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2年,黔东南就与西藏一起被列入亚洲仅有的两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最佳旅游胜地,后来,黔东南又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认为全球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一。当国内旅行者对黔东南还感到陌生时,此地已经有了众多国外旅行者的足迹。
一百年前的旅行者离开故乡时,随处可见参差多态的地域文化;而今,人们似乎只能在某些遗漏之处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观。“山地”就是这样的遗漏之处。“山排斥伟大的历史,排斥由它带来的坏处和好处”,20世纪4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布罗代尔对山地与文明的关系做过这样的论断。
这是一次与世隔绝的定居,苗族人排斥了山区之外汹涌不息的历史演变,用小聚落的缓慢的生存方式世代繁衍,所以,当其他地区进入当代城市文明时,苗岭一带许多村寨就像桃花源一般留驻了过去的生活景观。
2001年,几乎一夜之间,黔东南的一个苗族部落扬名于世。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名叫岜沙的部落里,男人们挽着发髻、穿着古老服装,他们以武为荣,猎枪不离身,过着半犁半猎的生活。此次发现,缘于《华夏人文地理》杂志刊载的贵州人类学研究者张晓松的一篇文章《枪手的部落——来自苗族岜沙的田野报告》,文章详细讲述了作者对这个部落长期深入观察的结果。
作为当年新创刊的视觉类杂志,这次发表的岜沙照片也是对常规阅读的一次视觉挑战。随着这一类关注异质文化的人文地理类杂志开始在国内流行,一个新世界对阅读者开启,它以照片为触角,探寻着边远民族地区的文化景观,为阅读者呈现那些着古老服饰的人们真正的生活。这种景观,被媒体形容为“原生态”。
黔东南的景观远不止岜沙和苗族部落,这里同样是侗族与其他许多民族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来到黔东南,拍摄与记录古老的山地部落的生活。在此能拍到各族异乎寻常的服饰、纯粹而原始的手工艺、丰富的节日传统、神秘的祭祀场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无论作者、摄影师还是读者,逐渐发现,拍摄的照片开始背离于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场景渗入了“表演”的成分。
“表演”是被围观所改变、制造的景观。也许某个村寨在1980年就有了第一台电视机,但由于阅读者更欣赏异质、传奇的影像,电视机一类不在摄影师的拍摄范围之内;村民在被拍摄、被观看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利改善生活,便重点表现摄影者与旅游者所选择的场景。“看”与“被看”的对立下,“表演”成为一种双向需求,其间隐藏的真实岂止电视机——阅读者接收到的只是当地文化中一些碎片化、符号化的表象。这个过程拒绝理解,止步于猎奇。
2015年,当《地道风物》的采访团队深入黔东南时,我们发现,如果仍然执着于以往媒体的视角,将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拍摄以往那种纯净、原始的“原生态”场景几乎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这将对理解“正宗的中国山地部落”在当代的真正生活构成极大的困难。对于表现地方文化的媒体而言,猎奇式的观察视角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个时代过去了。
抛开猎奇式的围观,如何用“在地者”的视角观察一地的恒常变化,将是一个崭新的任务,也是一条长长久久的路。我们期待每个参与者在路途中看到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获致对各地更加真实、丰富的沟通与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范亚昆
编辑:灰子
END
本文版权归地道风物(didaofengwu)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