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当天就点评
2013年10月,台湾公平贸易委员会(Fair Trade Commission)对三星公司(Samsung Corporation)处以1000万新台币(约合三十五万美元)的罚款,惩处该公司雇佣他人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发表评论,攻击老对手HTC并推荐自家产品的行为。
这个案子引起了很大关注,主要是因为如今人们在做决定时都特别倚重网上的评论,这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例如,PSB调研(Penn Schoen Berland)主持的研究发现,七成美国人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都会到网上去查查产品评论和用户评分。难怪台湾的公平贸易委员会立即针对三星公司采取了行动。你还记得第四十七章的内容吧,学者罗伊·鲍迈斯特和同事发现,“与正面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注意到负面信息,也更有可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或运用这些信息。”
放到网络世界中来看,这种对负面信息的偏好对那种仰仗客户评论来推广产品的个人或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潜在客户认为正面评价不如负面的有价值,那企业该怎么做才能让人们正视网络上正面评价的价值,从而不必采取阴险的手段,比如贴出捏造的虚假评论来抹黑对手呢?
还真有一个我们特别推荐的做法。你大概也猜到了,这个做法很小,却非常有用。
营销研究专家佐伊·陈(Zoey Chen)和尼古拉斯·卢里(Nicholas Lurie)假设,如果发表正面评论的人如实指出,这篇评论写的就是当天的体验(例如,在评论一家餐厅时使用这样的措辞“我刚从那儿回来”,或是“我们俩今天刚去这家吃的饭”),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条积极正面的网评与负面评论同样有价值。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发表负面评论的人基本上都是真的遇上了糟糕的体验,这是很显然的。可是,如果发表正面评论的人指出,这次体验就是当天发生的事,那么读者就更有可能认为这条正面评论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出自其他缘由,比如向全世界宣称他们在选择吃饭和旅行方面有好品位。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这些研究人员在Yelp.com(大众点评网)上选取了分布在美国5个大城市的若干个人气餐厅,收集了网友的65000条点评。过去3年来,他们浏览了将近100家餐馆的评论。针对每条点评,他们统计了有多少读者认为该评论“有用”、评论者给这家餐厅评了几颗星(5星是最高分),最后是评论中是否出现了能表明吃饭当天发出该评论的措辞。
他们的发现有趣极了。当评论中没有时间线索时,读者们会认为负面评论比正面评论更有用。然而,当有明确的词语指出,这条正面评论就写于吃饭当天的时候,读者就认为这条评论至少跟负面评论一样有用。
在另一项独立的研究中,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4个小组,任务是选出一家晚餐时要去的餐厅。4个小组的受试者都拿到了一份对“乔家小馆”的点评,其中两组看到的点评要么是正面的,要么是负面的,另外两组也是如此,但他们拿到的点评里明确指出这是就餐当天写成的。此外,4个小组又都看了一份关于“迈克餐厅”的中立食评,然后选出自己想去的那一家,或是一个都不选。
结果与大众点评网的实验是一致的:当评论既是积极正面,又是就餐当天写成的时候,受试者选择“乔家小馆”的意愿显著地升高了。实际上,拿到这份当天写成的正面评论的受试者,百分之百的人都选择了它。
如果正面评论的撰写时间真的能提升它的价值,那么营销人员可以做的一个虽小却很重要的改变就是鼓励消费者在购买之后立即发表评论,而且要在文中明确指出,消费就发生在点评当天。许多餐馆会在结账小票上印上网址,鼓励食客点评。这个研究建议,餐馆可以把平常的措辞改一改,从常见的“如果您喜欢我们家的菜品,请到Yelp(大众点评)或TripAdvisor(猫途鹰)上发表点评”,改成不常见的“如果您喜欢我们家的菜品,请到Yelp或TripAdvisor上发表点评,并且要说您是今天刚来过!”这个小改动会带来大回报。
网上零售商的技术人员应当在页面上添加一个链接,每当顾客下完单之后,就邀请他们去点评一下刚才的购物体验。页面上还可以加一个弹出窗口来提醒顾客,如果他们指明购买就发生在几分钟之前,他们的评论会得到更多的“赞”。
在网上发表书评的人也应该认识到指明购买时间的益处。这不仅对作者有好处,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网友们会更有可能认同他们的推荐。在这种情况下,书评人不用再花其他心思,只需决定自己想夸哪一本书就可以了。
嗨!我们想到了一本不错的书哟!
