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手艺》:“大匠之梦”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食粮

1968年7月出生,12岁开始拜师学艺。从事民族历史建筑工作三十余年,完成了一百多项建筑作品,创造了十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人称“湘西鬼才”。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宏进。

李宏进的传奇佳话,引起了周卫平的兴趣,更引起了他对于传统手艺的兴趣,促使他深入传统手作和古建的第一线,从泥泞的工地,到肮脏的工棚,与工匠交心,听他们吐露心声,并最终依据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写成了《有温度的手艺》一书。

在《有温度的手艺》一书中,共载入了17篇文章,涵盖了20余位手艺人的经历,分别述说了这些匠人背后的规矩、温度、匠心与梦想。这其中,既有父业子承的掌墨师,也有精雕细琢的银匠,他们虽平凡而低调,但在他们背后,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哲学、坚定自信的文化传承,在熠熠发光,照亮了后人的迷途。

《有温度的手艺》:“大匠之梦”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食粮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工匠精神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常用的结构方式,叫做榫卯结构,主要是通过两个部件之间的凹凸部位结合加固,常用于柱、梁等建筑结构中。这种连结方式十分牢固,通常不需要使用钉子,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建筑文化智慧。其中榫是指突出的部分,卯是指凹进的部分。

在榫卯结构的使用上,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严丝合缝”。两个部件之间,越是连接紧密,就越能使结构稳固。这就要求施工工匠一丝不苟,分毫不差,是十分考验技术的项目。王氏父子正是这样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工匠。

王东凡、王东其父子是一对掌墨师。所谓掌墨师,就是掌管墨斗的师父,在传统房屋建设中,他们担任着总工程师的角色,统筹房屋建设的各项工作。大到选址设计、小到放线上梁,都是他们要操心的内容。掌墨师对于匠人的要求很高,要想使整个工程协调有序,不出差错,掌墨师必须要事先在心里有个轮廓,每个物件要多少材料,怎么样做才好看,细节怎么设定才更协调,这些问题都需要提前考虑清楚,然后才能画线。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只要一个不留神,那么对于这项工程来说,就会是“满盘皆输”。

所以在掌墨师的字典里,没有“粗糙”二字,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极致,精准到毫厘之间,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而这不仅考验掌墨师的经验技术,更考验他们的耐性与专注力。几十年如一日,把手皮磨破,板凳坐穿,不断地锤炼,才能绘制出大写的奇迹。

现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心浮躁,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小姐”,凡事秉持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差不多哲学”,但中国有句老话,叫“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说,玉不经过细心的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琢玉、掌墨、打铁、雕石皆是如此,只有耐心打磨,才能做出有用的器物。而做人也是如此,只有规规矩矩,一板一眼,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才能成为有用的匠人。

正如王东其所说“做一个工程,要比前一个更满意。做一个工程,要比前一个更满意。”这种精雕细琢,一丝不苟,更上一层楼的精神,正是我们的工匠精神。

《有温度的手艺》:“大匠之梦”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食粮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处世哲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古训,是长者教育后辈最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正好体现在了木匠活里。

木匠是一个古老的行当,古代大到承载人类生活的住房,小到人类各项活动所使用的工具,大都是依靠木匠制作而成。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鲁班,就是木匠的祖师爷。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段传奇的佳话。

木匠之所以如此“神通广大”,住、行、用的器物都能制作,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繁杂的工具种类。斧、锤、锯、刨……数十种,五花八门,每一种又有数十种型号。每样工具、每种型号在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这都是木匠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木匠人的“规矩”。

《墨子·法仪》中说道:“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对于木匠人来说,工具的使用就是他们要遵循的重要法仪。在木匠作业时,每一工序,每一部件,都要使用专门的工具,遵循专业的操作规程。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让人惊叹的作品。

