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直面癌症——《当呼吸化作空气》书评

文字的力量:直面癌症——《当呼吸化作空气》书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迅先生曾经弃医从文,想要去唤醒一个民族麻木的灵魂;这本书的作者保罗是弃文从医,努力去思考活着的意义。

这个世界比起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具有希腊悲剧的色彩,谁都逃不脱命运的股掌。再优秀的人也只是平凡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保罗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就任医生期间,保罗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如他自己所写:“三十六岁的我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眼前就是一片辽阔的“应许之地”,从基列到杰利科,一直延伸到浩瀚的地中海。海上有一艘漂亮的游艇,周末的时候,我、露西,还有假想中的孩子们,驾船出海,共享天伦。可以预见,等工作强度降低,生活稍微轻松些,我的背痛也会减缓。可以预见,我终于能像之前许诺的那样,做个好丈夫了。”但是就在那时,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留下遗作《当呼吸化作空气》。

书名的来历也是本书开篇的节选:17世纪英国诗人福尔克·格莱维尔十四行诗中的句子,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

1

保罗清晰、简练且毫不自怜地记录了他从懵懂的医学生,到为无助的病人进行专业的、高强度的手术,再到他直面死亡的过程。作为医生也是病人的他,不是为了煽情,是要告诉大家一路上到底会面对什么。

保罗的大半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探索和思考。

生物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求生。死亡只是一生一次的短暂事件,但与绝症共存则是个长期的过程。当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他决定继续活着而不是等死,决定要孩子,并重新返回神经外科的繁重工作中。

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坚强,他也有清醒的脆弱。“可是在我背后的冷风中,我听见白骨在碰撞,得意的笑声从耳边传到耳边。”

他时日无多,他是个永无止境的奋斗者。身体病弱,精神不倒。

有人说人只活生命的前20岁,后面的岁月都是对前面的反射。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但是对于保罗这样努力又认真的人,他有好好过好每一天的力量,而不仅仅靠惯性。

安于现状的人,并不值得欣赏。岁月静好不是靠自我安慰,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创造条件。很多人会建议,多少岁就应该做多少岁的事情,比如工作结婚生子。当然这是最不需要思考和省力的生活方式,跟大多数人一样,不用思考,也不用给出什么理由。

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能够把握,不乱了节拍,让自己有随时可以改变和重新开始的能力和力量,就很好。保罗就是这样的人。

2

本书第二个关注点,是婚姻,他和爱人的关系。

保罗和露西的婚姻关系在保罗健康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很爱你,所以才感到很困惑,”她说,“但我担心,我俩想从这段关系中得到的东西不一样。我们俩好像没那么心意相通了。我不想无意中发现你担心的事情。我跟你说我自己觉得很孤单,你好像也不当一回事。我得做点不一样的事。”

但是当面对生死的时候,两个互相支撑的灵魂,努力为对方着想的善良。他们永远不会孤零零一个人,永远不用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这一点让人感动。

他说:“我觉得这就是结束了。”

她说:“我一直陪着你呢。”

最幸运的是,走过了所有苦难,你依然在我身边。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是人生意义的基石,生儿育女就为这个意义增添了新的维度。他们最后选择生育了一个女儿,一个婴儿让将死的父亲充满欢乐,平和喜乐,心满意足。

写得不煽情,但情真意切。

3

第三个关注点,保罗有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能够和家人度过那些幸福温馨的时光,围绕病重的保罗家人给出的爱和温暖,是让人感觉幸运的。

他的母亲是印度人,有两个哥哥,从他诊断出癌症到离开世界的22个月里,他的家人一直陪在身边。父母,哥哥的家庭,他们度过了很多的温馨时光。

这就是家人吧,也许在正常的工作和忙碌中,不觉得家人有什么作用,我们每个人生来孤独,在成长过程中兄弟姐妹可能还不如和最好的朋友分享的更多。我们会有后天亲人,自己选择的在思想或者行动上更容易产生共鸣的朋友,或者仅仅是距离更近,家人有时隔山海。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让人不得不感动和依赖的,在关键时刻能给对方绝对的信任与接受,这才是亲人啊!

4

文字可以给人力量。

保罗弃文从医,在生命的最后,又回归写作。关于未来的那种巨大的不确定感令人死气沉沉,他开始写作。文字能给人心灵的抚慰,写作令他满怀希望地活着。他一直写到生命的尽头,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难熬的时光,文学让他重获新生。

他写自己的故事,扣人心弦,充满力量。

早在患病之前,保罗就领悟到,“

人终有一死,作为一名住院医生,我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

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和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

要是手术刀没有用武之地,外科医生唯一的工具,就是言语。这是针对他面对的病人和家属,如果范围更大,语言就是文字。

确认了自己患了癌症的那一天,“坐在那儿的我突然意识到,那些集合了生命、死亡与意义的问题,那些所有人在某个时候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通常都发生在医院里。当一个人真正遇到这些问题,这就变成了实践,有着哲学和生物学上的双重意义。”

在生命中,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

而努力让自己的力量增强,才能走得更远,世界才会变大,人生的可能性才会变大。

5

本书作者没有提到,他的妻子露西没有提到,所有写书评的人都没有提到的一点是,重返神经外科的工作是正确的吗?对治病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毕竟太累了。道德责任的引力拉他回到手术室。

曾经和一个做保险的朋友闲聊天,他跟我讲大病后5年生存率的问题。理论是必须有足够的经济保障,让重病后的人不要为了生存去抗太大的压力,可以让人有5年的休息时间。当然保罗回去神经外科并不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如果他愿意他可以随便找到一个轻松得多的工作。

他为了表示自己在活着,坚强,直面死亡。但是人是物质组成的,不是全靠精神。他这种行为算不算“找死”呢?虽然我这一段写出来,实在是大大消弱了文章的主题,但是我只是希望对于癌症治疗和懂得医学的朋友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当然,对抗癌症的心态,也就是说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身边和听说的有很多案例,查出癌症时的轻重和预期,跟最后的结果截然不同,大家都觉得这是精神的因素在起作用。

疾病的进展是不好预测的,就像保罗说的,没有确定性,谁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久的预期寿命。

其实对于没有生病的每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文章的最后,坚持带病工作的医生有些撑不住,对自己说:“我无法前行。”当然很快接上了后一句:“我仍将前行。”然后带着疲乏的病体,走向手术室,继续自己的追求。


这本书令人心碎,亦极致美好。英年早逝的保罗告诉我们,关于如何生存,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推荐大家读一读《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


无戒365挑战营第2周第4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的力量:直面癌症——《当呼吸化作空气》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