50给邮件加点儿料,让谈判更顺畅
被观众昵称为“丹麦喜剧王子”的维克多·博奇(Victor Borge)是一位备受喜爱的丹麦裔美国艺人、幽默演员和钢琴家。他的一句名言是:“笑声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笑声能让人们亲近起来,成为朋友。而且,根据一组说服科学家的研究,如果为网上谈判增添点儿笑声,它还能帮你挣钱呢。
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约有8.5亿个企业邮箱账户平均每天收发110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不仅是日常的信息交换而已,如今许多企业都把电邮当作主要的工作工具,解决颇为复杂的交易问题。比如说谈判吧。如果谈判双方离得很远,那电子邮件就成了好用又高效的沟通工具,供应商可以接触更多的潜在客户,顾客也可以联系大批的供应商。
许多情况下,电子邮件是正式谈判开始前的过滤工具,效果好,成本又低。例如,买家可以先给几个供应商发出电邮,沟通一番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打电话、开视频会议,或是用Skype(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或FaceTime(视频通话服务)这样的通讯工具来交流。最后(未必能确保走到这个阶段),双方可能会决定见面,正式开始谈判。
所以,既然电子邮件的应用如此普遍,你该如何运用它来提升谈判双方的信任程度?毕竟,在成功的商业交易中,信任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一系列出色的研究中,泰瑞·库尔茨伯格(Terri Kurtzberg)和同事查尔斯·纳奎因(Charles E.Naquin)、里乌巴·贝尔金(Liuba Belkin)想要弄清楚,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业务交流和谈判的初期,幽默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要观察幽默会不会对谈判双方的信任构建产生实质影响,是否能影响到双方获得的商业结果。
实验中,库尔茨伯格和同事们找来几批商界人士,通过电子邮件就一个相当复杂的合同展开谈判。一半受试者被告知,只需开门见山谈生意即可,然后他们与谈判对手结成对子,开始执行任务。而另一半受试者得到指导,要先在电邮里附上一则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的“呆伯特”(Dilbert)搞砸谈判的小漫画:呆伯特先是在对方还没开价时就打算接受条件了,然后(同样是在没开价的情况下),他拐弯抹角地提到另一方“更好”的备选提议。为了测试这个漫画既能惹人发笑,又没有冒犯的意思,研究者们事先请另一组商界人士做了评估。(结果是两个条件都满足。)
研究者猜想,在谈判开始之前给对方发个漫画,应该能够提高双方的信任度,最终导致更好的谈判结果。他们想得没错。先给对方发出漫画的那一组果然赢得了更高的信任,谈判成果因此提升了15%。对于这么小的改变,这样的收效可谓是相当不错了。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但是,当谈判的灵活性受到限制的时候,这个规律还适用吗?许多组织机构为了减少谈判结果的变数,会制定价格规则,或是限制谈判条件,比如信用期限和送货时间等。在这种情况下,在谈判刚开始的时候发一张幽默漫画是否还能影响谈判结果?