除了工具的使用外,木匠行当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规矩,比如专用的斧头不能借给外行人,以防止工具受损;不能用斧头削新斧头的斧柄,这寓意着“自毁自艺”等等,这些规矩不仅给匠人,也给后人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要“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除此之外,木匠活也是非常讲究合作的。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古训,这一点在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尤其能够体现。以亭子为例,在亭子的建造中,往往会使用相当大而粗壮的木材,这些木材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翻动的,必须要所有工匠密切配合,听口哨,看指挥,一下一下地撬,一点一点的移,才能把它放到该放置的位置,从而完成这件作品。

现如今,在“个性”与“自由”的呼声之下,我们欠缺的,正是这样一种规矩意识与合作意识,形如散沙,却鲜少有人重视这些传统美德的巨大力量。如今在木匠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力量,正是因为遵守规矩,懂得协作配合,他们才能创造出无数的建筑奇迹。而这也正是使我们融于社会的处世之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发展之道。

《有温度的手艺》:“大匠之梦”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食粮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文化传承

谈到写作这本书的初衷,周卫平说,“‘为手艺树碑,为工匠立传’一直是我的梦想”。他的外婆和母亲都是裁缝,在那个年代,她们依靠穿针引线来养家糊口,但在这一针一线背后所延续下来的却是一个家族的血脉。而这就是“传承”,是血脉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

“湘西鬼才”李宏进,也被称作“当代活鲁班”,2017年,由周卫平牵头制作的《大匠之梦》在  中国教育电台、北京东奥纪实等平台热播,其中便讲述了他的故事。只可惜至今为止,这个传统手艺领域的“时代英雄”,仍然鲜为人知。

李宏进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长期从事民族建筑、木雕与石雕等工作,善于钻研,对传统民间技艺饱含深情。1996年,他带头创造了占地八百余亩的民族特色建筑群——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园区包括九重天、鲁班柱、摆手堂等二十多座民族构筑,其中九重天更是因为体量巨大,且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而堪称中国民族建筑奇迹,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李宏进遭遇了很多的质疑,他一人掌管设计、技术、施工等各个环节,同时全程采用民族传统工艺,连住建局的专家都不敢进行验收,怕工程整个垮掉。但事实证明,这个连书都没读过的工匠,用他的技术与热忱,创造了民族建筑史上的一例奇迹。

这是他的第一项世界纪录,然而这并不是他的终极目的,他立下誓愿,这一辈子要创造七十二项世界纪录,这是他的梦想,在他的这份梦想背后,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文化传承的决心。

匠人、手艺人一直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组合而成的团体,他们为了谋生而从事某种行当,在从事的过程中萌生出热爱与热忱,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和创意,赋予作品灵魂与生命。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这种智慧的传承,不愿风餐露宿地吃苦,转而走向更安稳安逸的“高阶”岗位;此外,各类精密仪器的发明,也大大挤占了手作产品的生存空间。在人才流失,市场流失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流失。

正如李宏进所说“原来我的师父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半壁江山,但现在很多手艺濒临失传,有些手艺已经失传。”有一些我们发现了,及时予以挽救,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这些文化,而另外一些却被埋没在了时代发展的车尘里,被永久的遗忘。

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一件件手作品其精致的外表与精细的内里,都让人赞叹不已,任何一项手艺的失传,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所以李宏进要让它们走出国门,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中。他的七十二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梦想正是来源于此,“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七十二个行当,他要给每一个行当一个世界纪录,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与关注,从而达成对于文化的传承。

《有温度的手艺》:“大匠之梦”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食粮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某个人的任务,更是时代的任务,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这是《有温度的手艺》一书,向我们传输的重要观念。

《有温度的手艺》这本书中,没有什么惊天骇地的故事,也没有感人至深的言辞,却通篇都是对文化的告白,对行为的劝诫,对精神的引领。它用文字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匠人,也传承了一个时代的匠人精神。他用纸笔让我们见证了真正的大匠风范,见证了他们所创造的奇迹。我们可能无法做这手艺的传承者,但可以做这精神的传播者,世代诵读,共同守护大匠之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温度的手艺》:“大匠之梦”背后,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