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孩子的文化天平与汉语学习

看点我们曾经和大家分享过一篇双语启蒙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家长、特别是海外华人家长的讨论。此文,康妈针对双语教育提出了她的看法,她把双语学习的问题提升到了文化归属和认同上,建议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深度阅读的方式,为孩子在双语环境中前行的家长提供借鉴。


作者 | 康萍 编辑 | 盛慧天


华裔孩子的文化天平与汉语学习_第1张图片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最近连续遭遇几篇同样主题的文章,以满腔爱国情怀痛诉与其他文化争夺孩子的艰辛历程。比如“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不与母体文化割裂而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和工作,返回大陆上学”,又比如“某富豪父亲痛悔当初不该送孩子幼年出国求学,自叹等于白养”。更有铺天盖地的纠结与质疑,纠缠于国外华裔孩子面临的双语学习、文化归属与认同问题。


其实这些纠结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共性的问题: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由此引发一个更现实也更迫切的外延问题:如何在非汉语环境中培养孩子的汉语应用技能?顺便也保留孩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首先来谈第一个问题: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文化最重要也最深刻体系的表达方式,但语言传达的精神与思想才是文化的内核,而非语言本身。


如果说语言确实有文化表达的作用,那么表达中国文化精髓的语言也不一定仅限汉语,任何语言都能够胜任。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那么多不谙汉语的外国人痴迷并深深受益于中国文化的原因所在,其中不乏声名赫赫的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如荣格、斯科特·派克、歌德、汤因比等。


更何况体现文化精髓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通过文字得以充分和具体的传达,更多地体现在风俗习惯、待人接物、生活抉择、家庭关系等最真实的生活细节中。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自己和对待世界的态度


所以那些伟大的父母,那些为了孩子而舍生忘死冲回国内求学的父母们,在采取行动之前应该审慎地想一想自己内心对孩子的真正期求。如果真的是为了让孩子吸收中国文化,求得文化归属与认同,这样做既非最有效,更非唯一的捷径。


即使只是为了熟练地掌握汉语这门技能的应用,也并非此路一条。综合考虑性价比以及与此伴随的机会成本,回国求学就更不占优势,更多的“捷径”自会浮出水面。


当下的国内,文化断层、信仰缺失,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千疮百孔,新的工业文化尚未建立,以“标准化答案应试”为核心的义务教育体制弊端重重、积重难返。不用说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即使是只求得汉语技能的熟练掌握,恐怕也会让人失望到绝望。


小学六年最宝贵的时光,以机械重复训练的方式换来的,也只不过是2500个汉字的机械读写。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沉重到让人无法承受:智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学习的能力与欲望。


即使身处大陆,如果没有家庭阅读的步步跟进,没有父母的榜样作用,没有家庭教育塑造的“文化小环境”,让孩子在群体无意识的洪流中,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之下自发成长,那么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成人,也绝无可能滋养出文化的认同感,更无法培养出支持深度思维的强势母语。


因为我们的教育不需要你思维,甚至强迫你不要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教育成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点。我倾尽余生之力所做的,也无外乎是帮助家长们在流俗的洪流中打造家庭教育的挪亚方舟——文化微环境,抗衡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消蚀之力。


退一步海阔天空


那么,海外华裔孩子的父母,何不换个角度,感恩生活的赐予,让你的孩子降生在天然的文化比较与双语环境中呢?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地球村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孩子,自降生那一刻起,就拥有了地球的球籍,毫无选择地成了一个“国际人”。


不论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我们的共同目标都只有“脚踩大地,胸怀世界。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中,不论是自然地域上还是政治范畴里,融入文化之中,超越于文化门墙之外,大势所趋。


文化理解、包容与融合,势在必行。大陆的义务教育体制多年来倾力打造的外语教学之塔,尽管形同完败,但也可作为培养国际人才的有力注脚。


歌德曾经说过“没有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的人,就算不上真正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同样,不曾理解和欣赏过其他文化的人,也绝不会清醒而客观地热爱自己的母体文化。


没有经历文化比较,“闭关自守”的文化热爱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的固守,一种群体无意识的无奈的抱团取暖,一种对“文化排斥与对抗”的盲目本能。这也同样体现在我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身上,不论身处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


何为文化热爱?