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做了测试。结果,与没有收到漫画的谈判方相比,收到漫画的更愿意先提出符合限制条款的开价,其概率是前者的两倍还多。简而言之,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微小的改变,就让谈判变得更有效率,也提升了双方的信任度。
启示是显而易见的。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若是纯粹为了在越来越长的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一项,人们很容易就飞快地发出一封简短生硬的电子邮件。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要是这么做的话,特别是在谈判的初期,就有可能犯下代价昂贵的错误。
相应地,哪怕只多花一分钟,给你的邮件里添上几分人情味儿,也是很重要的。研究人员建议:“知道‘对方’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只是一串电子邮件地址,就能在谈判双方之间营造出信任和和睦的氛围,并因此得到更好的结果。”
事实上,库尔茨伯格和另外几名研究者所做的附加研究表明,在网上谈判的初期,为了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地透露一点儿自己的个人信息,不但能够减少后续谈判中的僵局,还能让双方都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当然,我们不是说,为了提高电子邮件的响应概率,你就写上一大通私密得足以惹上风险的个人信息(或是把收信人吓得魂儿都飞了)。但是,略略提一提你之前的工作经历,或是透露一点儿你的兴趣爱好都是可以的。在网络上跟人建立关系的时候,这种小改变或许就能带来显著的收效。
也要注意的是,单是发一幅滑稽漫画还不够。上述研究中使用的漫画不单是因为它逗乐,也因为它完全符合双方要做的事——谈判。因此,当你想把笑声作为策略的时候,你不仅要考虑要用的素材有多幽默,还要想想它跟你们要讨论的主题或事件是否契合。还要记住,有时候不写电子邮件也是个高效率的办法——代之以友好的面谈,或是干脆打个电话。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上,企业在寻找一切可行的、成本低廉的、能够提升响应率和积极性的方法,此时,维克多·博奇(Victor Borge)的话可谓一语中的。跟各色人等沟通的时候,有时两个人之间最近的距离的确是笑声,不单在网上如此,面对面的时候也是这样。例如,从卡伦·奥奎因(Karen O’Quinn)和乔尔·阿罗诺夫(Joel Aronoff)所做的研究发现,当对方用幽默的方式提要求的时候(“那好吧,我最终能接受的价钱是__美元了,这可是把我的宠物蛤蟆都搭进去了。”),谈判者更容易在价格上让步。但是,如果你不愿意为了谈成一笔生意就跟心爱的小蛤蟆分开,那就把心爱的呆伯特漫画搭进去吧。
51碰触的魔力
希腊神话里说,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为了报答迈达斯国王(King Midas)善待他的朋友,就让迈达斯自己挑一件谢礼。迈达斯希望拥有点金的本领,能把碰触到的一切都变成金子。狄俄尼索斯立即满足了他的愿望。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神话故事,物品不会因为被谁碰了一下就变成金子。
万一可以呢?
专门研究消费者的琼·派克(Joann Peck)和苏珊娜·舒认为,虽然物品不会因为被人摸一下就变成金子,但在人们的感觉中,它的价值会大大提升。虽然从直觉上说,这个观点好像不太成立,毕竟,有多少零售商家都不愿意让顾客摸他们的产品,所以才会有“请勿触摸”或是“只许看不许摸”的标牌。派克和舒猜想,触摸物品会让人与物品之间产生情感联结。研究者在《星际迷航》(Star Trek)中找到了知己——让-卢克·皮卡德舰长(Captain Jean-Luc Picard)也是这么想的:
让-卢克·皮卡德舰长:这是我儿时的梦想……我在史密森尼博物馆里把这艘飞船看了上百次,可我从来没能摸摸它。
德尔塔上校(Lieutenant Commander Data):真的摸到之后,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先生?
