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颠覆之前,情怀之后

文/直树桑

近日,滴滴正式宣布收购了Uber中国的所有业务,滴滴CEO程维与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相互持股并加入对方的董事会,这两家在国内争斗已久的互联网新锐公司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这让我想到上个月某天夜晚,忙完工作的我在浦东和魔都的小伙伴们面了基,结束时已是凌晨一点多,大家各自准备叫车回家。我出门叫了Uber,没多久车就到了,和大家告别后我便搭上了一辆雪铁龙C5。

司机大哥还算健谈,并且和我主动说起了滴滴优步即将合并的问题,他说道“我喜欢原来的优步,竞争化市场于司机于乘客都是最有利的。”

作为一个Uber拼车党,我十分认同他的观点。从用户层面来说,竞争性市场对乘客而言就是捡便宜。然而站在企业层面,作为外资企业的Uber不断地进行本土化的尝试,并以最小的资源(城市三人组)做出了很多极具特色的营销案例(如快递冰激凌),都是十分让人尊敬的。

《颠覆:鬼才卡兰尼克与他的Uber帝国》

卡兰尼克创立Uber,缘起于一个十分日常的应用场景。在2008年的巴黎,赌场得意的卡兰尼克却因为没能打到的士而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他想如果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打车行业,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景象,人们通过一个按钮就可以让车立刻出现在自己身边。

然而一切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即使作为一名六年级就学会编程的天才少年,卡兰尼克在创立Uber前也曾经因为忽视版权以及法律问题而饱尝过两次痛不欲生的失败经历,Uber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处处碰壁。

第一次创业:Scour

作为学生时代的尝试,青年卡兰尼克和他的小伙伴们原先只是想把它做成一个搜索引擎,最后竟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P2P文件下载资源搜索引擎。虽然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风投,但是还是免不了因为版权问题而被相关协会指控,包括美国电影协会、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以及全美音乐出版商协会。最终以Scour支付100万美元宣告破产为结局。卡兰尼克因此一度陷入无法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困境,后来他回忆道:“光是看到几家制片公司的名字就让我血往上涌。”

第二次创业:Red Swoosh

这次仍然采用了原班人马,确立了明确目标——为企业提供服务,改进企业文件在网络上传播的方式,提高文件传输的速度,帮企业节省服务器开支。在公司进入正轨并准备介入融资之时,投资人丹尼尔在来洛杉矶的航班中不幸当场死亡。之后的日子就十分难过,卡兰尼克只好通过逃税解决工资的问题,可是不久便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在美国强大的法律体系下,钻空子的他只能认栽,非但没有省钱反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父母把银行的钱取出来,把收藏的车子卖了帮卡兰尼克还债,这些都让他把委屈无限放大,于是更加努力地跑业务,在多次努力后遇到贵人介绍了不少业务,让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刻得以维持。卡兰尼克在连续六年不断被拒绝中锻炼了一个强大的内心,被拒绝仿佛成了一种习惯,让他永远都不会放弃坚定的信仰。在卡兰尼克的坚持下,公司逐渐有了起色,并且到了2007年,当年起诉他的29家公司中的23家已经成了他的客户,其中Akamai Technologies还斥资1900万美元收购了卡兰尼克的公司。

“以前的我是那么坚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输,可是这一次好像我又要输了,现在我时常在张望别人的生活,从里面找寻一些“如果”的影子。如果没有那场灾难,是不是我现在也在泡着吧,抽着万宝路,是不是现在也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浪漫,是不是也成了亿万富翁......可惜生活没有如果!人生也不可能重来,现在的我只能向前,只能硬抗,除了这些,我别无选择!”——卡兰尼克

