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小朋友聊新媒体工作,说起来新媒体的玩法,我说到,“现在一些大IP,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共青团的官微都开始关注了(四川团省委的微博介绍了一些背景文化知识),这是热点,咱也可以利用这个素材,做一点东西,效果应该不错。”
原本再顺理成章不成问题的问题,六个学生,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眨眨眼说:“老师,我没看过”。
啥子?我又问另外几个。答案让我掉下巴,五个没看,只有一个看了。
那你们看啥?
其中一个说:“孤独又灿烂的shenguiguai”。
“你说什么,什么?”,我隐约听到什么“shenguiguai”,但感觉自己是听错了。
另一个孩子立刻给我解释,“是最新的韩剧”,然后,一字一句的说:“叫《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什么什么什么?
然后,请允许我在此大笑。作为读者的你,也没看过吧?也没听过吧?也不知道吧?如果你和我一样一摸黑,请脑补我不厚道地笑了,咱都out成——代沟了!
不评价这部韩剧三观是否正常,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我接着问了一句:
“那《青云志》《花千骨》之类呢?”
“都看了点,觉得不好看。”另一个说,“我看了《锦绣未央》,感觉一般。”
我和办公室的老师很是感概。就我个人来说,这些大IP,在网络作者创作的时代,我就早早地就读了原著。这些IP改编的影视剧美轮美奂,加上播放的时间都在寒假暑假,即使曾有某剧让我无限失望,我还是一边失望一边看完。顺道说,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都赚了我的银子,谁让咱忍不住要看。
但是,我开始回想——
想起了前两年,和几个孩子去K歌。我只能说,他们点的歌,我——没——听——过——
想起了现在的荧屏上,各种各样的男明星女明星,我开始脸盲。XXX,XXX,XXX,名字听过很多遍了,是谁完全不认识,也不知道他怎么火的,也不知道火在哪里?可学生们那叫一个津津乐道。
想起了曾经年青到青春四射的周杰伦,都被夏洛KO了,现在孩子们说那个也是大叔,周杰伦的歌已经叫“老歌”。
光是《射雕英雄传》,已经看过一二三四五六版了,俏黄蓉只是那一代人的密码,现在的学生们,没法理解一部剧能万人空巷。
想起专业的数据显示,100%的中学生,80%的大学生都用QQ,他们其实不怎么玩微信。
想起了小学旁边的小商店,里面出售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感觉有点无法理解。
最终想起了,我,现在,确实是大叔一个。其实在当年,仰望大人的时候,他们也大概是我这般年龄,只是我内心不愿承认罢了。
当然,更不愿承认的是,“代沟”?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个词,但最起码年代的差异已经彻底形成,就在那了。
我翻出了一篇之前写过的文章,同样的道理我曾提醒自己无数次:
“六、理解学生们的流行文化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以加速度的方式前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支配着人类的行为,以前十年或者五年才能产生一个代际变化,现在会在五年以内,甚至一年时间就制造出同龄人的鸿沟,乃至一年出现几个代际。我们这一代的时髦和流行,是改革开放时期做父母的那一代完全无法理解的。显然通过思想的解放,我们获得了更好的兼容性,我们可以去理解新一代孩子们的流行——但是,容我直言,这只是你自己的想像。在那些大学生的眼中,你并不一定是理解他们的人。
一些声音会反驳,你刚刚说要记录我们学生时代的所感所想,怎么反过来又说和学生有代沟呢?事实就是如此,等你做辅导员的那会儿,你已经研究生毕业,至少是本科生毕业——孩子们和你有四年或者七年的年龄距离,你所喜欢的事情他们不一定喜欢,他们关注的潮流,喜欢的游戏,爱用的app,流行的服饰,交流用的语言,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价值的衡量,不管你是否承认,你已经out了!
我一直在努力追逐学生的脚步,每年都会让他们给我推荐一下当前的明星,所看的影视剧,所听的歌曲,所玩的游戏……我试图在这些蛛丝马迹中寻求一个时代学生的脉搏。这源于一个真实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学生去K歌,以前总能找到一些都会唱的歌曲,终于有一天发现:他们点的歌我一首都没听过。没错,歌曲的主题离不开少年维特式的烦恼,这是发展心理学能解释得通的道理,可当你发现,从最初时代交叉,有不少跨越时代的歌曲,到现在竟然一首没有听过——你被学生的潮流狠狠甩在后面的时候。这时候你就要自我警醒:多年以来收集的那些案例可能没用了,在学生的文化圈子之外去给学生们指点很可能获得的是形式上的尊敬,我们以前总觉得父母那一辈人观念太陈旧,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事实: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胸怀和心理咨询师倡导的包容理念,还应该包括对于当前大学生的准确理解。我们拥有更多的经验,智慧,人生体验,但这并不够帮我们真正去理解学生们的世界。我们必须俯下身去,去认识,了解,学习学生们的流行文化,感受学生们与我们有多么不同,我想,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中去。
可是,再请恕我直言,一些老师真的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总喜欢感叹:我们那个时代如何如何懂事,现在的学生太不好管了,我只好一句呵呵。”
然后感觉,自己被自己说中了。
其实,也并不能说一直没有接受这个事实,和孩子们产生代际差异,这一点如此明确,内心中是早知道的。但当一次又一次被证明时,还是心里有点,最起码有一点点,感怀,乃至伤感。
能去理解学生们的世界,能去感知学生们感知到的东西,是年轻老师的特权,在刚刚转变为老师的时候,这种直觉是可以帮助快速理解学生,融入学生的。如果可能,让这些心态尽可能延长,尽可能地多了解孩子们,尽可能让自己能从老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思考问题,自然是好的。不过,那是过去式了,很难也不可能持续太久。现在,事实上的代际差别已经产生了,我们就得正视差别,就得重新考虑,怎样进入越来越年轻的学生们的世界。
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很好的问题。虽然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道理是相通的,一方面的经验可以迁移到另一个方面。但是,在对待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存一份敬畏,存一点自知之明。
当然,等到正视了之后,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更适合已经开始而立甚至不惑的我们,这也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尤其是一个老师的精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