让-卢克·皮卡德舰长:噢,当然不一样!对人类来说,碰触能让人跟物件之间产生十分亲密的情感。
在专门检验这个想法的实验中,受试者充当潜在顾客,面对两个产品:一只咖啡杯,一个彩虹圈玩具(Slinky Toy)。一半受试者被明确告知,可以触摸这两样产品,感受它们的质感。另一半受试者被明确告知,不可以触摸它们。感受过产品后,每一名受试者按照认同程度为下面的句子打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彩虹圈/马克杯”“我觉得这个彩虹圈/马克杯特别像是我的东西”还有“我觉得我拥有这个彩虹圈/马克杯”。受试者还需要对这两样产品的价值做出评估。
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可以摸到产品的受试者对产品拥有更加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触摸导致了更强烈的拥有感。更强的好感和拥有感提升了马克杯和彩虹圈在这些受试者心中的价值——基本上比不许碰产品的那组受试者高出三分之一。对这个小小的改变来说——只需让人触摸一下你的产品——这样的收效可谓非常明显了。有趣的是,研究者们也发现,在卖家身上也存在类似的模式:受试者充当卖家销售产品的时候,能够摸到产品的卖家开出的价格就比那些摸不到产品的人高。
这项研究之所以重要是有许多原因的。身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理解并能够看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当零售商家请我们拿起产品摸一摸的时候,它在我们心目中的价值会自动升高。
同样,卖家也可以使用这个四两拨千斤的策略,允许潜在顾客触摸待售商品,让他们对这样东西产生亲近的感觉。例如,Paper Mate(比百美)牌的笔在包装上留有开口,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能摸到它,感觉一下。这不但能让潜在顾客体会到笔的质感,还能提升它的价值感。
超市和食品店也能从这个提升价值感的触摸策略中获益。有些店铺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不愿意让顾客触摸未经包装的散装产品,比如水果、蔬菜、烘焙食品等,这很容易理解。但是,反正他们都得把一定量的破损货品处理掉,所以他们或许应该开设一个“触摸体验区”,主动鼓励顾客把东西拿起来看看,没准还能挣到更多的利润。
除了适用于卖笔、桃子和裸麦面包之外,这个微妙却很有说服力的触摸策略还能提升打印材料的价值。当你需要把报告交给经理,或是把提案发给潜在客户的时候,换个做法试试看:把它打印出来再交出去,别发电子版。演讲人、工作坊主持人、公司培训师不要把资料放在学员桌子上,而是应该趁他们走进房间的时候亲手分发。为了提升会议赞助商提供的小礼品的价值感,会议和活动的组织者可以事先选出一个不错的、合适的时机把它从袋子里掏出来,亲自递给参会人,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它的价值感,也会避免这个小礼物一直被遗忘在袋子底部,无人问津。
但是,如果在购买之前没法触摸到商品呢?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买东西,所以可能有许多潜在顾客在收到货品之前不可能有触摸的机会。这是不是意味着,除非谷歌发明出一个星际迷航式的传送机,通过网线就能让顾客在下单前摸到实物,不然你就得放弃这个策略?
还真不是。
派克和舒在研究中发现,当产品无法被人摸到的时候,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四两拨千斤”策略也很有用:只需请顾客在头脑里想象一下摸到它的感觉,就足以强化拥有感,从而提升它的价值。
不过,有个例外情况可一定要注意。根据派克和舒的说法,只有当你的产品摸起来比较舒服或不让人感觉难受的时候,才能让顾客去摸。
卖豪猪的请切记!
52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但任何一个当红明星或电影导演都会告诉你,结尾也很重要。谈话结束时、生意谈成时,甚至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如果你能用心对待这些时刻,或是对它们做出微妙的调整,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顾客的满意度会增高,客户成了忠心耿耿的回头客,或者你在下一次度假时会玩得更加开心。
想象如下的场景:你刚去见过医生,做了一次例行的、但很不舒服的诊疗,离开问诊室的时候,有人问你感觉有多疼,你对下一次检查的期盼程度又有多少。作为对比,现在咱们换一个愉快得多的场景:你刚度完假回来,有人问你有多么开心,又有多么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在许多不同的研究中,受试者都被问到过这个问题。如果你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那你的回答基本上取决于两件事:体验中的巅峰时刻——检查身体时最疼的那一刻,或是度假时最开心的(希望如此)那段时间,还有就是在体验结束时的感受。率先研究这种现象的学者把它命名为“峰——终体验”(peak-end effect)。
令人惊讶的是,你在其他时段的感受起到的作用比你预想的少得多。而且,你对体验的总体评价还会受到“时长忽视”(duration neglect)现象的影响。这个词的意思是,你不大会注意到某段体验持续了多久,某些情况下,你甚至完全注意不到它的时长。
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医学博士唐纳德·雷德米尔(Donald Redelmeier)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以非常巧妙的方法证明,患者在经历了一次十分难受的诊疗程序(结肠镜检查)之后,更容易记住的痛苦时刻是最不舒服的那一刻。