什么是对母体文化的热爱呢?我的理解是,你认识到母体文化的不完美,正因其不完美,使最初本能的依傍演变成一种清醒而深沉的理解与热爱,因为你的身上淌着文化的血液,这个文化塑造了你,而你,经过千回百转的比较与辨析,也同样温情地拥抱了她。


比如我今年16岁的儿子康康,已经在美国上了两年私立寄宿高中。14岁出国以后,在语言与文化、价值观的剧烈冲击中,他好像忽然懂事了好多,更加孝顺明理。我自认开明,但在思想上还是极为传统。孩子从来不在生活琐事上让父母操心,反而是每天追着打电话找我谈心,聊自我的反思,未来的设想。


在彼此的倾听与倾诉中,在价值观与文化理解层面上,感觉到我们的心灵日益贴近,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母体文化的认同竟然生长在异族文化的洪流里,看似悖论,实则自然不过。


康康假期回国小住,在乡村集市上,他和配钥匙的商贩、卖菜的农家奶奶谈天说地,至欢处放声大笑;在文化落后、经济贫穷的彝族村庄教孩子们学习数学、外语、历史,有爱心更有耐心,悲天悯人,并更加激发自己的使命感和奋发向上的决心……


这一点一滴,才是我所认可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是无条件的接纳,是融入,是热爱,是超越。可就是这位打骨子里认同中国文化的少年,汉字的书写却是一塌糊涂,提笔错字,东倒西歪,惨不忍睹。


对此我尽管有遗憾,但并不后悔,毕竟,我们把大量机械书写的时间用在了大量深度阅读、文化游历和阅历积累上,否则哪里有今天建立在深刻理解与包容之上的文化认同?哪里有在美国最优质私立高中游刃有余的这位国际化少年?人生就是取舍,哪里能事事完美,什么都能得到呢?


对走上国际化之路的孩子,家长心里要时刻反省自己对孩子真实的期望值,及时调整,才可以避免落差与失望,同时避免自己的固化拖累孩子成长的步伐。


再谈国学


让我们再谈谈风口浪尖上的国学,因为国学一向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就以我的经历为例。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始于高中,始于国学,具体而言就是唐诗宋词名家散文,《三国演义》、《红楼梦》。


最初喜爱的就是韵律与境界之美,开阔旷达,幽远清静,世事练达,人情通透。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但最初的喜爱更多的出自本能,并没有这样深刻的理解。


年龄渐长,经由西学予我的清醒的觉知,对审慎与逻辑精准的追求,敏锐的判断力,深刻自省与在万千人群中破围的勇气,回头再看国学代表的传统文化,眼光已经不同。清醒地看到了她的不完美,正因其不完美,人生之初本能的喜爱变得冷静而客观,并因此而愈加深沉,融入血液,浸入生活和气质。


在我义无反顾地摒弃自己成长过程中被动传承的文化习俗之“糟粕”,拥抱西方文化旗下的自由、独立、勇气与毅力之际,转身之际,却不可救药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开阔旷达、幽远清静、圆润通透再次倾心相爱。


这一次相爱与前不同,因清醒的理解和接纳而更加情深意浓。正恰如,打破了一道门墙,拥有了两个爱人,从此有了“沾花惹草”的瘾,饮尽天下文化佳酿,沉迷于“普世的人性,普世的美”。


一日看到龙应台的一句“国际化不是目标,而是手段”,瞬间引为知己。在我看来,国际化不是舍此即彼,而是文化与人格的丰富、客观与宽容


对于我们的孩子,国学确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不过国学水平不是背多少古诗看多少文言文能够量化的。只有热爱,为何热爱?因为有用。有用是热爱的土壤,不论是精神的滋润,境界的开化,还是勇气的激励,技能的给予。


从技术层面,与其形同苦役般地完成任务完成作业,不如背几首“一首唐诗一幅画”的古诗,欣赏几幅同样意境的画;聆听与吟诵唐诗宋词名家散文,体验其中的音韵与意境之美;看成语故事,看《三国演义》,体会大繁至简的语言魅力;在认知能力和阅历支撑都“达标”的年龄,经过“训诂”的专业训练,突破书面阅读的障碍,让由衷的喜爱引导你前行,才是正途


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只有“有用”引发的热爱能够让你不会迷途和错失。国学之于大陆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孤悬海外的华裔家庭,如果家长都做不到喜爱与亲近,如何让人之初的孩子在异国文化的包围中喜爱上与自己基本没有生活联结的国学,以及国学代表的中国文化?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18岁也只是开了个头。如果教育是一场战役,那这一定是一场运筹帷幄的世界大战,不可以一时一事论成败。只要播下喜爱的种子和基本的技能,就会引得你在漫漫人生路途中,不断回顾,向最初的喜爱寻求慰藉与解答。


