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制造业关系着国计民生。
谈起“数字化升级”,制造业重资产、大体量的特点使得它们中的大多数在人们的印象里更是典型的“传统行业”,而从另一方面看,其转型或改革的愿望也更加迫切,也更需要找准切入点。
比如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交集团)这样拥有16万名员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巨型”央企,如何建设一个“强总部”,将其极其庞大的各业务单元统一连接在一个信息化系统里,就成为其数字化改革的重点;而体量并没有那么大的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也希望在工业互联的时代,不仅让自己的机器会“说话”,更能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在生产管理上变得更聪明;汽车制造商长安福特,以及身处汽车后市场的壳牌,则迫切需要在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加强与经销商或者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他们解决问题方式各异,但都选择了同一个的数字化工具,企业微信,当然,也是成本最低最快速的。
制造业中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企业不仅尝试用企业微信将终端门店的一线导购与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把企业对渠道的管理也纳入了进来,共享销售数据,让生产商能更及时地了解市场喜好、反馈需求的同时,也让渠道仍然保持自主性。
另外,由于它开放了众多接口,让公司们得以按需定制个性化的功能:企业微信可以直接对接到玉柴此前的各种生产管理系统中,如今,维修人员像快递员一样在企业微信上抢单、接单,这些数据还能为企业的研发和管理服务;中交集团基于企业微信开发的“交建通”则纳入了云服务、视频等新兴功能,将无人机监控功能并入到“交建通”后,一线员工和项目主管甚至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远程监控或检查项目进程,这一功能还应用到了其在迪拜、南非等海外项目上—智能制造的图景已初步显现。
企业微信“智慧企业研究室”与《第一财经》杂志合作的第二期,通过访谈制造业数字化先锋企业,共同探索与分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场景。
智慧企业研究室
从梳理各家需求统筹处理的流程部,到强调数字化的流程与信息化部,再到作为中交集团九个支柱产业之一的中国信科,信息数字化已成为中交集团的重要战略。
央企、“百年老店”、业务遍及各大洲的基建行业“巨无霸”……乍一看,这些贴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交集团)身上的标签,哪一个都与数字化转型没有什么关联,反过来,似乎还可能成为阻碍。
然而在2018年4月,国家对央企的信息化测评中,中交集团的信息数字化程度排在了参与测评的96家央企中的第18位,而在建筑行业这个细分领域,其排名更是达到第二位。中交集团的下一个目标是,下一个五年,信息数字化水平要进入央企前10名。
如果说,许多公司数字化改革的难点在于规模化程度不够,公司整体实力有待加强,那么中交集团的最大难题则是规模过于庞大。
2006年,在水运和路桥领域各自拥有雄厚实力的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和中国路桥集团合并重组成立中交集团。根据其官网显示,中交集团目前子公司有七十多家,从铁道设计到车辆机械,从房地产到金融—子公司众多,业务极其多元,且半数以上子公司历史超过50年,比总部“资历”深得多,而每一家子公司又都有自己数字化的想法和需求。
所以,“强总部”成为中交集团改革的重点。2017年,中交集团开始自上而下地“统建”系统,并提出“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体系、一朵大云、一套机制”的“五个一”信息化核心理念。其目标是,逐步将各业务的人、财、物统一连接在一个信息化系统里。
更大的改变契机来自2018年的央企改革,作为规模、利润都占据优势的基建巨头,中交集团被列入国家“双百”改革计划。这项由中央牵头的庞大规划,旨在通过改制的方式,整体提升央企的效率与质量。
这一年,中交集团从组织架构上做了相应调整,将自己的信息化部改名为“流程与信息化部”,把流程规划职能并入信息化部门。此外,集团还提出了“一台九柱”的概念,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将信息化作为中交集团发展的一根支柱。而2018年成立的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就承担着这一“支柱”职能。
不过,让各家子公司放弃既有系统并不容易,尽管集团是在倾听各子公司具体需求的基础上统建信息化系统,但总会众口难调。而且统一的系统也对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几番权衡下,公司流程与信息化管理部决定从搭建统一的门户系统入手,而推广成本最低的企业微信成为其中重要一环。