歌星总是把最受欢迎的歌曲放在演唱会结束时,就是因为这个峰——终体验。这个效应也能解释,为什么在用餐结束时,服务生的粗鲁态度会把原本十分开心的就餐体验整个儿毁掉。还记得上礼拜那次无聊得要死的会议吗?当时你觉得它好像永远也不会结束?现在想来,它好像也没那么长,对吧?这就是“时长忽视”在起作用。
鉴于我们对某次体验的记忆会受到“峰——终体验”的影响,而且体验时长起到的作用不大,因此,在我们对这段体验形成感受和印象的时候,记忆就像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向导。但是,不管这个向导有多么不完美,它依然会对我们将来的决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如果你想跟他人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希望客户变得更加忠诚,或是只不过是想获得更好的反馈,虽然自始至终你都应当认真对待这段体验,但你尤其应该做的,是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把巅峰时刻的体验尽量放大(或是把低谷尽量抹平),并且把结尾时的事情认真做好。
很多人都爱吃巧克力,并认为瑞士出产的巧克力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本书作者之一最近在乘坐该国的国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时,很高兴地在登机时领到了一颗瑞士巧克力。这个小小的举动十分聪明,但我们想知道,如果在乘客们下飞机而不是上飞机时发巧克力,它的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同样,我们注意到有些酒店会给客人送上欢迎礼物,比如文具、名牌沐浴产品,还有一次送过高质量的开瓶器。跟这些礼物放在一起的往往还有值班经理亲手写的便签,预祝客人在酒店过得愉快。酒店管理人员可以琢磨一下这个“四两拨千斤”的策略:能不能在客人办理入住时送上个性化的欢迎便签,然后在他们结账退房时送上礼物呢,这样就能两全了。
网页设计者也可以运用“峰——终体验”,在网友离开网站时,弹出一个漂亮的图片,或是发一句致谢的话。或者在网上购物结束的时候,给顾客送上一份小惊喜,或是发一张下次可以使用的代金券。护士可以给孩子(我们觉得有些大人也需要)送一颗糖,或是一张小贴纸,奖励他们在种疫苗的时候表现得很勇敢。当然,许多诊所和医疗机构已经这样做了——尽管他们可能并没意识到背后的原理。
关注人们在体验结束时的感受,这不仅适用于像旅行和酒店这种十分明显的交易过程,公共部门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例如,当患者刚刚做了一次非常满意(也很昂贵)的治疗,离开医院的时候,他的良好感觉有可能会被最后一个环节破坏掉——停车的费用特别贵。
如果医院能把停车费免掉,甚至是少收点儿也好,那么患者在离开医院时的最终印象就会是积极正面的,当他们向朋友和邻居谈起这次就诊经历的时候,莫大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一个更有争议的看法是,如果在刑期就快要结束的那些日子里,犯人的体验是整个服刑期间最难熬的(而不是像常见情况那样,是最容易过的),那么他们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就有可能降低。
由于“时长忽略”现象往往会对人的记忆造成很大影响,销售员和营销人员可以把惯常的方法改一改:在说服顾客放弃原本使用的产品,选择另一种替代品的时候,在指出原先那个产品会给人带来的具体麻烦时,与其把重点放在“有问题的产品浪费了您许多时间”上,不如去强调它给客户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有多么严重。
明白了“峰—终体验”会如何影响我们对自己的体验的评估,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如果你希望在下次度假时带回精彩又开心的回忆,那么,与其把预算平均分配给一连串短途观光,还不如把钱花在两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上,而且其中要包括旅程末尾时的活动。与其在出行时把积攒的里程数用来升舱,还不如留到回程的时候再用,这样你会感到更加开心。
商业书的作者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提升好评率,让读者们更愿意在亚马逊网站上称赞这本书,也更愿意推荐给朋友和同事们看。方法就是格外重视书的结尾,确保给读者留下积极愉快的印象。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写到了五十二章的最后一段,但我们接下来要额外赠送你一章,跟你最爱的章节加在一块儿,你就能切身感受到“峰—终体验”的滋味啦。
额外附赠
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给你提供一套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工具,用来补充你的“说服力工具箱”。这些小小的改变都源自说服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说服他人和沟通的过程中,从商界人士到专业的医护人员,从政客到孩子家长,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它们来获得显著的成效。
尽管这52个“四两拨千斤”的工具各不相同,比如背后的心理机制,或是最能发挥作用的情境都不一样,但它们在某些地方是共通的。当你在恰当的情境中,带着负责的心态使用它们的时候,每一条都能大大提升你的影响力。
当你用符合伦理的方式,在适合的情形下使用这些单个的策略时,你会得到显著的收效。但这就引发出一个疑问:要是把这些方法合在一起使用呢?比如要么按顺序出招,要么叠加起来?它们可以混用到什么程度?比方说,在影响他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能用上多少,就用上多少,好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呢?
