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互联网精神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假期里反复读克里斯安德森、维克托舍恩伯格、史玉柱、黎万强和周鸿祎之后,对于所谓的互联网精神愈发的迷糊起来。究竟什么是互联网精神的内核?

免费?尽管互联网免费拥趸强调软件的使用人数如果足够大,成本分摊到每个人头上成本几乎为零,所以免费服务成为可行——凯文凯利甚至预言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硬件免费也是必然趋势之一。目前也出现了硬件零利润甚至亏本销售的情况,似乎这种趋势在所难免。问题在于,这种免费其实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依然没有摆脱能量守恒的窠臼。举个例子,我免费使用搜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搜索引擎公司分析我的搜索内容和行为习惯,推出精准广告并向广告公司收费。这就是互联网津津乐道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可是问题在于,我如果购买了该广告推荐的产品,就一定会支付这款产品的广告费用(没有哪个企业会傻到不把广告费用计入成本),而且我还要为那些看了这款产品但没买的人以及和我一样搜索过同样或类似内容也被投放了精准广告的人埋单。相应的,该产品包含广告产品的售价也让不使用搜索引擎的线下顾客在购买时为线上顾客承担线上广告的成本。即便是回到互联网免费产品本身,在依靠对少量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实现企业盈利(比如免费游戏的游戏内收费等)的情况下,购买增值服务的用户其实需要为免费用户支付维持游戏研发运营的成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是个卖烧饼的,免费给路人吃烧饼。少数顾客想吃烧饼夹菜、夹肉、夹鸡蛋,我靠对菜、肉、鸡蛋的利润来维持收支平衡甚至实现盈利,如果免费吃烧饼的人越多,我的菜、肉、蛋就会卖的越贵。当然你可以说我还可以和卖鸡蛋、卖菜、卖肉的合作,通过他们的补贴来止损甚至盈利。但对于他们而言,依然面临着和我一样的困局,不得不找养鸡的、种菜的、养猪的合作。这倒确实是互联了,但享受到实惠的消费者依然只是掌握这种信息的那部分人——比如知道我的烧饼铺子在哪里的那些人。这和传统商业社会里信息不对称并没有本质区别。

海量用户?免费可以带来海量用户。史玉柱的《征途》以玩家免费玩的模式切入游戏市场,颠覆了陈天桥盛大游戏按照时间(点卡)收费的模式。腾讯的QQ、马云的淘宝(阿里、天猫)、谷歌的Gmail邮箱、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等无不依靠免费模式集聚了大量的用户、人气和流量。用周鸿祎的话说,用户多了你插个扁担都能开花。可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微软中国客观上应该是最早具有互联网精神的企业之一——他们对于盗版Windows和Office的暧昧态度,其实也是一种免费——然后你要实现增值服务(或者个人价值的提升,比如抵制盗版软件尊重知识产权)对吧?请更换成正版。而无论是早年的固定电话收取昂贵的初装费,还是早起的手机办个号码还要花钱,都与周鸿祎说的在360免费杀毒软件推出之前的大多数软件公司收取杀毒软件的年费一样,是当时硬件昂贵和市场垄断的多重结果,在后来的竞争中都逐步实现了免费以达到维持和争取用户的目的。这是互联网精神吗?应该也不是。

渐进式创新?互联网时代消息前所未有的透明,闭门造车精耕细作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推出略有瑕疵的产品不断迭代、完善,以市场反馈促进研发,以修补更新代替全新创造,是几乎大多数主流企业的玩法。以苹果的软件(OX和IOS)还是硬件(历代IPHONE)和谷歌的安卓系统为例,都是通过不断的发布迭代产品、通过微创新来实现颠覆。这种趋势让一贯高冷的微软在其win8和win8.1中都加以效仿。但微创新是新生事物吗?显然不是。就像任何一名美女都不是生下来就是世间尤物被惊为天人一样,任何一款商品、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生来就光鲜照人、明艳不可方物的,一定是今天做做头发明天抹抹脂粉后天隆隆胸这么一路来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是因为在水面以下长时间的荡涤。这么悠久历史的东西,显然不是互联网精神的新内核。

追求极致?如果说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用户体验的反馈渠道更为畅通和便捷。相比于此前企业的市场调研、用户回访、用户来电来信,当下人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表达对产品、服务的态度。互联网企业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的完善产品、服务,追求让顾客完美体验的极致。但究其模式而言,还是传统的:调研需求-研发产品-发布试用-收集反馈-迭代完善-收集反馈-迭代完善(此处循环)。而就追求极致而言,本身也并不新鲜。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是技巧还是产品,追求极致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的不断追求。而人类懒惰和贪婪的天性,也一直是阻挠那些追求极致的人成功的最大阻碍——这一点现在也没有变。乔布斯为了其产品精益求精的例子就不说了,泰勒的科学管理也好,德国设备的精密也好,丰田的精细化管理也好,书画名家废寝忘食练习也好,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能取得成功的人大多因为追求极致。想来,这个也不是互联网精神的新核。

