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书单」,选择「设为星标」
每天7点,提前读文章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日本东京新宿御园是知名的皇家公园,一张门票10元人民币左右。两年来,公园一位卖票的临时工老大爷,因为特别害怕和外国游客交流,就一直偷偷免费送票,使得公园为此损失了2500多万日元(相当于130多万元人民币)。
这条令人忍俊不禁的新闻,却让作为内向者的我心有戚戚。
有时候,内向的人为了少说话,真的愿意吃哑巴亏。比如宁愿埋头苦干,也不向领导申诉压力,比如因害怕拒绝而选择默默隐忍。
性格内向不是错,但在一个外向主导、以人际交往为主要驱动的世界,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与沟通方式。
今天,书单君与你分享的这本《内向者沟通圣经》,就是在探讨内向性格的人应该如何在外向者主导的世界轻松突围。
作者珍妮弗·康维勒是美国财富500强企业资深人力培训专家。
她致力于内向者的领导力培训,服务于通用电气、美国航空航天局等著名机构,影响了千万内向的人的命运。
事实证明,内向的人不仅能做好沟通工作,而且能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者。
即便你不想成为领导者,减少误解,增加工作和生活的顺利程度,学会与他人相处,甚至正确地看待自己以更好地自处,这本书也都有启发意义。
你是内向性格的人吗?
你是否曾经感觉外向的人得到了他们要求的所有东西,而你的需求却被置之不理甚至被无视?
你是否为商业交际感到身心疲惫?觉得你在开会时的发言得不到重视?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是个内向性格的人。
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内向性格的人呢?《内向者沟通圣经》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自测表:
我自测了一下,内向型性格全中。尤其前两条,窝在家里看两部好电影带来的满足感,远远大于一次聚会和交流。
在因为工作必须大量说话后,宅起来看书、写作,沉默一两天,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自愈,就像手机电池已经显示红线,在虚脱边缘。
不过作者也告诉你,作为内向性格的你并不孤单。
在即使被认为人人都善于表达的美国,也有50%的人属于内向型。甚至40%的企业高管也是别人眼中的内向者,比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
在中国,内向曾一度是个不好的标签。“该生性格内向”的老师评语,“你要争取,要大胆说出来,要学会交际”的苦口婆心,都让内向者备感压抑和压力。
现在,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了解到,内向不是病,也不是缺点。
它只是你与生俱来的特质而已,如果运用得当,扬长避短,甚至能让你散发独特魅力。
虽然你不需要自我否定,但也不意味着你不需要任何改变。
你可以很酷,不在乎,但是……
对内向性格的人来说,一个扎心的事实是,你看起来远没有你眼里的自己那么好。
因为你从不表达,别人无从知道你丰富的内心和深刻的见解。
因为你害怕表现,所以你总是被忽视,即便有闪光点也无从被发现。
你最滑铁卢的场合就是社交,因为这里往往是外向者的舞台,而你只能默默当观众。
对,你可以很酷,不在乎。但是,人的从众心理会让你渐渐不安: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于是你会在要不要表现自己之间左右徘徊,紧张不已,聚会是折磨,不是快乐。
内向不是缺点,但确实会影响你的生存感受。
《内向者沟通圣经》总结出内向型领导(其他人也适用)在工作中常会遇到的4类挑战。它们是:
1.压力。因为不会说“不”,你只能超负荷工作。
外向的人能及时向领导和同事寻求帮助,而你只能默默苦干。过度紧张会引发尴尬,情绪沮丧,社交更是让内向者身心俱疲。
突如其来的事情也会带来压力。比如别人要求立刻答复,而你答不出来的时候,或者逼着自己去承担备受关注的领导工作也会带来压力。
有的内向型领导会强迫自己对外展示一个外向、健谈、忙碌的形象。
但在这之后他还要一面独处来思考“刚才我做了什么”,一面克制这种感觉,不让任何人发现。而这又带来更大压力。
[文末有一个测试,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真实的压力水平。]
2.负面。你不想说话,别人就以为你愚蠢孤僻。
外向的人几乎完全不了解内向的人,他们以为所有人都会希望有人陪伴。
所以当内向的人想要一个人待着时,会让外向的人火大,觉得你难以取悦。在内向的人不说话的时候,其他人会产生恶意的猜度。
你可能内心无比坚强,但仅仅因为表现得内向胆怯,就被认为笨手笨脚。
比如,你爱倾听,别人却以为你优柔寡断。
内向的人常常遭受的另一个误解是,被认为缺乏快速思考的能力。你没有马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喜欢深思熟虑之后再提出观点,却被当作反应迟钝,优柔寡断。
你只想安静,别人却以为你懦弱。安静的人也会被认为气场太弱,没有存在感。在与其他人争夺职位时,内向的人如果不奋起反击,拘谨的性格就会被利用。
3.受阻。不懂经营“关系”,职业发展会受阻。
作者珍妮弗·康维勒指出:
不会自我营销,只能靠边站。没有人脉,永远只能是一个小角色。回避办公室政治,你将错过重要信息。埋头苦干,没有效率也没有未来。
很多人后来才意识到,跟老板聊家庭、体育是很有用的。一些重要的决定,是在打高尔夫球的过程中做出的。
甚至,人们往往因为在这些场合比较放松,反而能更加开诚布公地交流真实想法。
4.丧失。成为职场“隐形人”。
不敢站出来表现或者不愿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会让你丧失机会,缺乏关注。甚至失去个人力量。
过于低调的结果可能是,人们知道你的存在,却没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或者每当你想在集体讨论中插话发表个人意见,都会被外向性格的人打断,然后话题就改变了方向。
内向的人常常被这种无力感困扰,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气场全开的“4P法则”
那么,怎样将内向性格的拦路虎,变成垫脚石呢?
