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会学佛的原因非常简单。人类的一切宗教本质上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泛灵论。
也就是人们给自然元素,客观事物赋予“灵性”,从而作为崇拜的对象。
这一类宗教常见于各种原始部落,比如以火为崇拜对象,以山作为崇拜对象,还有特别常见的“生殖器崇拜”等。
这一层次的宗教基本没什么内涵,就是认为某一自然元素有着超越人类的神力,人们为了免除心灵上应对不可控的事物和自然灾害的恐惧,所以就给这些自然元素赋予了“灵性”,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第二个层次是抽象高我崇拜。
最典型的就是基督教。人们通过设定一个造物主、或者宇宙的最高主宰,对这一最高主宰进行崇拜。
这种崇拜在本质上源自于人内心最深层次的“自恋”,它是人通过抽象的方式、想象出、或者推理出一个“高我”的方式,而塑造出的一种偶像。
这种偶像通常我们都称之为“神”,但无论是基督教里的耶稣,还是北欧神话的奥丁、索尔、洛基,还是中国古代崇拜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这些“神”的外形都是“人”,只是比人更为俊俏,或是比人具备更多的、更强的能力。
这是人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当前的属性和限制,变得无所不能的这一幻想的投射。
第三个层次就是“追求真理”。
佛教是唯一一个教义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并且在这一道路上也的确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的宗教。
对于天生就对真理有一种渴望的人来说,佛教是他所能够选择的、对这一目标进行探索的有限渠道之一。
我有一点比较幸运的是,我学习佛学在最开始的时候就从没打算过自己要成为一个佛教徒。
所以对于佛教中的诸多纷繁庞杂的观点,我并不是盲目的、迷信的加以接受,也并没有把佛法当成一个多么“殊胜”、多么“超凡脱俗、高不可近”的东西,而只是把它当成众多对于世界本源的阐述角度之一,再加上宗教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帮我剔除了大量佛教思想体系中的糟粕,这种态度反而令我能够更迅速的把握佛学理论中最核心的东西。
学佛的过程中,我也看了大量佛经和对于佛教思想的论述。但是到现在我明白了,原来真的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掌握了一句真传然后修一辈子就行了,其实没必要看太多的佛经,了解太多的佛教知识。学的越多,反而越乱。
少则得,多则惑。
众多的理论、概念,和纷繁庞杂的名词,其实都是一种安慰剂。
为什么说它们都是安慰剂呢?
因为人不敢相信原来佛法的真传就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他无法产生这种“信”。
就好比干开锁这个行业的人,你家锁打不开了,你看到师傅忙前忙后鼓捣了二十多分钟才给你弄开。但其实那都是装的,演给客户看的。开锁的技术其实非常简单,一两分钟就能给弄开了。
但是如果师傅真的到你家一分钟迅速就把门打开了,你心理肯定会觉得这很不值;师傅在你面前演了20多分钟,你才会觉得自己这一两百块钱花的是值得的。
所以佛教给了你无数的经典,无数的经书,无数的修炼方法让你去修炼,等你看的书足够多了,练得法门也不少了,这时候你才会有安全感,才会觉得现在自己可以去修那句真传了。
但如果你认清楚自己心理和大脑的逻辑,那么那些额外的修行、额外的学习其实都没什么必要,反而浪费了你大量的时间。
就是这样。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常自在 ID:changzizai2019
微博:大仙常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