的气氛,请了一帮人去凑人气,目的是激发大家的从众心理。

所以说,读《论语》就是这个目的,不仅仅要学习前人的经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就只能成为从众心理的奴隶。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大家认为的好人,孔子有不同意见,克服从众心理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