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吕文君的经历看体校模式的遗留影响


周中四支中超球队出征亚冠,其中最亮眼、最涨士气的,无疑是上海上港,他们在客场2-0赢了大阪钢巴,场面上也是完胜,两个进球都是运动战进的,都很精彩,而且都是本土球员打入的。这是主教练埃里克松的胜利,是孔卡埃神这套恒大制造的胜利,也是徐根宝和上海本土球员的胜利。


首发有五名上海球员,全是徐根宝培养出来的,其中武磊和蔡惠康的表现都很抢眼,还有一传一射的吕文君。跟恒大相比,这就是上港的最大优势,两家俱乐部都不差钱,都没有自己的球场,但上港有一批高水准的本土球员,而广州恒大队中以辽宁球员居多。


那就有个问题,上港的这批子弟兵是怎么来的?在被徐根宝看中前,他们是怎么开始接触足球的?有没有接受过专业教练的指导?从吕文君的经历来看,能看到职业联赛的影响,上海足球的地域特色,还有业余体校模式的影子。


吕文君出生于1989年,小时候正赶上1994年甲A成立,那几年联赛非常红火,按他的回忆,当时跟着父亲一起看球,自己和小伙伴踢弄堂足球,因为爱好足球,吕文君在三年级时,转到徐汇区的日晖小学,这个小学的足球队在上海稳居前三名,体育老师厉刚是上海师范大学足球专业毕业的。在日晖小学,吕文君和朱峥嵘等同学接受了专业训练,后来在八万人体育场参加比赛时,他俩被徐根宝相中了。小学毕业后,他和朱峥嵘一起,去了根宝基地,然后一步步从东亚再到现在的上港。


简要回顾他的经历,首先能看出海派足球特有的氛围,比如弄堂足球,可惜这个弄堂足球和陈毅杯一样,都是今不如昔,现在弄堂拆了好多,陈毅杯一度停办,复办后没有了当年的盛况——当年第三届陈毅杯,参赛队达到了2300支;其次,他从小学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是间接受益于业余体校模式。


上海是少年体校的诞生地之一,在1955年,国家体委借鉴苏联经验,提出在京津沪三地试办青少年业余体校。这一年的9月,上海市第一少年业余体校成立,招收中小学生,用课余时间进行系统训练。1956年的全国训练工作会议肯定了上海的经验,决定向全国推广。到了1963年,上海初步形成一个由市体校、区业余体校和基层中小学组成的宝塔形体系,涵盖了选拔、训练和梯队建设,通过系统训练,逐层向上输送人才。1964年的全国足球训练工作会议上,三级业余训练网向全国推广。


这个三级训练网,或者叫业余体校模式,是一个支配海量资源的庞然大物,它是怎么运营的,从两个人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上海足球的教父徐根宝就是出自体校,他中学就读于静安区的新群中学,打羽毛球时被静安少体校的王沛教练发现,王沛把他招入静安少体校的排球队,打二传,训练间歇时徐根宝跟人踢足球,又被同校的足球教练林跃清看中,从而进入足球队,1961年入选南京部队队,然后进入国家队,乃至成为教练。掌管业余体校的是体育局,比如日晖小学的厉刚教练,他大学毕业第一年是在东吴路小学教排球,然后体育局的一纸调令,把他调到日晖小学教足球。


目前上海仍有业余体校,但里面早就没有足球了,有的话比重也很低,消失的标志是1999年上海市青少年体校的足球班停止招生,历史上它培养了好多足球人才,40年里输送了23名国脚。李毓毅主编的《上海足球运动半世纪》一书,将消亡归因为民办足球学校的冲击,甲A成立后,出于球员高收入的诱惑,大批民办足球学校开办起来,“一些民营足校和俱乐部以盈利为目的,生源、师资良莠不齐,破坏了人才培养环境,随之而来的,是上海青少年后备人才青黄不接,数量和质量都大不如从前。”


除了民办足校的冲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职业联赛带来了球员的流动,1998年加盟申花的区楚良是申花的第一位上海籍球员,此后上海的职业球队中外地球员越来越多,那留给上海本地球员的位置就少了。


吕文君就读于日晖小学时,上文提到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培养足球人才的三级体校模式开始解体,幸好在基层的中小学还有厉刚这样的老师和教练坚持下来,让吕文君这样的小球员能够接受到专业指导,进而成为职业球员。


吕文君是读完小学就去了根宝基地,这么做风险挺大的,如果踢不出来,那出路不多。在这方面,从前的体校模式似乎有优势,出自体校的朱广沪曾说,自己很怀念从前的少体校:“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在踢快乐足球,每天除了文化学习就是开心地踢足球,训练是种游戏。不像现在的小孩子,都把踢足球当作一种负担,我比较倾向于走以前体教结合的少体校训练方式,踢球和读书两不误。”孙继海也在自传提到过体校,说“少体校和现在的足球学校不太一样,在当时,少体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肯定有它的弊病,但是,我觉得他也有优点,少体校的老师都非常敬业,他们总是寻找各种机会去发现人才,然后精心加以培养,当我们成名后,他们仍然默默无闻。实际上,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都是经由少体校这个途径进入足球界的。”


体校模式早就终结了,但新的青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那探索新的选拨、训练、竞赛和输送人才的体系时,不妨借鉴一下从前的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吕文君的经历看体校模式的遗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