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

很早以前听说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这两个词语的时候是哥哥教我的,当时我一头雾水,哥哥解释说,宏观经济学就像是整片森林,而微观经济学则是这片森林中的一棵树的具体情况。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就像是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很多时候宏观经济争议非常大。

这周开始复盘宏观经济学,从五个方面进行:节约悖论、市场VS政府、人口抚养比、泡沫经济、再分配。

一、节约悖论

勤俭持家,避免节约浪费,国家希望个人节约吗?答案是国家提倡不要浪费的同时又希望我们不要攒钱,把钱花出去,货币流通了,国家的GDP才会高。如果国民的钱都放在手中,没有货币流通,经济就不会发展起来。

计算的GDP方法分别有:消费、政府采购、净出口、投资。

你的消费都是别人的收入,这笔收入又会变成新的消费,或者投资,GDP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这就是乘数效应。

课后思考

本周的题目,没有正确答案,都是辩论。今天的问题是,你觉得,在中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们是应该鼓励消费,还是应该鼓励节约?

从中国近些年的情况来看,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就业,新农村改造,税制改革,这些我所知道的事情都充分体现出了国家鼓励消费的表现。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大量债务违约,比如房建甚至出现空城鬼城、浪费资源,最后过剩导致失业、降薪、经济活力减弱等问题,GDP高并不能代表国家富裕,消费也不应是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也不能简单的说节约会更贫穷,创新、改善民生才是正道。

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看不见的手(市场)VS看得见的手(国家)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做好“巡夜警察”,防范暴力、偷盗、欺诈并保护履行合同和提供公共事业,就可以了。至于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利用人的自私性,趋利性,最终有效地配置资源。

凯恩斯认为,任由市场自我调节的代价是贫富差距悬殊,大量失业发生,社会不再安定。那只“看不见的手”很危险,需要国家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控制,才能让经济走势不会脱离正轨,减少患“经济危机”这个癌症的风险。

两位经济学家辩论国家应不应该干预市场,作为听众的我觉得两个都非常有道理。今天的两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关于这个问题也辩论10多年,至今没有结果。

国家有两大法宝:货币政策和财务政策。

货币政策,就是央行通过调节利息、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调控货币的供应量。经济萎靡,释放货币,经济过热,收紧货币。

财政政策,就是经济萎靡,政府就自己买买买,并且减税,拉动经济,如果经济过热,就多收税,给经济降温。

课后思考

作为吃瓜群众,你会支持张维迎+亚当·斯密组合,还是林毅夫+凯恩斯组合?为什么?

就中国而言,国家干预市场最突出的就是房价,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如今的房价已经高的离谱了,我之前也在埋怨政府,直到我听到了香帅的《金融管理学课》中关于房价的分析才发现,咱们国家的房价低于美国好几倍。当然我也反对政府一味地干预市场,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因为政府干预导致的,在这里我的观点是政府和市场自动磨合到最佳状态,才能有效率达到目的,不能过于偏执哪一方。

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人口抚养比

人口抚养比,指的是一个国家非劳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原万科北京CEO兼董事长毛大庆,分享过一项有关于人口抚养比的研究数据:90后,比80后减少了44.2%;00后,又比90后减少了33.7%。

如果这组数字确切的话,给大家一个形象的概念,这意味着,如果80后的总人口是100人的话,那么90后就是56人,00后就是37人。

未来,会怎么样?

中国最大的生育高峰是1966年到1973年。这段时间,中国出生了一共大约3.1亿的人口。如果60岁退休政策不改变的话,那意味着从2026年-2033年间,中国将会有3亿人,也就是今天中国人口的22%左右,将集体进入退休状态。今年是2016年,还有10年。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可劳动人口不断缩减,面对着一个庞大的无法劳动的人群,当90后和00后成为社会主流时,要保持今天的社会总财富,平均生活水平,他们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必须是今天的2倍。

面对老龄化,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试着推演一下,如果人力成本翻倍,但是商品价格不变,你的商业模式是否依然成立。

第二,调整的手段,可以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方式,提升效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第三,仅仅提高效率是不够的。我们要卖不可替代的产品,而不是可被机器人替代的劳动力。

课后思考

如果15年之后,中国劳动人口将从9亿,变为5亿,也就是说少掉了4亿,你打算现在做些什么?

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很多人都恐慌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就目前这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恰好能够补足人口老龄化这个空缺。

我一直认为将来的养老院是最赚钱的行业,可能60岁退休了在家里还能为子女做家务带孩子,可如果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子女又需要上班,这种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养老院,未来的养老院我的设想应该是引进机器人,让机器人负责监护人的身体,维持清洁,端茶倒水,做饭,送吃送喝。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了人工,当然也不能说不需要人了,我们人类需要负责老年人情深层面的健康,让老年人身心都健康。未来的人工成本可能会是现在的两倍,而养老院是我们未来将必要去的地方,现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尤其是医疗行业,这对养老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就是虚拟经济过度增长,最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形成的虚假繁荣现象,最终,泡沫溃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说起泡沫经济,不得不说庞氏骗局,庞氏骗局背后,是有人用尽心计,构建故事,让大家对无价值的资产产生“群体想象”。而在泡沫经济中,这种“群体想象”是自发的,所以,泡沫经济,又被人称为:自发性庞氏骗局。

学习商业逻辑,可以使人理性。但我们也要对人性,心存敬畏。进入商业世界,就算获得再大成功,我们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什么是可持续增长,什么是泡沫经济,要时时问自己:我会不会就是那个,用金钱去购买虚拟价值的物品的人。

课后思考

谈宏观经济,我们的题目继续是辩论。你认为,现阶段的中国房地产,是不是泡沫经济?如果是,处于哪个阶段?为什么。请像经济学家一样的辩论,不要发泄情绪,不要吵架。让你的思辨,发出光芒。

我个人认为房价正处于膨胀阶段,还没到崩溃阶段,国家的经济在最近这些年飞速发展,人口不断涌入一二线城市,房子的需求增大了,价格也随之上涨,经过去年的房价又一轮上涨,很多人买房子的想法都破灭了。所以我觉现在的房价有些膨胀了。

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再分配

福利经济学中的“再分配”,是指在基础收入上,政府为了社会公平,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财富转移的一个的过程。

再分配就是政府通过某些手段,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人的手中,以求缓解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再分配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做得不好,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

瑞士有个政策,任何提案,只要能在18个月内集齐10万个签名,就能召唤公投。于是有人提案为了让公民过上好生活,让政府每个月给公民发钱,这个提案很快突破了10万签名,如果这个提案通过了,政府又不能每个月拿出那么多钱,这个钱只能让有钱人出或者印钞票,而这两个方案都不能实施,印的钱多,那每一块钱的购买力就会下降,所有人的财富都会缩水,但是相对来说,富人缩水的更多。所以,印钱的本质,也是从一部分人手上收钱,发给另一部分人。

课后思考

像经济学家一样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为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也举行公投,给全中国公民每月无条件发钱,你会赞成,还是反对?如果赞成,你觉得应该发多少?如果反对,你觉得更合适的替代方案是什么?

我是持反对态度的,贫富差距不会通过发钱而改变,如果发少了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发多了会导致全民没有通过努力实现财富自由的心态了。

不过国家也不会让没有能力的人饿死,据我所知每个村庄都会有贫困户,对于没有收入的家庭,国家也会给一些补助,能够维持每天的生活。

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业中的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