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五月初五忆屈子

            汨罗河畔泪凄凄

            龙舟粽子还真相

            一腔热血付东流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逝于前283年~前269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屈原死因新解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

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柔软的泥沙。对此,早在30年代胡适先生就曾提出质疑,认为《怀沙》一诗中的许多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他自杀的传说而炮制的一篇伪作。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么,屈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目前,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中,“屈原死于谋杀”的说法十分流行。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谋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宿敌令尹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屈原已遭贬放,除非有极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杀害这个在政治上已经毫无指望的人。这样看来,屈原最终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而已。

屈原在爱情生活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最令人关注,因为屈原对她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眷恋与爱慕。从诗中可以推断,此女美貌惊人,而且比屈原拥有更高的地位;她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和他在荒郊野外秘密约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湘夫人”三字已是暗示,“湘”就是楚国;“夫人”,即楚王的妻妾。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是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屈原不仅是政治家,而且是个有思想的政治家。屈原不仅有政治上的热情理想,也有政治上系统的思想。

从屈原《离骚》《九章》而且具有现实主义色彩,作品中可以看出屈原的政治思想。

A.作为思想家的屈原

1、“美政”是屈原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心中理想的政治模式

《离骚》: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居!

2、“选贤任能”是“美政”的具体措施之一

《离骚》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屈原悉心的要为楚国培养一些贤能的人才,结果,这些贤能的人却不能够得到重用,屈原非常的懊恼。他说,我就要离开楚国了。聚贤授能的理想未能得到实现,屈原非常的伤感。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关注“民生”是屈原“美政”理想的归宿

《离骚》: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看到天下百姓生活艰难,他无奈叹息,甚至伤心得流下了眼泪。楚国的当政者楚怀王,也应该以民为本,了解民心,采取得当的政治措施。

《九章·哀郢》更加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情怀

名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秦国的军队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之后,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在悲愤之中所写的一首诗。这里也体现了屈原强烈的以民为本的情怀。关注民生,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屈原美这种思想的归宿,理想的政治最终要看民生改善与否。

4、依法治国

(1)吴起在楚变法

生活在战国时的文学家屈原,他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北方诸侯国的政治影响。屈原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他不仅具有强大的治理国家的能力,他还有较高的外交能力。屈原多次出使过国外,尤其中原的北方。在齐国,了解到了中原地区很多国家在政治上已经开始了改革,就是变法。中原地区卫国——吴起,后来被楚刀王请到楚国来变法。吴起是战国时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改革家。《史记·吴起列传》他曾在卫国对魏武侯提到:“治国在德不在俭,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吴起到了楚国以后,看到楚国政治上的毛病所在,所以就提出了改革的总方针。首先要强化法律,要把那些多余的或者是臃肿的不做事的机构中的官员解除官职,楚国还保留了血缘系法制,一代代贵族中的后代不做什么事情,而空享国家的俸禄。要废除贵族特权,把国家资源更多的用来培养那些战斗的士兵,要增加国家的军事力量。吴起提出的方针对当时的楚国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吴起不仅精于领兵打仗,而且也善于治理国家,治军建军。他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的热情接待,并被拜为相国,吴起怀着感激之情,决心施展才干,辅佐楚悼王富国强兵。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严明法令,修明政治,整顿财政,惩罚贪污官员,厚待战斗之士,加强军事训练和战争物质的储备,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予以重用。这些改革的实行,使楚国很快就成了国富兵强之邦。在军事上,南平百越,北灭陈、蔡,接着又战败西方的秦国,威震诸候。

吴起运用改革为楚国争得了威名,但却得罪了楚国旧时被废的公族贵戚。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仇恨吴起的公族贵戚乘机作乱,叛乱的贵族将吴起乱箭射死。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屈原变法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

到了怀王时期,怀王在年轻时也是个励精图治的国王。他重用屈原,让屈原对楚国的政治进行改革。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曾经记载,楚国的上官大夫想要改变屈原所以拟定的内容,屈原却没有同意,这就得罪了上官大夫这些权贵。后来楚怀王就疏远了屈原。屈原想改变楚国的法律,想重振楚国的雄风,在政治上进行改革,这个政治夙愿最终也没能实现,所以屈原在自己的作品中对未能进行改革,表现出了无限的伤感与失望。

(3)屈原的法治思想

《九章·惜往日》

奉先公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富国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嬉。

……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汜(泛)洑(桴)伏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应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必辞以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屈原非常清楚,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起来,首先要制定法律。法律的确定是楚国强大的先决条件,可惜楚国的当政者却没有采纳这样的措施,而是“背法度而心治兮”背离了法度,完全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为所欲为。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B、作为哲学家的屈原

对宇宙起源的追问

《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迷迷濛濛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

……

 《天问》是一篇充满强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沉的文学情思的经典诗作。郭沫若先生称:“其实《天问》这篇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研究》有学者讲,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学术思想,可谓切中了屈原那蓬勃涌动的理性思想的脉博。可以说《天问》一篇,是屈原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总结与升华的一种艺术再现,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

还有学者提出,《天问》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国巫史文献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这一点从它涉猎广泛的170余个问题上,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证的。

此篇在篇幅上仅次于《离骚》。作者借助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以提问求解的方式,通过对古代社会具有至尊意味的“天”的责难发问,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旷代未有的磅礴气势,将深湛的思考、大胆的怀疑和执著的探索指向生存世界的各个层面,融合他“参差历落,圆融活脱”文学运思,创作出令人千古称羡的华彩篇章。

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怀疑精神与理性品质,以及具有明显批判性的历史意识,由此在艺术上获得了非常独特的感染效果。同时,篇中所包含的大量神话、传说和史事,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上古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一个人能及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却最终落得“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悲哀慨叹。我们不能责怪他不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道理,我们只能用一种敬佩景仰的心情,在品读他留下的诗作中,体味他的心境,他的愁苦与无奈,这便是对他最好的怀念吧~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