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赋予意义—《未来简史》

在《未来简史》的前两部分分别讲了人类面临的新议题以及人类的特殊之处。那既然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且是这个世界上的绝对主宰,可以说当今世界就是人类塑造的。那么第三部分就讲了人类是如何为世界赋予意义的?科技与宗教的关系是怎样的?还有人文主义是怎样成为所有人最重要的宗教的?

为世界赋予意义—《未来简史》_第1张图片
人工智能蓄势待发

1

前面讲到人类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进行虚构的想象。能够想象出虚构的东西,并且为人类所共同认可,这就可以组织起大规模的协作。也就是说真实不真实不重要,只要人们共同相信就行。这种人类共同协作的能力非常强大,以至于哪怕在是生产工具极其落后的古代,人们同样可以做出令现代人都大为惊叹的事情,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法尤姆湖。

那为什么虚构的想象能够让人相信呢?答案是文字和宗教。

文字让人类习惯了通过抽象符号的调节来体验现实,于是更容易相信这些虚构实体真实存在。在文字出现之前,故事受限于人类大脑的能力,不能讲的太复杂,否则就没人能记得。所以我总在想,最初的文明大都是通过神话或迷信的方式传播的,并且对世界的解释相当简单,也许就是考虑到当时人类的接受和认知水平。那个时候想象简单,虚构的想象的价值也有限,协作也不复杂。后来文字出现,才逐渐把其价值放大。

起初文字的出现是描述现实,但后来文字会出现和现实冲突的时候,按说文字会让步于现实,但如果官僚体系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多之后,他们就会通过改写现实来符合他们笔下的故事。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钞票是没有现实价值的,但政府宣布它有购买力的时候,它就变得有价值了。宗教经典也是这样运作的,文字的力量就是随着神圣经文的出现达到顶峰的。各宗教组织宣传声称,自己的经典里有着所有问题的答案,并且是确切无疑的,这样,大家就照着经典行事。

虚构的故事能够让人类更容易合作,同时也会决定我们合作的目标,我们开始去追求一些虚构的目标和利益。在此基础上,人们为世界塑造出各种虚构的概念和意义,正是为了这些虚构的概念和意义,人类社会运转良好,加速前进,人类的欲望也在不断升级。

2

那现代科学兴起之后,能否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的角度做了分析。通常认为,科学与宗教总是处于对立状态,但作者在对宗教做出一番解读之后,给出他的观点是:科学和宗教是一对欢喜冤家,互相配合,有着某种默契。科学若想打造出可行的人类制度,必须需要宗教协助,因为科学虽能研究世界如何运转,但没有办法做出决策,就是人类该做什么,因为很多选择是需要伦理和道德去做判断的。举个例子,科学告诉我们,人没有氧气就无法生存,但不能回答能否用窒息的方式来处死罪犯。

那么是不是科学给事实,宗教做判断呢?答案是否定的,宗教还要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作者将宗教故事分为三个部分:

1、伦理判断,如“人命神圣”;

2、事实声明,如“人命始于受孕那一刻”;

3、具体指示,如“就算受孕刚一天,也不得堕胎”

在伦理判断上,科学无话可说,在事实声明上,科学就和宗教完全不同了。科学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给出事实,这总会和宗教的事实声明发生冲突。理论上,这些冲突是由于科学和宗教推崇的真理不同。然而他们并不是那么在乎真理,宗教在乎的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在于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在乎的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获得力量。因此,对于现代历史,可以看做是科学与特定宗教(人文主义)达成协议的过程。

那科学与人文主义的现代契约是什么呢?简单一句话就是,人类同意放弃意义,追求力量。在现代社会之前,人们为世界赋予意义,认为人类世伟大宇宙计划的一部分。但现在,人们不再相信了。人类被这种巨大的力量所诱惑,一路高歌猛进。信贷经济的出现,让人类经济发展和资本进入良性循环。各方势力竞相追逐经济增长,忽略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们相信科学的力量能够解决这些代价。尽管经济和物质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们依然迫于压力,继续生产,不断努力。

3

因为人文主义的兴起,人类放弃意义并没有导致现代社会崩溃。传统认为,是伟大的宇宙计划为人类生活带来意义,在现在,人们追寻自己的内心,认为是人类体验带来了意义。可以说,人类放弃旧意义,开始追求新意义。人们从追寻外在世界转而探寻内心世界。

在整个过程中,人类获取知识的公式也在变,从中世纪的知识=经文×逻辑,到科学革命的知识=实证数据×数学,再到人文主义时代的知识=体验×敏感性。认为主义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作者在这里借用威廉·冯·洪堡的两句话来作为人文主义的座右铭,对人文主义的描写可谓是很形象了,那就是:

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

生命只有一座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体验。

就像宗教一样,人文主义也会分裂,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以及进化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认为,个人自由意志大于一切,人人平等,西方的民主政治就是其典范;社会人文主义则不这么认为,它强调人们要注意他人的感受,不鼓励自我探索,主张建立强而有力的集体制度;进化人文主义则是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冲突促成自然选择,推动进步,纳粹就是进化人文主义的极端代表。

可以说二战就是三种主义之间的较量,进化人文主义早早被退出场,美苏争霸则是自由人文主义与社会人文主义之间的竞争,随着苏联的解体,宣示着自由人文主义的胜利。

4

前面讲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互相推动,互相依赖,不能离对方太远。科学总是走的太快,宗教却走的太慢,为保持这种密切关系,科学不得不“喜新厌旧”,放弃旧的信仰,寻求新的宗教并达成契约。21世纪,科技的列车将再次离站,将有新的后人文主义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人文主义。

大多数的思想和认识总是落后太多,跟不上科技的进展,但科技并不会等待。

塑造历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1万年前,多数人都是狩猎采集者,整个中东只有寥寥可数的少数先驱者是农民,但未来是属于农民的。1850年,全球有超过90%的人是农民,而不管是在恒河、尼罗河,还是长江沿岸,都没有人知道蒸汽机、铁路或电报线。然而在曼彻斯特和伯明翰,一小群领导着工业革命的工程师、政治家和金融家,就已经决定了这90%农民的命运。蒸汽机、铁路和电报改变了食品、纺织品、车辆和武器的生产方式,让工业强国拥有远胜于传统农业国家的决定性优势。

总结来看,人类还是要活在意义之中,起初活在自己借由虚构想象赋予的意义之中。有了科学之后,开始追求力量,放弃原有的意义,但开始追寻新的意义,也就是内心的体验,但新的意义也会有一天被颠覆。

至于后人文主义科技是怎样的,将在下一部分中讲的,下一部分也就是本书比较精彩的部分,将涉及人工智能的进展及对未来的一些猜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世界赋予意义—《未来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