定位准确高度聚焦?不少成功的产品,企业在总结时都说面面俱到是不可行的,只有抓住那个能够彻底打动顾客的点,形成压强一下穿透,才能给用户留下最深的印象。苹果产品的易用、时尚、精致,小米产品的高性价比,腾讯产品的易分享等等,不一而足。问题是,定位和聚焦也不是新知识,且不说以往人类在军事(《孙子兵法》威武!)和生活中怎么自发的运用它们了,就按它形成理论来说,里斯和特劳特提出来“定位”理论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似乎,这个也不能作为互联网精神的新内核。

自我颠覆?这个大概是很多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了,敢于革自己命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可是啊可是,这个几乎是商战中最常见的模式了。自我颠覆最牛逼的是吉列,从来不怕左手打右手,因为输给自己远比输给别人强,比如一次性剃须刀,许多人万万没想到吉列敢推出这么一款明显和自己的昂贵刀头多次使用的产品相对抗的东西,但它就是这么干了,成功的一塌糊涂。自我颠覆最彻底的组织我认为是杰克韦尔奇主政的GE,老头子一句话:不是行业前三的业务一概砍掉。就连苹果都推出了一个iPhone 5C来自我颠覆一下iPhone高大上的形象,把一票试图占据3000元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吓一身冷汗。而微软推出的win8和win10在小设备上免费用的政策,也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自我颠覆。看吧,它既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不是互联企业的专利。

勇于跨界?苹果这家做电脑的公司跑去做手机了,谷歌这家做搜索引擎的企业跑去做手机操作系统了,华为这家做服务器的企业跑去做手机了,小米这家做手机的企业跑去做智能家居和装修了,马云这家做电商的企业跑马圈地做物流了,京东这种网上商城下沉到农村开始刷围墙广告了,看,互联网时代跨界凶猛。但是,跨界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范蠡从政帮助勾践灭了吴国,转头去经商成了陶朱公;吕不韦做生意搞奇货可居,当了十余年秦相搞得有声有色。你说那是历史人物,OK,看看GE、西门子、三菱、索尼等企业的业务范围吧,何止是跨界,简直就是分疆裂土。按照周鸿祎的说法,那都是被逼的,你不跨界就等着被灭门吧。这话倒确实,传统胶卷行业大佬柯达,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相机胶卷业务崩溃,,诶办法只好在工业和医学用胶卷、印刷领域耕耘,倒也成了小而美。这也算个传统的玩法,算不得互联网精神的内核。

那么,互联网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分享、整合、抛却成见不拘一格、包容错误鼓励创新。大数据说到底是分享,没有分享再大的数据不过是一堆死的资料库。信息分享的最大好处就是以前的所谓有的高效整合资源。无论硬件业务,还是软件业务,依靠高效整合才诞生了如今的苹果、小米、三星、腾讯、百度、阿里等数不清的行业巨鳄。与其说他们能创新的好,不如说他们整合的好。周鸿祎说商业的本质是产品要解决顾客的问题,顾客不关心你用了高新技术花了多少研发经费累吐血了多少程序员,他们只看你的产品能否解决他们的需求。乔布斯用iphone定义了智能手机,小米用小米手机定义了高性价比国产手机,腾讯用微信定义了免费(几乎)而高质量的图文语音交流。没有人觉得做电脑的跑去做手机有什么不好,也没有觉得没有经验就不能做手机,更没有觉得有了QQ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玩法。而包容错误鼓励创新,则是我认为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虚拟时代的企业和创业者、研发者比实体经济时代拥有更大的选择和自主权,所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要小的多,人们对于他们失败的宽容度也在逐步提升——事实上,在成王败寇的中国社会,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最接近美国的创业者们。

乔布斯在1995年的一段访谈里提到过这么一件事儿,他在给一个80岁的邻居除草后,邻居带他到自己的车库里,把一些石头丢进一个安装在马达里可以不断旋转的罐子里,倒上水和粗砂,第二天罐子里出现的是美丽的石头。我认为这大概也象征着互联网时代的这个世界,当所有的新想法不再被视为离经叛道、荒诞不经,所有的努力不再被视为不务正业、胡乱折腾,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观念不断的交流碰撞之后,总会迸发出一些充满奇迹的东西。

敢于怀疑,敢于相信,敢于努力,敢于坚持。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谈论互联网精神时真正谈论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谈论互联网精神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