回答是确定的:不可以。你在修理家里的某个东西时,绝对不会把工具箱里的工具全都逐个用一遍吧。同样,如果同时使用了太多的说服工具,那你反而更难取得想要的成果。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影响力策略组合起来使用效果很好,但也有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境下,不但它们会相互抵消,而且还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还不如干脆一个都不用。
以下请看两方面的例证:
请回想第八章中我们的研究:医疗中心的管理者单是请患者们在挂上电话之前,把预约好的下次诊疗时间重复一下,相当于做出一个口头的许诺,爽约人数就减少了。在第二项研究中,我们请患者在提醒卡上自行填写下次问诊的细节信息,而不是让前台工作人员代劳,结果得到了更好的收效,爽约率降低了18%。我们还测试了另一个方法。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把候诊室里写着大量爽约人数的牌子换成了更大数字的社会证据:如约参加诊疗的人数。这三个“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合起来用之后,我们发现爽约的比率下降了31.4%。为了证明确实是这几个小小的改变加起来造成了这么显著的变化,而不是由于其他无关的原因,我们停止了干预手段,结果爽约人数出现了戏剧化的反弹。我们把这三个方法重新一起使用之后,爽约率平均又降低了30%左右。因此,这就说明,把几个小小的改变组合起来,的确会得到更加明显的收效。
到目前为止,组合使用的效果看起来不错。然而,在得意忘形之前,咱们要当心,因为事情并不总是如此。比如行为科学家保罗·多兰(Paul Dolan)和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主持的一系列精彩研究。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把“您家比邻居家的能耗高”的具体情况告知住户,这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后续几个月中,这些家庭的能耗平均下降了6%。
他们还发现,如果住户得知,只要把能源节省下来,就能得到100英镑(150美元)的奖金,那么节能的效果也不错。能耗下降的百分比跟上一个例子中差不多。
但是,如果把社会规范策略和刺激策略加在一起用,结果会怎样?幸运的是,研究人员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另一组住户那儿做了实验:这组住户知道了自己家的能耗比邻居多,而且,如果把它降下来,还能领取100英镑(150美元)的奖金。效果如何?
这个方法竟然完全没起作用!
乍一看,这根本说不通啊。在数学里,一加一等于二。可在这个研究里,一加一不但没有大于一,反而变成了零!简直白忙活一场。这就好比一个很有效的说服策略抵消了另一个同样有效的策略,结果还不如省省力气,什么都不做的好。
所以,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说服策略可以组合使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而有些放到一起就不行呢?
