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犀牛之旅

文:美玉

图:牙车筷


今年夏天在上海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当中,我选出的最喜欢的展品是“丢勒的犀牛”。这幅画是在大航海时期画的,画中的犀牛是苏丹王送给葡萄牙王的,是一只标准的印度犀牛。但很可惜,这头犀牛虽成功到达了葡萄牙,却在另一次转运航行中不幸遇难。所以,这幅画是丢勒凭想象和传闻来画的,他本人并未真正见过犀牛,因此介绍上说有些部分与真正的犀牛不尽相同。但仍然激起了欧洲对亚洲的好奇心,它是大航海时代很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

寻找犀牛之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而丢勒的画,不仅仅让欧洲人对亚洲感到好奇,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这次去北京,我便在北京展开了一次寻找犀牛之旅。


为了找出丢勒的画与真正的犀牛的区别,我们要去看一看活的犀牛长什么样。所以,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北京动物园。在这里,我们按图索骥“百转千回”,终于找到了藏在岛上的犀牛,而且有白犀牛和印度犀牛两种。看说明,我知道了白犀牛属于非洲犀牛,与印度犀分属两种。“老家”不一样,虽然是同一物种,长得却有许多不同。白犀牛是双角犀,而印度犀却只有一只犀牛角,丢勒画的单角犀牛是印度犀没错。当我们仔细看印度犀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印度犀的皮肤干燥斑驳,如同身披鳞片和盔甲,看上去像一个勇猛强壮的武士。而另一边的白犀牛的皮肤则“光滑”得多了。丢勒画得非常神似呢,所以,眼见为实,说丢勒画得和实际相去甚远,我真心觉得有点冤枉他了。

寻找犀牛之旅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找犀牛之旅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找犀牛之旅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找犀牛之旅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犀牛长相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继续寻找犀牛的踪迹。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在做预习时,我发现在钟表馆里有一尊镀金的犀牛钟。当我来到它面前时,就不由得被它的精美所震撼。整个钟表宛如一个雕塑,犀牛栩栩如生,这也是一只单角的犀牛,而且身披盔甲,我已经学会了分辩,这就是印度犀无疑,我仿佛看到丢勒版画上的犀牛站了起来。这钟是英国特地为清代皇家所制,说明了当时欧洲优秀的钟表技术,以及与亚洲的交流也密切,也体现了欧洲人对犀牛的喜爱。

寻找犀牛之旅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找犀牛之旅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我了解了欧洲对犀牛的理解和创造的同时,我也好奇:印度有犀牛,同在亚洲的中国以前有没有犀牛呢?我上网查到,中国历来是有犀牛的,但是,由于人类大肆捕杀,使得它们在1922年时就已经全部消失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我们找到了中国犀牛曾经存在的痕迹。在这里有一尊西汉时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这头犀牛头上长着两只角,浑身布满云纹,虽然已经年代久远,仍然可以看出它的华美。

寻找犀牛之旅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找犀牛之旅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但为什么中国的犀牛会灭绝呢?这是因为早期皇家贵族都喜欢犀牛角及象牙制品,犀牛皮还有极好的防御力,可以有效地保护士兵。所以,当时便经常对犀牛展开大范围的猎杀来获取犀牛角和皮。而且,犀牛的栖息地也未能被好好保护,以致于在将近100年前全部灭绝了,真是让人心痛。想到现在也时时刻刻有动物因为人的缘故在消失,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随意杀,不能让动物只活在历史里。


这一次寻找犀牛的旅行中,从西汉到大航海再到现在,又从上海到北京再到国外,我仿佛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了一回,深深地体会到了博物学的魅力和旅行的乐趣。以后,我还要随着博物的线索,去了解更多的未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犀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