攻克技术性障碍:汉语技能的把握


但海外家长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比文化认同更为现实,也更为紧迫:汉语作为熟练应用技能的掌握。中国在世界政治与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身为中国人却没有掌握汉语,不但在母体文化认知和亲情联结上有重大的缺憾,缺少了必备的桥梁,即使是在职业发展上,也少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汉语和英语因其结构机制的截然不同,势必在初级甚至中级学习阶段无法彼此借力,甚至互为机会成本。身处非汉语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孩子,面临大的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匮乏,兼之同伴压力和文化的影响,对汉语没有感情甚至是阶段性排斥都是有可能的,这就需要家长通过家庭的文化环境予以抗衡。


汉字本身的读写难度也可能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强度提出挑战,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这些因素都注定上课外班的效果不会太好。况且语言过于复杂,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可能靠一星期几次课外班学好,即使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母语也同样如此。


考虑到以上因素,海外华裔孩子的家长更应该有所取舍,从小为孩子的汉语学习制定现实的目标与规划,立足家庭教育,步步实施,每一步为下一步奠定积累。目标要现实,抓大放小,即使能够鱼与熊掌兼得,也要考虑性价比,考虑因此付出的机会成本。


比较现实的目标:抓住孩子各个关键期,让教育与引导始终走在发展前面,使汉语最终达到深层次应用的程度,以求终生不忘不丢。


比较现实可行的途径:以阅读为主线,目标直指10岁左右的深度阅读,为此甚至可以舍弃汉字的书写和写作,或不以追求汉字书写的绝对准确率为主要目标。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相对于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来说,音形分离,读写难度极大。即使是口语很好的孩子,学习读写也很有难度,因为完全是另外一套符号,与听力和口语只有意义的联系。


即使是大陆义务教育体制中的孩子,也要花上小学整整六年的时间,才能学会最基本的2500个汉字的读写、组词和基本写作。所以我见过很多海外长大的华裔孩子,大都日常听说问题不大,但读写就如同“文盲”。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技术难度的原因。


但日常听说的词汇量过少,语言难度过低,不足以支撑文化的传达与职业的发展,甚至不足以在非汉语环境中保持基本的听说能力。华裔孩子要想达到汉语终生不丢,并能够支撑文化表达与职业发展的需求,必须尽快进入深度阅读阶段,用书面阅读的高质量输入来支撑汉语一生的深度应用。


具体说来,家长要充分利用好所有的可用资源,以及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学龄前在家中营造适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汉语文化氛围与技能传达氛围,以语言交流与视听为主,除了视频与音频故事以外,绘本也尽量带音频。


在学龄前尽量提高孩子视听的词汇量与语言复杂程度,以减轻认读阶段的意义识别压力。比如学龄前就能够达到2500个字和大多数相关词汇的听力理解,那么到认读阶段就是完成语音与字形相对应的任务,因为孩子在听力层面上已经解决了词汇意义的问题。


这能够大大减轻孩子的任务难度,使整个过程更轻松和无痛,从而更快速地进入大量或深度阅读阶段。大陆的孩子学汉语也应遵循同样的路径。


学龄前一年左右,在积累了一定汉语听力词汇和思维能力以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文字的识认,争取上学前就能够认识1000个左右汉字,进入独立阅读的阶段。


上学以后不断提高阅读难度与广度,争取到10岁左右汉字识认达到2500个词左右,就相当于国内小学6年级的水平,思维与认知能力不拖后腿,就可以渐次进入深层次阅读。


如果家庭能够提供讨论共读的氛围,效果会更好。输入的质与量达到了,汉语就能够达到终生不丢的程度。我针对国内孩子的母语阅读系列文章对此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资源与方法,华裔孩子完全可以借鉴。


鉴于国外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半天制或很早放学,作业压力小,孩子的时间相对宽松,几个志同道合的华裔家庭也可以组建汉语图书馆和书友会,每天放学后轮流陪伴和指导孩子练字读书,塑造汉语学习与阅读的小社区。这也是比较值得推荐的方法。


另外,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阶段性的回国来短住、游历,甚至是短期就读于公立学校,都是有助于孩子的汉语学习与文化理解的。但所有这些都是锦上添花,汉语最终掌握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细水长流、长期坚持的家庭教育。


相关阅读







华裔孩子的文化天平与汉语学习_第2张图片

康妈

康妈,全名康萍,1994年西安电子科学大学科技英语系本科毕业,北京工作至今,资深英语翻译,素质教育先锋实践者。自2009年起开始在家教育时年10岁的儿子和12岁的女儿(先生的外甥女),小有所成,并将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汇编成书。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华裔孩子的文化天平与汉语学习_第3张图片

喜欢就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裔孩子的文化天平与汉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