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剧照
吃瓜群众,一个为数众多,永远站在不同热点中心的群体。他们通常活跃在热搜下的评论里,用“坐等吃瓜”、“××观光团”、或是一个简单的吃瓜emoji来表明属性。这么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群情激奋时的“误伤”,另一方面也能方便自己作为一个“理性”的旁观者,随时加入战局。
你我都可能成为某个事件里的吃瓜群众,然后在某一瞬间,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外加大量情绪的渲染,坚定不移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情况下,观点、态度会在讨论中得到重塑,以一方口出恶言作为结束。一次一次,乐此不疲。
我们习惯看到明星不断敞开自己的个人生活,塑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崩塌的人设,就为了“维持与不可见的观众的情感联系”。却未必能注意到,在互联网语境下,每一个普通的“吃瓜群众”都拥有同样的压力。
(普通人)为了向陌生人投射一种一以贯之的、能够留住记忆的形象,必须显示自己的无可隐匿。为了吸引注意力和赢得虚拟观众的信任,许多人发现自己难以抵挡“宽衣解带”的诱惑。
最后,我们只会像密尔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彼此相像,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隐私以换取虚无缥缈的情感联系和安全感。(胡泳《众声喧哗》)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网友制作的朋友圈态度集合(来源:沐天)
个人迷失在群体之中,人们对认同普遍存在焦虑,越来越希望取悦别人,也越来越不顾及这样做所带来的个人和社会代价。在观点表达上,这一点尤为明显。最后,理性陷入了“你其实没有观点吧”,“你不支持不就是反对吗?”,甚至两面不讨好的境地。
但我们仍然想要肯定理性的力量,哪怕它不合时宜,尽管它左右为难。
像周濂老师在新书《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中提到的:
我记得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所说的上帝,就是我所说的永恒。”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信仰哪个特定的宗教,重要的是要有宗教感,要对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保持警觉,对超验之物保持敬畏。
在我们每天几个小时滑动的屏幕上,画面务求抢眼,观点务必惊人,爱憎分明于两极,群情往往愤激于一端。而在屏幕之外,世界仿佛又与我们无关。“我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屏幕之外,也在我们滑动屏幕发表言论的那几分钟内。
周濂在新书中提到了茨威格为伊拉斯谟——一个左右为难的人文主义者所写的传记,主页君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带来一些参考。本周日,我们还邀请了周濂、黄章晋、蒋方舟三位分别以哲学学者、媒体人和作家的眼睛,聊一聊人何以容易滑向狂热、极端,谈一谈温和、理性的力量,这或许是一种更为美好、更持久的力量。周日见!
打开:伊拉斯谟传
(摘选自《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我想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名叫《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这是我非常钟爱的一本小书,它很薄,只有141页,我记得十年前,在一家不知名的小书店里偶然买到这本书,一拿起来就放不下来,只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就通读完毕,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把它束之高阁,而是每隔一两年就会拿出来重新翻看一次。后来我发现北京的万圣书园正在打折处理这本书,于是一口气买了十本,赠送给我的朋友们。
你们也许会好奇,伊拉斯谟究竟何许人也?这本书到底都说了些什么?我为什么会如此喜爱这本小书?
先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伊拉斯谟这个人。他是生活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荷兰人,我们知道在启蒙运动之前,有两场非常著名的思想运动,一个是文艺复兴,一个是宗教改革,而伊拉斯谟恰好就生活在这两个思想运动的过渡阶段。他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晚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同时又是宗教改革运动早期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当时的欧洲,伊拉斯谟的地位就像是18世纪的伏尔泰和19世纪的歌德,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思想领袖,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人雅士,都不远千里来到他的住所,以认识他为荣。
1523年的伊拉斯谟,小汉斯·霍尔拜因(维基百科)
毫无疑问,伊拉斯谟曾经是他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但是,当茨威格在1934年决定为伊拉斯谟作传的时候,恰恰不是为了称颂他的长袖善舞,而是为了刻画他的不合时宜及左右为难,恰恰不是因为他是文艺复兴的宠儿,而是因为他是宗教改革的弃儿。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最看重的是理性,最痛恨的是狂热。茨威格说,对于任何形式的狂热——无论是宗教的、民族的还是哲学的,伊拉斯谟都认为是有碍于相互了解的头号大敌,必须要坚决加以抵制。所以虽然他批评罗马天主教的落后保守,但也不认同马丁·路德所领导的极具破坏性的宗教改革运动。茨威格笔端饱含深情,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华美的语言,把伊拉斯谟的尴尬与落寞刻画得入木三分。坦白说,我一直认为,这本书不仅在写狂飙突进的宗教改革,也是在写1930年代风云突变的欧洲,同时也是在写我们身处的这个左右为难的时代。
茨威格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历史从来都不赏识温和派,不赏识有人情味的人。历史看中的是狂热派,是极端无度的人,是思想和行动领域中的冒险家。在一个非此即彼、高度分裂的世界里,任何自由人、有独立思想的人、不肯介入的人,都无法得到宽容,因为整个世界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人们习惯于非敌即友的思维方式:“谁不支持我们便是反对我们”。所以当伊拉斯谟决心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试图促使水火相容,调和一种狂热派与另一种狂热派的对立时,他不仅无法得到双方的理解,反而会被双方唾弃。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反躬自问:当时代的大幕开启的时候,当身边的人争着抢着上台表演、引吭高歌的时候,我是不是可以像伊拉斯谟那样,选择保持中立,甚至沉默,“置身于任何党派之外,时时保持清醒头脑,事事坚持独立思考”?