有三个可能的解释。
第一,这几条策略背后的心理动机互不相容。例如,在节约能源的例子中,个人获得好处[领取研究人员给的100英镑(150美元)奖金]的动机就与为了共同利益而做出牺牲(邻居们已经这样做了)的动机相冲突。因此,当这两个原本都很有说服力、却相互抵触的动机放在一起的时候,作用就相互抵消了。
因此,当你想把几个说服策略组合起来使用的时候,务必要确保它们的心理动机是相容的,这样就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你一次使用的说服工具越多,对方就越不容易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例如,你打算说服老板批准你今天早点儿下班,那么,比起一封洋洋洒洒写了六段、包含了几十条说服方法的请假邮件,只有一行字、只用了一个说服策略的电邮肯定效果更好。原因可能非常简单:她觉得自己没时间把较长的那封从头到尾看完。她可能会把它搁到一边等会儿再看,结果时间就拖晚了,或者她压根就把这事全忘了,因为她的邮箱里塞满了其他的紧急请求(而且那些邮件可能更加简明扼要)。同样,如果“家庭节能报告”(或是其他形式的直邮材料)写得十分冗长,包含了许多说服策略,那么居民们大概就懒得去看,或是“放到一边,以后再看”(其实是再也不会多看一眼了)。
为何有些说服策略不能组合使用的第三个原因是,方法用得越多,意图就越明显。有时候,当你把一堆不显眼的小策略放在一起的时候,那种不显山露水的微妙感觉就没有了,说服的意图变得更加露骨,对方就更容易拒绝你。
举个例子:丹尼尔·费勒(Daniel Feiler)、莉·托斯特(Leigh Tost)和亚当·格兰特做了一个研究,他们给一所大型公立大学的8000名校友发了电子邮件,问他们是否愿意为母校捐款。有些人收到的请求是从“利己”的角度写的,“往届校友们表示,给予让他们感觉很好。”另一些人收到的请求是从“利他”的角度写的,“给予让你有机会改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生”。最后一组人收到的捐款请求把利己和利他的两方面理由都包含在内。比起前两组只看到一个理由的受试者,最后这组人的捐款人数低了一半还多。
在上述研究人员做的另一个实验中,受试者拿到的请求是向许愿基金会(Make-A-Wish Foundation)捐款,三组人分别看到的是两条利己理由、两条利他理由、以及全部四条理由。再一次,看到四条理由的那组受试者捐款的意愿比另外两组低得多。后续的调查揭示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因:大家看得出来这些信息的用意——说服他们。看起来,在构思说服他人的措辞时,好像存在一个临界点。越过了这个点,多余的理由和论据反而会让人更容易抗拒,因此也就大幅削弱了说服的力度。
那么,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数目应该是多少呢?
为了回答这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行为科学家苏珊娜·舒和库尔特·卡尔森(Kurt Carlson)的研究。在他俩的研究中,受试者分成6个小组,阅读对5个目标对象的描述:早餐麦片、餐馆、洗发水、冰淇淋店,还有一位政治家。举个例子,洗发水的广告词是这么写的:
“假设你正在读一本心爱的杂志,一个新品牌的洗发水广告吸引了你的视线。你决定仔细读一下这则广告,看看是否有必要换用这个新产品。广告上说,这款新洗发水具备以下特点……”
省略处分别填写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对这款洗发水的积极评价词语,例如,看到六个好评词语的受试者读到的是:它让秀发变得更加干净、强韧、健康、柔软、亮泽、丰盈。
在政治家的宣传词中,看到六个好评词语的受试者读到的是:诚实、正直、阅历丰富、聪慧、人际交往能力高超,以及为大众服务的强烈意愿。
受试者看完广告后,研究人员评估了他们对每个目标产品或目标人物的喜爱程度。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受试者对广告词的怀疑程度,目的是找出从哪一点起,人们开始觉得广告里的话不是在告知信息,而是在怂恿购买。
结果清楚地表明,读到三个好评词语的受试者对目标对象(无论是早餐麦片还是政治家)的好感显著大于其余受试者。看来,如果好评词语的个数在三个以内,个数越多,说服力越大。但是,过了这个临界点,更多的说服动作反而会引起猜疑,继而导致对方抗拒整个说服行为。
因此,起码在这个例子中,若问“最能给人留下积极印象的理由个数应该是多少”,答案就是三个。
或者,就像舒和卡尔森的简洁论断,“事不过三”。
这些研究表明,就算你是本着绝对真诚的想法去综合运用这些策略的,大量使用说服方法会让对方“认为”你不够真心实意。
在影响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时,小改变之所以产生大影响,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原因:因为它们很小。它们不起眼。它们极少引起人们的猜疑或注意。相反,它们静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决定,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我们几乎是自动自发地、下意识地跟着走了。让我们开心的是,在这个更大往往等于更好的世界里,我们不仅提供给你一整套符合伦理的影响力工具,而且这些工具看起来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人们几乎觉察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影响力的领域里,四两绝对可以拨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