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行

久居闹市,向往高山。
高山仰止,踏歌而寻。

临时起意,去黄山,访徽州。

出发之前准备了各种东西,列了清单,生怕漏掉什么。买箱子、买衣物、买吃的、买喝的,一场本来是给心灵放假的旅行,被自己搞得有点焦虑。后来一想,何必给自己做加法呢?额外的物品给自己增加了负担,给旅行增添了麻烦,那旅行还有什么意义呢?心思所及,断然化繁为简,轻装上阵,随遇而安。

心简单,一切就简单!

车行半路,领队介绍了黄山游览线路。A方案:坐缆车上山。优点是,景点可以看的多,身体不劳累。B方案:徒步上山。优点是,可以领略爬山的乐趣。群里的很多人就开始纠结起来。选择缆车吧?又怕失去了徒步的乐趣,徒步吧?又怕透支体力,看不完景点。我也在纠结之中,而且比别人多了一层:我是全程缆车呢?还是上山坐车,下车徒步?还是徒步上山,缆车下山?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把上面一段话发到朋友圈,得到朋友们的热烈回应。来过黄山的朋友们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还是应该爬一次山,挑战一下自己。

终于决定跟着几个朋友步行上山找虐了。我们8:30开始从黄山的北坡开始攀爬。憋在车里一晚上的躯体,一旦被释放,马上感觉身心舒展,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兴冲冲的踏上冲顶之路。

黄山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山路是顺着水势走的,一路上,山泉淙淙,叮咚作响。山间树木丛生,野花遍地,伴随着鸟儿婉转的叫声,跟清风流水应和着,奏出动人的曲子。

不禁想起王维的《鸟鸣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时对于诗中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此情此景也只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描绘出它的幽静和深远。

可能走的有点快了,也可能是车上没有休息好,还可能是低血糖了。总之,走了没有多久就开始出现腿脚酸软、四肢无力、心跳急剧、浑身冒虚汗的情况。

我无力的坐在路边休息,同行的人一个个都超过了我,我还没有休息过来。同行的邴老师给我几块巧克力,让我吃下去,我又拿出一罐红牛慢慢的喝,让力量一点一点的汇聚。渐渐听不见他们的脚步了,我依然没有休息过来。我想:我会不会就此搁浅了呀?要是爬不上去该怎么办呀?这荒山野岭的那我可怎么办呀?一开始的豪情万丈全部都化为沮丧。

过了大约有一刻钟,我感觉到体力有点恢复了,就开始上路,慢慢的追赶前面的队友。我观察了挑山工的走路,也学着他们不疾不徐的上山。

黄山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路上遇到的挑山工。他们每人都挑着几十公斤的物品,每人手里都有一根棍子,有的时候当拐杖,休息的时候用来支撑扁担。这些挑夫走的很慢,每上一个台阶总要踩稳当了,才会迈下一步。顺着扁担的晃悠劲儿,将自己身上的力气合起来,一步一步往前走。他们的身材都比较健硕,太阳赐予了他们古铜色的肌肤,大山养育了他们宽阔的肩膀。扁担压在肩膀上,压出一道深深的印痕,一根竹棍适时撑起双肩的重担。那肩上挑着的有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有一家人的热切祈盼。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责任;从他们的肩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力量;从他们的脚下,我看到了什么是坚持。

对,坚持!我终于赶上了前面的队友,又开始三五成群的结伴而行。有个三口之家的队伍引起了我的注意。

从装备和身边上看应该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人。尤其是小伙子,腿脚灵活、动作敏捷。要么跑到前面帮父母照相,要么跑到路边拍一下不知名的野花。既有充沛的活力,又有对生活的热爱。攀谈中才了解到小伙子大学毕业,当过武装部队的教官,怪不得呢!我们一路聊着,发现山路竟也不难走。

快到山顶的时候,路非常陡了。两边的山几乎是直上直下,犹如刀削一般,壁立千仞。同行的夏雪放声喊山,引来众多同行者的应和。一时间,山中犹如虎啸龙吟,此起彼伏,一群短尾猴被喊山的声音引来,也跟着上窜下跳,嬉闹不断。也不知是人看猴,还是猴看人,好不热闹。

这里必须引用夏雪大哥的《喊山》一诗,方能表述彼时情景。

                 喊山

       一声长啸荡山顶,

       万壑萦环激险峰。

       满腹豪情向天叙,

       斩除愁绪寄云踪。

黄山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管是仁者还是智者,都可从山水间获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生活的法则,所以,我们踏山而来。

终于到达清凉台,不禁感慨:回首望,来时路,万般辛苦难述;抬望眼,向苍天,千山万壑走遍!心中感慨无限。

夏雪再次赋诗一首:

       登顶

祥云似玉荡晴空,

闲客竭精游趣浓。

数缕清风肩上过,

依稀太白梦乡踪。

黄山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随后,我们这支四个人的小分队,去了“猴子观海”和“猪八戒吃西瓜”两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猴子观海”。

一座势如刀削的山峰之巅,一尊顽石,状如石猴,在孤独的俯瞰脚下的山川大地。不知坐了多少年,不知等了多少日月,眼看着脚下的这片苍茫大地,朝代更迭,桑田变幻。

黄山行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想,在石猴的眼中,这人间的变化早已成了定数,成了规律。人世间的沧海桑田,红尘中的爱恨情仇,与天地比起来,都渺小到了极点,无聊到了极点。

黄山多怪石,下图中就是一块“天外飞仙”,被称作“飞来石”。

黄山行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凡“造化钟神秀”的作品,往往伴随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一生给人家造成了不少桥,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门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叹息没有帮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长得聪明美丽。小姣知道父亲的心思,便要求参加帮助干。但那深山采石,百里运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么受得了, 所以单福就是不答应。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没奈何,才含泪点头。他还把三个徒弟找来帮忙,不久就干起来了。由于开山运石的苦和累实在难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悄悄地溜了。单福和女儿、三徒弟为修桥铁了心,继续风里雨里苦干着。但好几年过去了, 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累死苦死,桥也建不起来。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捐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大山里的开采的石头全运到江边,就什么时候跟你走。”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挤出人群,腾云驾雾,很快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就扇。石头竟都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江边。单福和三徒弟也被 从山上扇到造桥工地。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 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飞到江边。只见底下尽人,未敢让巨石落下。又听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

黄山行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山路弯弯,我们旖旎而行。顺着十八弯的山路,我们依次走过“光明顶”、“鳌鱼峰”、“百步云梯”、“迎客松”。

每次到了我感觉自己再也走不动的时候,看看身边50多岁的大姐,咬一咬牙,又挺过去了。不知不觉,走到了下山。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一遍又一遍,脚下的路被拉伸了又拉伸。

我想,如果没有这三位队友的帮助和鼓励,或许,我已经成了黄山的脚下败将,也不会有更多的感慨和更深刻的人生感悟了吧?

所以,每当你的人生到了感觉再也走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咬一咬牙,走一步,再走一步。

黄山行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