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一千多年历史,又称“奚琴”,“南胡”,“嗡子”,中华民族传统乐器,所熟知的名曲《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等。

现在家里老房子斑驳的墙上仅余一把断了琴弦的二胡,偶尔开关门看到琴弦微微颤动。爷爷听到别人的二胡都会驻足倾听,却不再交流。

记事起,爷爷是闪耀的,太阳一般,书法,乐谱,舞蹈,与人交际。

当时爷爷最喜爱弹奏二胡,兴起时会弹奏,不悦时会弹奏,农忙闲暇时会放松一下,孤寂无奈时更会拉上一曲。

爷爷手中从一把二胡到三把二胡,多数空余时间就擦拭他的二胡,调试音,拉上一段,偶尔心情很好会让我跟着唱上一段,这个时候都是欢欣雀跃的。

爷爷手中用的最多的还是那把陪伴他最久的,有的时候会跟二胡自言自语很久,称之为老伙计,幼时不懂,后来才明白,爷爷只是没有人懂,只有二胡是懂他的。

家里一开始也会围上一圈半大小伙子听爷爷讲述他们那个年代,讲到兴头会随手拉上半曲,应和曲子爷爷会唱上一段,这个时候奶奶笑着在远处看。

后来,大概翻来覆去都是那些内容,人渐渐的少了,偶尔有人起哄能不能讲点新的,爷爷只是笑呵呵的答应,人离去,爷爷归置二胡的时候,说了一句“他们哪懂那个年代,算了”。

当时,家里偶尔会有不知名的跟爷爷一样钟爱二胡的爷爷,后辈会来跟爷爷交流,讨教,这个时候爷爷眼睛里的光芒特别好看。他们会讨论琴弦,互相吹嘘攀比一下,炫耀自己的宝贝二胡,哪里会有更好的配件等等。正午奶奶会做一大桌丰盛的菜,将懵懂的小孩子束在厨房,看着热闹的场景,听着外面的欢笑声,酒杯碰撞声。

待到傍晚,夕阳西下,来拜访的人起身道辞,爷爷忙起身挽留,再三无果,爷爷会让奶奶备些吃食,让之带走。

次数多了,家里负担就有点重了,爷爷不在乎,奶奶操心小孩子的生活,吵了几次,无疾而终。

后来,爷爷对二胡更加痴迷,不经奶奶同意把积攒买化肥的钱拿去买了一把二胡,回来后迫不及待与他朋友几人一起欣赏,打发我去买酒买肉,激动的一起谈天论地。

待下田地的奶奶归来,看到的只是一片狼藉,那是我印象中最沉重的记忆。

醉酒的爷爷说话肆无忌惮,面对奶奶的质问顾左右而言他,讲述他的不公,他的抱负,他的抱怨,悲愤的奶奶夺过了二胡,摔断了琴弦,琴杆,琴筒都有裂隙,爷爷当时打了奶奶,气急的爷爷赤红着眼睛,很多人都拉不住。

后来啊,还是奶奶照顾的爷爷,清醒后爷爷沉默不语,抽了一地烟头,拿着那把二胡走了,回来二胡没了,借了钱回来给了奶奶,仍蹲着抽烟。

一天爷爷特别郑重洗手,把他所有的二胡都擦拭一遍,装好,跟他朋友交代良久,拿走了两把,后来后辈来了,说了他关于二胡的想法,爷爷寄希望于后辈,把陪伴他最久的那把二胡给了他,交代良久。

后来的爷爷,不会再不管孩子们,对家里事情上心许多,日子也慢慢过的好了。

不知是哪一天,那把断弦的二胡又出现在墙上,对于此爷爷闭口不言。

一开始爷爷会找弦试着换,擦拭保养二胡,后来,弦上渐渐积了灰尘,原先宝贝不让碰的当玩具让孩子们去玩儿。

爷爷慢慢收起了他的光芒,放弃了他的梦想,全心陪伴家庭。

那把二胡,爷爷就再也没碰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爷爷的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