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SC到SDC,腾讯HR三支柱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HR三支柱理论在中国很流行,打开招聘网站,看到很多企业都在招HRBP,由此可以看出HR三支柱在业内的热度。

HR三支柱说的是:业务伙伴(HRBP)、领域专家(COE)、共享服务中心(SSC)。


从SSC到SDC,腾讯HR三支柱的创新实践_第1张图片


HRCOE负责研究企业战略、政策、方法论及HR工具; HRBP负责紧贴业务,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而HRSSC负责提供标准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三者分工明确却又紧密合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创造价值。

国内最早引入HR三支柱模式的企业是华为。紧跟着腾讯、阿里等企业也采用HR三支柱架构。随着这些中国代表性企业在HR三支柱的成功实践,广大企业也纷纷仿效。

确实,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HR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上无法支撑战略,下与业务脱节,左无法正确面对员工,右无法服务内部客户。

HR三支柱为HR摆脱困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但基于西方背景的理论工具如何在中国企业的治理环境中起作用,这也在考验着中国企业管理者的智慧。


1

HR三支柱大企业都在用,那中小企业能不能用?

很多人认为HR三支柱在小企业里行不通,他们的理由是中小企业人员不多,用HR三支柱要配置不同层次的HR人员,太浪费资源,没有必要。

这是一个认识上误区。HR三支柱只是提供了一个开展工作的思路框架,与人数关系不大。人力资源有六大模块,我们很多中小企业有没有在每个模块都配置一个人?

道理一样。规模较小时,COE和HRBP可能就是一个人,既上支撑战略,又下贴近业务。

HR三支柱纵向对传统的人力资源六大模块进行了上中下切割,架构和流程发生了变化,但本质上,业务对HR的专业能力需求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是HR三支柱对人力资源部进行了重构,对不同专业能力的HR进行了重新分工。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可以尝试在现在人员配置中进行一定的职责分工(身兼数职),部分人负责COE,部分人负责HRBP,部分人负责SSC,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构建三支柱架构就水到渠成。

2

腾讯在2010年底的时候成立人力资源平台部,开始尝试SSC。


从SSC到SDC,腾讯HR三支柱的创新实践_第2张图片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腾讯的HR在三支柱模式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从一开始的SSC(共享服务中心)升级到SDC(共享交付中心)。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交付”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HR理念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HR价值创造的提升。

SSC与SDC,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工作价值观及动机的升级。从一开始的由别人向HR部门下单,然后HR部门提供服务,变化为HR部门主动去了解业务部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方案。

2、服务对象从HR拓展到全员。SSC服务的对象原本是HR团队,比如服务于员工关系部门的劳动合同签订、人事部的入职办理流程、问询工作等。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接触到大多是最终用户(公司员工),因此提出服务对象要以最终用户为主,也就是全体员工。

3、工作职责的升级。SDC根据业务痛点,通过整合资源,设计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主动为业务提供服务方案。

腾讯HR能够突破与创新,很大程度上与腾讯HR坚持“以客户体验价值”为导向的理念有关。

首先,腾讯HR的业务目标都很明确,核心目标是服务于业务、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团队。所以只要是业务方觉得不好,那么HR体系就要检讨并努力提升。

其次,就是HR的工作方式会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找出一些可以解决未知问题的方案。HR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思考和探索有哪些更好的服务场景,能够让员工感知到更多的HR服务价值,对HR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最后,腾讯HR现在提供的任何服务,基本都会以产品的形式去体现。把任何一件工作都变成产品的时候,可以通过运营体系快速响应用户的吐槽和反馈,就可以使得很多工作的做法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异。

腾讯HR用服务客户的理念来将员工用户化,将HR的工作产品化、场景化、服务化。这是他们HR三支柱模式升级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SSC到SDC,腾讯HR三支柱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