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浩艺术:孩子成功的法则之别开生面法

别开生面法(2)

僵局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

又比如,孩子们互相争东西,争来争去,这也是一种僵局,这种僵局都是因为这种或那种逻辑。很多人的思维方法就是非此即彼,但很多矛盾不能靠这样的方法来解决。

又比如,你说:那个小朋友在哭,你去帮助帮助他。他说:我不去。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去不去?他说:不去。这又是个僵局。面对这种僵局,当你的坚持达不到目的的时候,不要固执于这个坚持,滞留于这个坚持,最后以和孩子闹僵,训斥孩子为结束。这样不好。

你不去,爸爸去,或妈妈去,你等我一会儿,或者你帮我拿东西,我去。回来以后你对他说:我去帮助小朋友,你帮我拿了东西,咱们一起帮助了小朋友,没有你帮助我,我也帮助不了他。这个感觉挺好,这也叫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要跳出一个僵局的逻辑,别开生面,想出新思路。

当孩子因为某种倾向而不接受大人对立的倾向,与大人表现出冲突的时候,只要这个冲突不是个根本的道德问题,都可以用别开生面的方法来解决。而当孩子接受了你的新解决方法,要及时地欣赏和夸奖。

别开生面法是思维技术的高超表现

别开生面是跳出非此即彼的生硬的对立僵局,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外交的也好,工作上的矛盾也好──一个特别重要的艺术。推而广之,可以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做生意的人,搞外交的人,搞经济的人,都可以找到这种方法。

很多思维难题、科学难题、哲学难题、艺术难题,有时都需要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别开生面的方法根本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是思维技术最高超的表现形式。

家长因为不懂得这个方法,往往就会和孩子形成僵局,这个僵局等于死局,这个死局最后以家长训斥孩子,以双方共同的失败而告终。孩子没能念作文是一种失败,家长没能让孩子念作文,也是一种失败。孩子是人生的失败,家长是教育的失败。

如果一谈判,最终形成僵局,没有谈判成,双方都是失败。本来是要和平,最后打起来。你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方法不行,换个方法也不行,两个方法都不行,死死地僵在那儿,没有解决问题。这就是死局,僵局。

超越问题,才能随机应变

解决死局和僵局,使局面变活,这是个高度的哲学问题,高度的生活艺术。用古人的话讲,就是禅的真理。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许多禅书都是书面文章,真正的禅是什么呢?我让孩子念作文的方法,就叫禅。

禅就叫跳出自我逻辑,随机应变。否则,我提个问题你就回答不了:你是愿意当小偷,还是愿意当强盗?二者必居其一。你怎么回答?你两个都不愿意当,所以没法回答。这叫死局,叫僵局。你跳出这个僵局,就有一万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其中有一个方式就是,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毫无意义,这是一种回答。还有一种回答,我不知道你提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可是你要陷在他设定的问题中,你就没有正确结论。

许多思维的错误就在于社会生活、周边人物给你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你就套在问题里面,而不知道超越它,问一问这个问题本身是什么意思?

禅宗有一个公案,一个禅师悬在树上,树很高很高,他手里拿着东西,只好用嘴咬住树枝,才能不掉下来。这时候底下有一个人问:“佛祖西来,旨意如何?”对这个问题,禅师不能不回答,要不他就不是禅师。可是如果他回答,嘴一张开,肯定会从树上摔下来。

如果这个问题要你回答,你怎么办?又是一个死局。你如果陷入这个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就不成为禅师;回答问题又要掉下来。要么我宁肯不回答,要么我宁肯掉下来。这两种思维方式,一个代表前面举例的那个孩子,我就不念,一个代表家长,你就得念。当别人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也许这样回答:我想知道这个禅师上树之前在干什么?这样,你就没有陷在对方提出的问题之中。

就好像我问你是想当强盗,还是想当小偷?你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没有意义。可是如果你必须选一个,就很荒唐了。所以,要跳出原有的逻辑。别开生面法是非常有效的。当它与逻辑中断法、原则坚持法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解决许多与孩子错误行为倾向发生冲突的矛盾。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浩艺术:孩子成功的法则之别开生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