这本书的中文序言是由陈乐民老师撰写的,我很认同他的这个说法——伊拉斯谟和茨威格虽然相差了四个世纪,但却好像呼吸着同一时代的空气。1934年是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年,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威胁,决定流亡海外。八年后,他和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用生命印证了本书里的断言:“对抗的紧张状态在历史上偶尔也会发展到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时简直是出现一场席卷大地的风暴,人道主义顿时成为用手一撕就破的薄纱。”
人文主义者想用理性取代狂热,用宽容取代顽固,用和平取代战争,这也许是一场注定无法实现的大梦。在总结伊拉斯谟的失败教训时,茨威格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人文主义者根本性的错误,在于他们想站在理想主义的高度教训人民,而不是深入群众,千方百计去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
可是,我总觉得,茨威格的内心其实并不认同这句话,他的大脑告诉他,人文主义者也许必然失败,但是他的心灵告诉他,为了人文主义者那个古老的梦,失败又有何妨?失败又有何惧?
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能点亮这个世界,而且能照耀进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不断反复地追问自己:我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黑镜》剧照
【活动预告】
主题:
周濂×黄章晋×蒋方舟:温和的力量
——新书《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北京·新书首发
时间:4月21号周日 14:00
地点:郎园·虞社
联合主办:理想国、郎园、大象公会
首席合作:搜狐文化、澎湃、好奇心日报、京东
扫描二维码,报名
收费票:99元(含周濂老师首发新书上下册一套)
免费票:报名参与,现场可原价(118元)购买首发新书
*本次活动结束后安排有签书环节,周濂老师会现场为大家签书,因为人数众多,一人限签名一本,谢谢理解。
【嘉宾介绍】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文杰出青年学者,曾任哈佛燕京、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正义的可能》、《正义与幸福》等。
黄章晋,大象公会创始人、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曾任《凤凰周刊》执行主编等职。
蒋方舟,作家,1989年生,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次年在《人民文学》发表《审判童年》,获第一届朱自清散文奖。2012年大学毕业后即任《新周刊》副主编。著有《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东京一年》《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等。
【新书介绍】
哲学,是全部智慧的综合,是“打开”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折旧率最低的学问,之一。
纵观西方哲学2500年的风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尼采、康德、维特根斯坦,从万物本原的思考到语言哲学的应用,哲人们的思想影响与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如何理解与学习西方哲学?如何从懵懂的好奇真正踏入哲学思考的国度?
作者周濂用浅白、风趣的语言融化冷硬、深刻的思想,在鲜活的生活事例和抽象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打通关节,与我们一起一步步拾级而上,探索每一处哲学景观的历史背景和妙处,解析各种哲学理论的细微之处与关键所在。
这本书,是100篇有趣、有料,不高冷、不轻佻的关于哲学的精彩文章,也是一部有态度、有营养,读得懂、读得动的西方哲学史。
“我把自己看成思想的导游,尝试告诉读者哪片风景值得驻足观赏,哪座森林暗藏杀机,何处有浅滩,何处是激流。我试图向读者展示思考的痕迹和脉络,但绝不代替读者做出最终的判断,因为归根结底,哲学是一个动词,真正的哲学不是让人免于思考,而是激发人们思考。”
——周濂
转载:请联系后台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