第三次创业:Uber

在一次聚会中,卡兰尼克遇到了克里斯·萨卡,萨卡按现在来说就是投资界的一匹黑马,他认准了卡拉尼克并决定对他进行投资。于是在2009年,卡兰尼克和几个合伙人在旧金山找到了家汽车租赁公司提供服务,并正式命名公司为UberCab,并迅速蹿红。然而在2010年,卡兰尼克又坑爹了,因为没有出租车运营资质所以他们不能叫Cab。2011年,UberCab正式改名为Uber,在萨卡的帮助下,卡拉尼克从环球唱片那拿到了Uber.com的域名,并将战略方向转为中高端出租车市场。

为了顺应全球扩张的进程,卡兰尼克开启了节约成本的三人一城策略,其中一个人负责市场,一个人负责运营,一个人负责打杂(总经理)。精兵强将的加盟,让他们的铁蹄踏遍世界的各个角落:

2012.7,Uber落户英国伦敦

2013.2,Uber进军亚洲,落户新加坡

2013.6.26,Uber登入韩国首尔

2013.6.28,Uber登入台北

2013.7,Uber上线快递冰激凌的服务

2013.8,Uber登入中国上海

2013.11,Uber进军东欧,俄罗斯莫斯科

2013.11,Uber登入中国深圳

当然,一个新兴事业的崛起绝不会一帆风顺的,Uber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14年12月,中国台湾交通部门称,Uber涉嫌“违法”经营打的服务,计划封杀Uber。

2014年12月,Uber在印度的一位司机被告强奸女乘客之后吃了禁令,被禁止在印度首都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务。

2014年12月,西班牙法官以“专车司机未经授权、属参加不当竞争”为由命令Uber停止在西班牙的运营。

2014年12月,泰国曼谷交通管理部门颁布法令,要求Uber立刻关闭业务,以解决该公司司机缺乏管理登记以及商业保险等问题。

2014年12月,荷兰要求Uber司机必须要获得出租车执照,并再次指出如果Uber在该国继续经营,将即刻被处以高额罚款。

2014年9月,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家法院发布禁止令称,在决定Uber是否存在不当行为之前,将在全境封杀 Uber的服务。

2014年7月,韩国首尔市政府表示,将寻求封杀Uber打车应用。政府的公开声明称,韩国法律禁止未注册的私人或租赁汽车提供收费的运输服务,因此Uber是违法的。

2015年6月,Uber在法国巴黎遭到抵制,UberPop被认定为“组织非法出租车运输服务”。早在2014年12月,法国政府就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Uber打车服务。

在美国迈阿密、奥兰多、奥斯汀个弗吉尼亚州等地区, Uber的服务夜同样被法律所禁止。然而,在美国不少司法管辖区中,Uber已成功实现了服务的合法化。

Uber中国诞生

在Uber的国际化的战略中,进军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要站稳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就需要和有影响力的本土公司有一定的合作,这时候被卡兰尼克勾搭过的李彦宏自然成为了很好的合作对象,于是就有了百度和Uber的战略合作,也是Uber进行本土化尝试的重要一步。为了能快速在中国站稳脚跟,Uber更是在2014年8月推出了人民优步的服务。

经过了不断的考察和论证,Uber总公司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为中国业务设立单独的实体公司、管理机构,以及单独的总部,并找到中国的投资者来担任股东。

对于Uber中国与滴滴合并的敲定,想必也是卡兰尼克基于现实状况(中国市场的巨额亏损以及来自投资人的压力)深入思考后才作的决断。

写在最后

Uber是个很有情怀的公司,目前在华已有800名员工,而驱动Uber员工奋斗的不只是梦想——Uber中国的员工全员都有股票或期权,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家公司的主人。被收购后,公司对于员工补偿这块也想得十分周到,在Uber中国8月1日晚间召开的全体员工会议中,卡兰尼克宣布合并后员工可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6个月可归属的股票价值的合并完成现金奖励(Close Bonus),即使不愿意留也可以拿到3个月的基本月薪+3个月股票奖励,甚至还可以选择调到Uber海外。

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这两天朋友圈Uber员工的刷屏「Keep calm and Uber on」,试问这样一个好玩又有情怀的公司,谁不喜欢呢?


Uber:颠覆之前,情怀之后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Uber:颠覆之前,情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