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男女》的三次围观看中国人的心态

前一晚重温《饮食男女》,发现三次有意思的围观。

第一次  幼儿园小朋友围观朱爸

朱爸去幼儿园给珊珊送便当,无锡排骨、蟹肉菜心、青豆虾仁、五柳鸡丝、冬瓜盅摆了一桌子,小朋友们呼啦啦一下围过来,连老师也按捺不住好奇踮起脚尖,场面轰动一时,朱爸小试牛刀的午餐便当在片中受到美食的最高礼遇。从此珊珊成了校园中的风云人物,每天负责为同学改善伙食,午餐菜单开出长长一串,朱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寂寞也差可告慰了。

有一个细节,朱爸走到珊珊座位跟前,蹲下,未及说话,先一把将珊珊的汉堡包推开,显出这位顶级名厨对洋快餐的不屑一顾。有意思的是,小女儿朱家宁却在快餐店兼职,请男朋友吃“闻了都想生病”的路边摊并赞不绝口,面对丰盛似满汉全席的星期天晚餐却毫无胃口。电影开头一家人首次聚餐,朱爸前脚接到电话去圆山饭店救场,临走不忘交代蒸笼里的蟹粉汤包要吃的时候才上桌,后脚女儿们就放下筷子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满汉全席被原封不动地装进方便盒扔进冰箱。

被辜负的,又岂止美食呢?

第二次  朱家三姐妹围观梁伯母

梁伯母绝对是这部片子里的一大亮点,虽然出场时间远远比不上其他几位主角,但足够让人过目难忘。一口变异的长沙话在一众台湾腔中已经足够瞩目,首次出场片中便下起了罕见的瓢泼大雨,似乎在暗示观众这个人物来历绝不简单。“还有十块钱你怎么叫他不要找?”“付小费好像喝开水,跟你妹妹一样,可是你妹妹一个月赚多少钱,你一个月赚多少钱?”“你现在一个人过日子,能省就要省,不然将来老了靠哪个?”“怎么没有电梯——”活脱脱一个邻居家刻薄挑剔的老太太!

第二次出场是到朱家串门,老天又不负众望地下起了倾盆大雨,梁伯母刚跨进大门,天边划过一道洁白的闪电。见到大姐家珍(年过三十),先问“还在那个学校教书?”接着就问“还没结婚?”,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哎,说实在的,结婚也没啥意思,结得不好,到最后还不是要离婚,就像锦荣,发神经嫁那么一个不成材的……”多讨厌的老太太!见到小妹家宁立刻换了一副说辞,“多大了?”“二十了。”“那该找对象了,不要像你大姐拖那么晚。”老二家倩出来打了个招呼,“长得真漂亮!有对象了吧?”“一定很多,你可要张大眼睛挑,男人哪,不要光听他说话,要看他做事。你说是不是啊,朱先生?”接着向朱爸吐槽两个女婿,外面是一阵一阵的闪电。朱家三姐妹站在走廊,望着客厅的二位,翻了个白眼——“老巫婆”。

第三次 学生围观家珍与体育老师

三姐妹当中,大姐家珍的角色心理最为复杂。母亲早逝,她自觉地担起长姐如母的责任。父亲渐老,她似乎打定主意陪伴父亲安享晚年。大龄未婚的压力,她好像关闭了心门,把自己锁进了教师和教徒的角色中。

终于,重重枷锁在情书的连环攻势下逐渐松动。禁锢越是严重,反抗就来得越激烈。在圣乐大合唱的歌声中,家珍一反往日一板一眼的教师形象,放下卷发、涂上红唇、穿上红裙,走上了人生转折点的戏剧舞台,发出了人生中最瞩目的呼喊,“一个巴掌拍得响吗?打球也要个对手啊,为什么我永远只能站在这里对着空气谈情说爱?到底是谁写情书给我?有种就给我站出来,是谁每天在我桌上放那些肉麻兮兮的情书?是谁?既然敢写为什么不敢承认?不要以为你躲着我就算了,等我把情书统统贴到布告栏,全校对笔迹,我看你往哪里躲?你躲吧……”

最后得知,“情书”事件只是学生的恶作剧,家珍擦着黑板上的化学方程式,伤心地哭了。排球老师周明道过来试图安慰,正要说话,家珍结结实实地吻了下去。原本在教室外靠墙站成一排的学生挤到门前,嘴巴张成了“O”型。

在教室,在学生面前,家珍勇敢地踏出了一步,主动追求爱情,这意味着,她已经完全摆脱了身份的束缚。最后一次全体聚餐,梁伯母批评珊珊“细伢子吃饭,嘴这样刁,长大了嫁不出去!”镜头扫到家珍,笑得憨厚坦然。

李安真是个摹写世情、捕捉国人心态的高手,这种“围观”不是正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吗?

在所有的电影当中,《饮食男女》是看得次数最多的一部,每年总要找出来重温一两次。就像李宗盛的歌里唱的那样“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要正儿八经的来写它的好处,也许真的不一定能写出个所以然来。但每一次重温总会有新的发现,能让你会心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饮食男女》的三次围观看中国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