《内向者沟通圣经》总结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经典“4P法则”,只要做到这4点,你也可以魅力爆棚。
这“4P法则”是:
准备(Preparation)
展示(Presence)
推动(Push)
和练习(Practice)
珍妮弗·康维勒分门别类地列举了在当好领导、应对公共演讲、应对上司中如何运用“4P法则”。
在运用过程中,扬长避短,你也可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甚至气场,比如内敛而真诚,安静却有力量。
第一个P:准备(Preparation)。
多做准备,是内向的人改善人际关系可以做的最好的行动之一。
你可以准备什么呢?
确定目标,你应该把谁当做社交对象?
内向的人应该关注那些在公众场合有影响力的人,找机会跟他们单独聊一下。这些人能够决定如何评价你的表现,并影响他人。
你也可以充分发挥内向者的观察能力,在社交场合“考察”你的潜在客户,有没有失礼或喝得烂醉?
你能提供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比起外向的人能脱口而出,hold住全场,内向者的优势在于一对一沟通,进行更有深度的谈话。
你可以分享一种炫酷的新科技工具,交流练瑜伽的乐趣,或是讨论一部电影或一本书。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才华时,能帮助你战胜尴尬,散发自信的魅力。
在知乎“内向、不擅社交的人如何建立人脉”的提问下,一位大V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他是一名典型的内向者,几年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碰到一名仰慕的大V,他犹豫了20分钟才鼓起勇气去搭讪。
但迈出的这一步对他们的关系没有什么用。他们真正开始聊天、成为朋友,是他自己也开始在知乎答题,成为大V,在相互的评论交流中,两人才产生了实质性的友情。
第二个P:展示(Presence)。
学会充分展现内向的性格优势,比如倾听,进行有实质内容的对话等。一个事实是,内向的人更能交到朋友。
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
如果你对别人感兴趣,那么,你在两个月内交到的朋友,会比总是试图让别人对你感兴趣时的两年时间交到的朋友还要多。
内向的人注重深度甚于广度。通过倾听,他们可以了解到别人真正的兴趣,更加专注于对方,而不是夸夸其谈。
如果能在互动中给予对方真诚的反馈,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显然你会赢得信任。
对此我也有一定体会。我曾经有一个内向性格的同事,平时内向得连路都不敢问。她做记者多年,在联系采访对象时常常感到压力。
后来,她通过专门训练,在逐渐深入的采访交流中,非常真诚地倾听和敏锐观察,有时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独家新闻,甚至还收获了爱情。
第三个P:推动(Push)。
是的,你还是得逼自己一把,寻求突破。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当个好“演员”是必不可少的。
知名脱口秀演员黄西就曾是一个木讷害羞的理工男。
在他逼迫自己走上脱口秀舞台后,他的慢半拍,甚至略带尴尬的笑,成了他的特点,能引发很多共鸣。
很多主持人、演员在生活中都是沉默寡言的人,而一旦站上舞台,他们就能闪闪发光。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在各种场合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内向的人,把每一次社交、展示自我、应对棘手工作的时刻,都当成角色扮演吧!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詹姆士·邦德,也可以变身为穿了戏服的交际高手。
这一招至少能减压,或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你不用羞愧或尴尬地进行下去。
我在做调查报道时,就曾把自己想象成沉默寡言的大侦探,期盼着柳暗花明的决定性瞬间。
还有一点技能,相信很多人也运用过,那就是和社交高手做朋友。
每一个内向的人身边,可能都有一两个特别外向的好朋友。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你才不至于自绝于人民。
第四个P:练习(Practice)。
比如,训练自己专注地聆听他人,并能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再提个问题。
作者珍妮弗·康维勒还提出了一些帮助你练习的小技巧:比如清楚地喊出对方的名字,因为97%的人都叫不出他人的名字。
比如认真回答“你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在每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时,都能让别人了解你,对你产生深刻的印象。
在对话时注视对方,适时地微笑,都能让你显得更真诚、有亲和力。
而当你不能立刻给出答复时,你可以说:我需要消化一下,明天上午给您答复。然后给出一份深思熟虑后的意见。
这几年,市面上为内向性格的人正名的书越来越多,知乎、豆瓣上也有很多内向者的声音。
作为内向性格的人,最重要的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会展现自己的价值,适度地推销自己,有时候也要逼自己一把。
努力适应这个外向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可怕,就当是一次次进入舞台,进行角色扮演。
但也不要演过头了,那会更奇怪。别忘了前提是开诚布公地做自己,不要违背内心的底线。
内向、外向只是一种性格倾向,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记住,最好的社交标准只有一条:真诚。
作者│张亚利 编辑│止戈
图源│《我们无法成为野兽》
性格内向使得自己在某些时候感到压力
这里有一个专业的测试
帮助你了解自己真实的焦虑水平
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限时免费
理财入门书籍《好好赚钱》,价值49元,现在可以免费听。明星讲师简七帮你理清对金钱的困惑,通过打理财务,帮助你走上真正的赚钱之路。
点击下方,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