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心理学你妹:被嫌弃的松子》 之后

这部片一直一直想看,却神奇地每次都没想起来——其实是可以察觉到内心有点“怕”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光看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的抑郁情绪了,所以很想看又不敢看。今晚,终于看了,完全没有抑郁的感觉,甚至它和我想得很不一样。

上午,听了《心理学你妹:被嫌弃的松子》,感觉很沉重,也决心晚上回来看这部电影。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松子的“命运”:

1、HX老师认为,松子的悲剧是“编剧”/“偶然性”造成的。“缺爱”的松子不幸地遇上了各种坑爹的男人,才有如此戏剧化的悲惨命运,如果她能幸运一点点,也许就是另一种人生。

2、SW老师则认为,松子的悲剧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不敢幸福”的松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那些糟糕的男人、过逃避幸福的日子,命运注定悲惨。

听完节目之后,晚上我一个人认真地看了一遍。刚开始松子的美丽和亢奋令我颇感意外,确实,影片讲述了她“用力过猛”地一生。不过,我对松子的看法和两位老师不太相同,我觉得松子的一生是“没有回应”的一生。所有的“用力过猛”,都是为了在关系中得到回应。例如,父亲眼里只有妹妹,松子与父亲的互动没有回应,直到学会那个“用力过猛”的鬼脸。

(上面是4月6号看完写的,今天已经29号了...忘得差不多了)

松子好像空气一样被父亲忽略,她渴望的也只是父亲能够全心全意地给自己一个回应——而不是在她面前却满心想着妹妹。从小就不被“看到”和“回应”松子,一直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也就是“存在感”薄弱或丧失。罗洛·梅的书中写到:“当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我们往往跑得更快”。所以迷失于自己的“存在”的松子,在每一段关系中用尽全力、毫无保留,只希望获得一个确认自己存在的回应。

“当一个人丧失了存在感,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就会听命于他人,不能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看到:松子与每一个“碰见”的人建立关系——而不是挑选和寻找;松子从不为自己着想(“承认”偷东西、浴池女郎、杀人、毫不犹豫地“殉情”等等)——“存在”都无法确认,还轮不到考虑自己是怎样的“存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了《心理学你妹:被嫌弃的松子》 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