基于企业微信,中交集团开发了“交建通”—其操作逻辑、使用习惯与微信没有差别。
事实上,在腾讯之前,中交集团也曾找过一家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为其定制类似的系统。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就连一个按钮要放在左边还是右边,都有众多不同意见。采用企业微信,这些问题便可以被过滤掉—毕竟,所有人都对微信的界面习以为常,这既降低了员工们的学习门槛,也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员工们不抵触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月活提升、建立生态,才是中交集团数字化真正目的。除了强制要求使用、定期开展推送排名外,中交集团借助2018年11月党委的一次大规模纪检监察工作,要求所有材料报送必须通过“交建通”平台完成。如此,集团近7万名党员以及积极分子激活了“交建通”的使用场景。2018年年底,“交建通”实现97%的激活率、44%的日活比例,超额完成了此前80%激活率、20%日活率的预期。
使用率上来了,更大的考验也来了。对于一家业务遍布160多个国家、员工接近16万人的公司来说,该系统需要联络的组织部门多达9万个。与腾讯合作前,激活2万人使用就曾引起系统运行不稳定,腾讯技术力量加入后,使用上限才从5万、10万逐渐突破,最终实现16万人的有效覆盖。
除了员工,涉及的业务同样庞杂。“我们不希望单纯地制作一款沟通软件,门户的优势也需要为业务服务。”中国信科门户系统事业部总经理金柳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中交集团目前的统建系统多达31个,每个系统都需要独立的账户和密码。有了“交建通”,所有这些内部平台可以实现一键登录,而企业微信提供开放的API接口能力,让工作台功能可以便捷关联其已有的应用。现在已经有400多种应用接入进来,不同子公司、不同权限的用户都可以看到自己对应的功能。
除了一些基础功能,腾讯还以API接口的形式封装了云服务、视频等能力,方便统建系统随时调用。据金柳介绍,集团内部的某个部门有一次想举办一场比赛直播,曾经的办法是找第三方直播平台发布,再把链接推送给有关人员,看不看、效果好不好很难硬性约束和衡量。而当“交建通”开发了直播功能后,不仅保留了刷礼物、留言等体验,而且可以为团建直播设置强提醒,观看人数比此前得到了很大提升。
当然,“交建通”还为具体业务带来了生产方式和效率的巨大提升。建筑行业必然以安全为第一生命线,中交集团很早就在自己的安检平台上开发了摄像头监控功能。但当有安全问题发现后,一线人员仍需要层层上报,甚至电话口头通知。而把摄像头监控功能接入“交建通”后,其设置的消息机制会在发现安全隐患后,立刻向主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推送消息,指明是哪个具体塔吊的具体零部件存在问题。
接入腾讯云的能力后,中交集团甚至将无人机监控功能也并入到了“交建通”。在迪拜、南非等海外市场,中交集团的施工现场已配置大量的无人机,其飞行高度可以低至1米,将扎钢筋的距离测算出来,比一线员工冒着危险登到高处检查的效果更好。而项目的主管领导也只需通过“交建通”便可以实现“现场”检查。未来,中交集团还计划接入视频识别功能,目前,其正和包括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探索解决方案。
“这不仅是几个新功能的实现,更是一种全新思路的变革。”金柳表示,“交建通”让他们看到了业务发展的更多可能,“企业微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里面的路还需要自己填充、生态还需要自己搭建。”
维护着供16万人使用的“交建通”团队,目前仅有20多人。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化的效力,中交集团流程与信息化管理部计划将小团队的能力进一步输出,比如将其视频流能力提供给二级单位搭建预警平台,用数字化赋能安全管理,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中交集团的数字化规划里,除了建立统一的门户,其还在和阿里巴巴、京东合作建设自己的电商平台,提高其大型物资采购的效率,并在建筑等垂直领域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自己的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地平台等。此外,其还在依托财务云建设中交云平台。
从梳理各家需求统筹处理的流程部,到强调数字化的流程与信息化部,再到作为中交集团九个支柱产业之一的中国信科,如今,中交集团董事长刘起涛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数字信息化已成为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制胜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