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

荒腔走板说《老腔》

文/图  曲堂燕35

那天晚上,打开电视看回看,CCTV6七天的电视节目单翻了一遍,光看片名就pass掉九成九的中国电影,那几部经典老译制片也都看过了。正无聊叹气之际,看到有一个叫《老腔》的,是的,《老腔》,不是《老枪》。猜想应该是关于陕西老腔的故事,估计比较有地方特色和老腔味道,何不一观?

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没想到,这部荒腔走板的《老腔》,让我边看边骂,差点把鼻子气歪。它算不上烂片儿,中国的烂片儿太多,它还排不上,不过,此片儿为差片无疑,尽管可能不是差片的代表。

上网查了一下,果不其然,由陕西本土导演高峰执导,李彧、李梦等主演的电影《老腔》,尽管获得了第六届欧洲万像国际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影片奖,但2016年12月在全国各地上映后,却遭遇了几乎“零排片”的尴尬,就连老腔的发源地——渭南的影院也没有排片,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一个月的票房仅有11万,可谓惨败。

当时有某文艺报刊为其喊冤抱屈,说什么:为什么文艺片叫好不叫座?

这个锅还真不能让文艺片儿来背,是《老腔》不叫坐,也不好。

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样的一部电影,看完后悔,本来没有心情写影评了,但为了指出电影通病、杜绝烂片儿,还是说几句外行话吧。

《老腔》的主要问题在编剧。一部片子的好坏,剧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这部片子的剧本实属急功近利之作。我们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很多作品的影子,看到了《霸王别姬》《活着》,也看到了《百鸟朝凤》《变脸》。但可惜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狗。

查了一下,担任编剧的是著名剧作家孟冰,总政话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他此前曾编剧过很多好作品。这次,孟冰选择从一个家族入手讲述有关陕西华阴老腔的故事。电影以著名老腔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白毛”王振中为原型,通过讲述一个家族几代人,跨越近百年,对老腔艺术的坚守和执著的传承,揭示华阴老腔的艺术魅力。

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_第3张图片
老腔艺人王振中

单看上面一段剧情简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问题总是一具体就深入。

故事情节的编排设计不符合故事逻辑,人物塑造不符合人物性格,由此其情节发展很多地方荒诞不经,整个故事就立不起来,尽管加入了黄河民俗、老腔皮影、戏班争斗、几十年新旧时代变迁、人物关系身份悬念等等故事发展元素,但故事的基本逻辑发展硬伤太大,造成矛盾冲突生硬。比如白毛、小华和小凤三人从小在一个家庭一起长大,其情感应情同手足,其爱情应是两难选择,而不应如剧中所写的小凤对两人一个是极冷,一个是极热的关系。戏班争斗中,葛老板言称老腔唱的是“仁义”二字,极力反对妻子向对方下药的下作行为,但却干起性侵对方妻子的勾当,其人物性格矛盾不一。如此种种,故事的矛盾冲突多为制造曲折而设计,而非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所致。

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据说,导演高峰执意要将老腔拍成电影,想通过电影把老腔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给全国的观众。他说,这种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后所展现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精神的电影应该被记录下来。闫妮也推介说,这是一部民族文化电影。

导演的初心是好的,电影投资了上千万,尽管加入了很多黄河风景、关中民居、婚丧习俗、老腔表演等等文化元素,但由于这些拍摄背景的生硬拼接插入,与剧情环境不能很好地融合,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人物的感情激发、观众的情绪调动没有起到很好的升华作用,反倒觉得面是面水是水。再加上演员的表演、台词功力欠缺,平淡生硬不自然,时而夸张过头而虚张声势,让观众不断跳戏。可谓情景生涩,演员辣眼。

亲生母亲羊皮筏子上丢孩子、养父黄河里救人,非要选择在壶口瀑布,壮美奔腾,画面倒是美了,但这严重不符合逻辑,水流汹涌,必死无疑啊。

小孩偷了个小锣,结果上纲上线,被坚守仁义的葛老大说成欺师灭祖,白毛被当众打了一顿不说,还要被驱逐出去。这不是小题大做,也是执法太严了吧。

小孩长大成青年,结果,这青年形象一出来,简直不敢相信,20来岁的人,居然眼袋那么大,白毛的鱼眼纹也是印象深刻,看着特别像是成龙在谈恋爱演青春剧。

新婚之夜,小凤让白毛“一辈子不许碰”,后来白毛又遇到了“一会儿行,一会儿不行的”生理问题,感情问题加入生理问题的佐料,导演的这种擦边球,实在是中国电影式的无聊无趣。

很多地方,拍得实在是让人吐槽。

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千年历史,铸就民族魂。深厚的土地,孕育了秦人古韵。

“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2000多年历史的华阴老腔,以其近乎原始、苍凉悲壮的艺术表现形式征服广大观众,被誉为中国大地上“最古老摇滚乐”。其声腔刚直高亢、具有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这样的题材,也可以算是富矿。

“风花雪月平凡事,笑谈奇闻说炎凉,悲欢离合观世相,百态人生话沧桑”,如此有料的人生,以华阴老腔艺人王振中为代表的老腔故事,怎么就拍不好呢?

题材虽厚,老腔虽美,奈何我们的电影人太想把它拍成电影了,套路也旧了些,编剧硬,导演僵,演员板而飘,摄影浮夸脱节。主题先行、思想有框、胡编乱造、装模作样、技术不逮、用力过猛,必会适得其反。如果实在学不会外国电影那些隐藏不显的写导演剪技巧,那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好,比如日本电影《海边日记》、中国电影《四个春天》的风格也不错。艺术真实,才是真实的力量!

真建议,编剧和导演在开拍前应该认认真真地看上100部外国经典电影,哪怕是一部也行。

真后悔,在观影之前没有查查豆瓣的评分,果然,评分只有5.3,陪同观影的妻子说:这分儿打得够高的!

(2019.1.17赏读视界11)

你可能感兴趣的:(荒腔走板的《老腔》,您不是差片代表,却有着它们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