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晚清四大名臣

在清王朝统治的中前期,满人在国家政权中保持绝对控制力,汉臣大多只有虚衔,并无实权。到了清朝后期,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汉族官僚逐渐掌握实权,并涌现出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以及张之洞四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主张与实践对于晚清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将其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简评晚清四大名臣_第1张图片
曾国藩(1811-1872)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湖南长沙人,道光年间入仕,成为权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仕途坦荡,官至兵部右侍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丁忧在籍的曾国藩仿戚继光成法组建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曾国藩主张兴办洋务,其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此外,曾国藩在文学、书法以及思想学术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作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崛起标志着汉族官僚开始掌握实权,其思想和实践对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评晚清四大名臣_第2张图片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重臣,湘军的重要首领,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湖南湘阴人,其生性聪颖,胸怀大志,热衷于经世致用之学。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左宗棠入佐湖南巡抚幕府,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逐渐崛起,成为总督一方的封疆大吏。在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并力主在新疆建省,粉粹沙俄的侵略阴谋,维护了边疆安全。此外,左宗棠主张兴办洋务,其总督闽浙、陕甘期间兴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制造局等一批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为晚清重臣,左宗棠的主张与实践对于晚清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评晚清四大名臣_第3张图片
李鸿章(1823-1901)

晚清重臣,淮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安徽合肥人,早年受业于曾国藩,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其仿照湘军营制,组建淮军,成为继湘军之后又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并且逐渐充当起主力国防军的角色。李鸿章也由此受到重用,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其对内主张兴办洋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近代工业,并组建北洋海军,力图建设近代化国防体系;对外主张力保和局,寄希望于列强“调停”来解决争端,并代表清廷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作为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鸿章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其兴办洋务、发展工业的努力,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他终究不能摆脱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其保守与妥协的外交政策为时人所诟病。应该说,李鸿章一生荣辱,恰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简评晚清四大名臣_第4张图片
张之洞(1837-1909)

晚清重臣,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祖籍河北,同治年间入仕,历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等职。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代表,后转向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主政湖广期间,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厂、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工业,并且重视新式教育,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对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他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订立“东南互保”,压制东南地区的反帝斗争;清末新政期间,他与刘坤一联名上奏变法三折,史称“江楚三奏”,成为新政的施政纲领。此外,张之洞在儒学、经学、目录学以及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总之,在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时代,张之洞既有传统士大夫保守的一面,也有近代改革家进取的一面,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评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