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看了一篇名为《太懂事的孩子,大都活得不幸福》的文章,大意是小时候自己的需求被父母遏制,被迫变成懂事的孩子,以至于长大后面临许多人生难题都不知道怎样解决。翻看评论区,果然如我所料,共鸣者众多,所有的感想都化为绵长的诉苦,仿佛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那么的不幸。
这让我想起豆瓣上那个有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每个人历数父母的N 条“罪状”,借以痛诉自己受到的伤害。他们放高姿态、放大痛苦,用无情的语言鞭挞着如今已经年迈的父母,倾尽所有情感为自己的任性服务。
只是,即便父母曾经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伤害,即便他们的成长经历令人同情,可一旦这种同情用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时,却多少有些可笑与恨铁不成钢。因为在常人看来,三岁的小孩要糖吃,大家会觉得可爱,但一个二三十岁的健全人要糖吃,就会觉得哗众取宠了。
作家周冲曾说:“一辈子寄生在原生家庭上的,都不是真正的大人”,的确,那些成年后依旧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人,那些被父母的介入导致小家庭鸡飞狗跳的人,那些埋怨父母导致自己至今一事无成的人,其实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人,倒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面享受着父母的庇护,一面嫌弃着自己的出身。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个女孩叫文文,每次和我们出门逛街都会因为晕车吐的一塌糊涂,回来还要休息好几天才能缓过来。对此,文文告诉我们,要不是她妈妈死的早、奶奶总让她干活,她的身体也不会这么差,然后就是一堆她小时候受过的各种委屈。每每此时,生长在完整家庭的我们都会对文文产生深深的同情,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照顾她。
但是,慢慢地我们的同情分越来越低,最后反而生出一丝丝的厌恶。因为,文文说自己身体不好是因为小时候家庭负担重,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平日里饮食不规律、不爱运动、喜欢熬夜,以至于她的常态就是躺在床上让大家帮她做这做那。文文说不喜欢爸爸,因为爸爸总抱怨自己负担有多重,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宁愿每次顶着爸爸的埋怨开口要钱,也不肯周末外出做兼职赚点生活费。文文说自从妈妈去世,她的成绩就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她在学习上得过且过的敷衍。
如果说童年的不幸经历让我们有理由为自己鸣不平的话,如今已长大成人了却还要赖在曾经的痛苦里寻找安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有句话说,“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纵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要成长在一个怎样的家庭、拥有一对怎样的父母,可是当认知与思想在身体里萌芽,觉醒的我们准备要为自己的命运拼搏一把,一切美好也将如约而至。
02
其实,以前的我也曾这般怨恨父母,认为正是他们的争吵、控制、打骂才让我变成一个自卑、胆小、没有主见、不善交际、敏感多疑的人,尤其是在看了众多身心灵和心理学一类的书之后,我更加确定如今令人讨厌的自己正是拜父母所赐。于是,便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怨恨的情绪一股脑全发泄到父母身上,使得原本就淡漠的亲情更加紧张。
只是,久而久之,特别是当我自己做了母亲,体会了抚养孩子的艰辛之后,我才终于意识到,即便父母曾经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但是人无完人,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他们已经极尽所能的给了我们最好的成长环境。
是,他们有时对我们的控制太过野蛮,有时会把我们当做他们的出气筒,有时会在一些重要的时刻缺席,甚至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做出了抛弃孩子的恶劣事情。但是,他们当时的能力与智慧已经驱使他们做出了当时当下认为最好的选择,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与其把时间和心力放在已经更改不了的事情上,不如学着如何疗愈自己的伤痛,用行动扭转自己的命运。
还记得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的女主角丽斯吗?丽斯出生在美国贫民窟,从小生活在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母亲酗酒吸毒,并患有精神分裂症,在她十五岁时就去世了,随后父亲住进了收容所,姐姐被爷爷带走,只剩下她苦苦的反抗着贫穷的生活。随着慢慢长大,丽斯逐渐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泥泞的人生现状。于是她一边打工一边刻苦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并最终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跨入哈佛的大门,从此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篇章。
所以说,当你觉得自己很惨,却发现比你更惨的大有人在,当你开始抱怨,却发现怨念永远没个头,当所有的情绪发泄完,除了你自己,仍然不会有人对你的人生负责。放下过去,改变自我,方能扭转命运的方向。
03
说到改变,不少人就会说:“道理我都懂,我也知道症结在哪里,也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为什么却一直做不好呢?”对此,我觉得古典老师在《把时间浪费在好玩的事情上》一书中的观点给了我们启示。
古典老师在分析“为什么你学的越多,越没法行动”时说道:“一旦你的知识能够‘解释’你的困境,你就会觉得不必采用行动来改变你的困境了”。“一旦你日益沉迷于‘解释为什么不行’而非‘行动改变’,你开始以各种知识解释自己的困境,你用一套老旧的、完美的逻辑解释了自己一切的不幸,日益懒惰”。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是通过读张德芬老师的身心灵三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知道“原生家庭”、“童年阴影”、“不配得”等等术语,然后才有了“原来我之所以会……,是因为我爸/妈……”、“我之所以会……,是因为我家里的XX就这样”的顿悟。所以一旦自己身上出现问题,就习惯性的用已知的理论去解释,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他人、推卸责任,其实事实上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立了一个貌似合理的牌坊而已。
另外,古典老师还提到一个行动的基本心理动力公式——“变革公式”,即不满(对现状的不满)×愿景(未来想达到的结果)×下一步(行动)>阻力。简单来说,当你挖掘出对现状的不满,设定好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并为达到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并且三者的合力大过阻力时,那么改变就开始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父母不能给予我们所有,我们只能自己去创造自己想要的一切。放弃之前那个一蹶不振、负能量满满的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阴霾,走在光芒万丈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