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逻辑”

我们的社会,历来不缺混蛋逻辑: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必须相信祖国;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爸(妈);公司对张三李四的升职任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领导决定的;这历史文物是真的,因为是专家说的。我们把感情和逻辑混在一起,把权威和道理混在一起,整个是一团浆糊。


“混蛋逻辑”_第1张图片
source: pexels.com

“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必须相信祖国”,这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以自我民族情绪做出结论,就是想当然。直接奔向结论,而跳过一个严谨的推导过程,比如以目前的经济数据和世界格局作为预测依据,推导出中国经济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美剧《小谢尔顿(Young Sheldon)》中,当小谢尔顿问他哥哥Georgie “为什么一个东西每个人都知道它就让它变成是正确的了?(Why does everybody knowing something make it right?)”,Georgie用了同样的逻辑来回答:因为,这就是让我们国家伟大的地方(that's what makes this country great);多年以后,Georgie在法官面前用了同样的逻辑为自己辩护,但他仍然因为在电话厅里撒尿而定罪。

我们小时候也许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因为某件对立的事情,爸妈脱口而出--我是你爸,我是你妈,所以你得听我的;咋一听,这话说得有道理呀,爸妈养育了我们,爱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听他们的。但是,实质逻辑上的因果是,我们听他们的意见,是因为我们在还是小孩儿的时候,因为知识和阅历的缺乏,对一些事情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信任拥有相对丰富阅历、健全判断能力、对我们充满爱的父母能够为我们做出有道理的选择和判断。理论上,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前提是父母说的话有道理,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是父母,养育了我们,爱我们,即使没有道理的话我们也去执行。尤其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这种权威的压迫感以及情感的纠缠让我们不去思考事情本身的对与错。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说“公司对张三李四的升职任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领导决定的”,方便地认为这反正是领导决定的,却不实质地去分析张三李四是否真的有能力并且其能力确实符合公司发展的需求。虽然职场环境的确存在不公平的情况,但是也有这种可能性:领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到了这个需求。又或者我们对任命或多或少有一些意见,但却只关注工作以外的东西,比如认为这是张三李四有关系走后门的结果,因而阻碍了我们去分析任命这件事本身。当然,如果存在不公平的情况,也许用“这是领导定的”来掩盖自己的失望,也是未尝不可,毕竟有时职场中的混蛋逻辑远不止这些,有可能整个就是一个混蛋职场。

另外,常常有人说“这历史文物是真的,因为是专家说的”,有时我们盲目地崇拜权威,而忽略了逻辑道理本身。我们崇拜权威,是因为我们相信权威能够有比我们更全面的知识体系,能够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做出更有价值的判断。但当这些权威没有做出合乎逻辑有理有据的判断时,即使是权威,我们也应该放弃。有一个故事,国学大师王国维给末代皇帝溥仪秀自己珍藏的古董,溥仪随手指了几件,说:这都是假的!王国维作为国学大师,觉得自己精心挑选的珍品不可能是假的,于是找了许多同行和古玩老板鉴定,结果果真是赝品。溥仪说:“我根本不懂什么鉴别方法,只是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看起来不太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溥仪才是真正的道理。所以专家说的,并不一定能够成为“这个古董是真的”的原因,而是应该看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与推导的道理。对于权威,我们交付信任,但仍应保持理性怀疑;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权威是在其专长领域进行判断还是跨领域判断,比如我们相信某人对我们伤病的判断,是因为这个人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者?估计,他(她)判断伤病的能力与没有接受过医学训练的普通人无异吧。又或者因为某个人是成功的商人,所以他(她)说的什么都是对的?我们缺少的是对事件本身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混蛋逻辑的存在,有时是因为方便,有时是因为无知,有时是因为混乱,有时是因为懒,有时仅仅是因为混蛋。

你可能感兴趣的:(“混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