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jekyll发的第一篇博文

我用jekyll发的第一篇博文

缘起

最近学习认知,神经科学,发现很多人都利用GitHub+jekyll建立博客,这些人往往被人称为“黑客”,或者“骇客”,亦或最近非常流行的词语“极客”。
通过维基百科查询,极客是指:

极客,又译为技客、奇客,是英文单词geek的音译。原本的俚语是指反常的人。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爱社交的学者
或知识分子,含有贬义,因为极客常常醉心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牺牲个人卫生,社交技巧或社会地位(但并不是所有的geek都会这么做)。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兴起,其贬义的成分正慢慢减少。但这个词仍保留了拥有超群的智力和努力的本意,又通常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所以俗称发烧友或怪杰。如电脑怪杰(Computer Geek),技术/科技怪杰(Techno-geek),玩家怪杰(gamer
geek)等。

我觉得从目前的潮流看,极客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褒义词,至少在很多人自称“极客”的时候,这个词更多在表达他们是追求技术极致同时有着极
高智商的人。我至少目前还称不上极客,但是确实心向往之,钻研技术也是我幼时曾有的梦想,只是时光蹉跎,未曾实现而已。
我想极客更像是一种精神追求,极者,边界也。一个人毕生可能都无法真正到达自己的边界,除非他愿意把现在的位置称为边界,一个真正向往成长与进
步的人,每当成长到一个新的位置,那么他的边界也就不断的在向外扩展。

马克·罗德称极客的崛起代表着人类进化的新阶段。在他的书《非自然选择》中阐述:

高科技时代更偏爱有极客特质的人,其中许多人都有闭症,多动,或口吃倾向。此前,这些人可能处于劣势,但现在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使他们中的一些
人与新技术的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成功。”

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6月2日写到:

“那些极客可能在学校不好过,他们可能被运动员们嘲笑,在聚会中被忽视。但现在任何正儿八经的组织想要蓬勃发展都离不开他们。”

从上面这些评价可以看出,极客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那么极客愿意做的事情势必有其道理,通过搜索引擎检索,一部分极客喜欢使用GitHub+
jekyll的方式写博客,是因为这种方式简洁、高效,不需要在写作之外考虑复杂的排版、版本控制等影响思考的因素,可以提高思考与写作的专注力。当然,
像我这样的菜鸟,在使用前仍然需要一部分时间学习,那么成本与收益比是不是合适呢?答案我觉得是肯定的。因为现在互联网信息已经太容易获取了,只
要想要了解,那么相关的内容一定可以检索到,同时这种成本的投入属于一次性的,一旦学会了,就终身受益。

经过

在学习之前,我觉得对自己这个稍微有点计算机编程基础的人来说,应该是相当容易的。但实际上整个过程磕磕绊绊,经历了大概20个自然日,虽然每天只
操作1-2个小时,也有40个小时左右的工时,才算弄出一个简单到简陋的版本,丑丑的,不过看着它只有满满的喜悦。
整个学习过程是这样的:

GitHub使用->fork别人博客代码->发现修改比重新制作还要困难->jekyll本地搭建->W3school学习HTML+CSS->终于写出现在的博客

中间有一段小弯路,我阅读别人代码的时候,很难沉下心,而且GitHub现在不支持之前的一些theme,导致不能很容易的取得反馈结果,后来下决心自己在
本地搭建jekyll,先写简单的框架用着,以后再慢慢迭代(这是又一个最近刚刚学到的新词汇)。我觉得这是比较符合认知原理的学习方式,进入一个新
的领域,首先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当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之后,要在实践中先使用,不管是如何微小的项目也好,只要用了,那么就会有反馈,通过反馈
和不断增加的新的需求,可以不断的扩展学习,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总结

我是比较喜欢学习新技能的,不过以前往往流于浅尝辄止,至今也不敢说在哪个领域非常精通,甚至是熟悉,现在我要从这个博客开始有所改变,要在我喜欢
的领域里,慢慢做,做到极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用jekyll发的第一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