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们的时代

〈哲学家都干了什么>读书笔记

1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以拿破仑的上台为一个高潮。拿破仑既是独裁者和侵略者,也是革命的维护者。

就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年里,黑格尔开始阅读康德的作品。法国大革命以后,康德继续他的哲学工作,想把各部分的理论都统一起来,但没有完成。1804年康德去世,留下了很多没完成的著作和笔记。几乎在同一时间,黑格尔与出版商签约开始了《精神现象学》的写作。

在歌德的接济下,就差最后几页稿子的时候,反法联盟进攻拿破仑,结果被反攻进了德国,而且已经接近黑格尔所在的耶拿了。

黑格尔并没有因此厌恶拿破仑,反倒更加赞颂法国大革命,赞美他所看到的拿破仑军队。

2“正反合”辩证法

物自体的概念费用不可?休谟和决定论出现的种种困境,关键在于康德想要通过物自体的概念,把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哲学家在研究形而上学的时候,都把真理和这世界当做一个独立于自我之外的、固定不变的事物去研究。哲学家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东西,等我们去寻找就是了。所谓“我思故我在”就把“我”和世界分成了不同的两个部分。这种二元论的关键就是,我和世界是两回事。

但是我属于世界也影响世界。

我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啊,我不仅在观察这世界、研究这世界,我也在影响这世界。

黑格尔说,我们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对世界进行研究的同时已经在改变世界了。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世界,也是因为我的理论影响了其他人。那么当我改变了这世界以后,我要研究的世界也变了,我就得重新研究。我一重新研究,我就又改变世界了,就又得重新研究……

这就好比笛卡尔研究的是他之前的世界,而笛卡尔之后的哲学家研究的,是一个包含了笛卡尔和他理论的新的世界。如此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动保存在世界某处的,真理就是世界变化不止的过程。世界越变化到后面,我们就越接近真理。

黑格尔哲学观的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的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因为理论(所谓理论,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暂时性真理)的进化有规则。新的理论代替旧理论的过程要符合的规则,就是辩证法。

理论是怎么进化的呢?只要有理论,也就会存在一个反对它的理论。这两个理论互相冲突,在冲突中最后会共同形成一个更高级的、新的理论。这个新的理论又会产生一个新的反对它的理论,继续冲突,继续产生新的理论。那么这些理论就是在朝着更高级的、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下去。

这就是所谓“正题产生反题、正题和反题一同产生合题、合题又产生新的反题”,“正—反—合”的辩证过程。

而且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不只存在于理论的发展中,而是存在于世间万物。大到整个人类历史、自然界的历史,是这么发展的。小到一个人自己的历史,也是这样。

世界朝着世界自我认识的方向发展。发展到最后,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展现出来了,形而上学的发展就完成了,我们就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了。因为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这也意味着世界自我认识了,就万物归一了,就天下大同了。

过去的哲学家觉得,真理是个静止的东西,被动地等我们去了解。而在黑格尔这里,哲学是自己发展的,在发展中自己了解自己,展示自己。

而背后控制这个发展的力量叫做“绝对精神”。所以黑格尔也是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精神。世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绝对精神成全它自己。

历史有自己的进程,历史不是人类创造的,历史也不是一次次个别事件的堆砌,历史就是辩证法的实践者。我们人类只是历史的工具。当然,在世界自己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人类属于比较高级的阶段,因为我们有理性。世界的进化是符合理性的,世界就是要通过人类来认识它自己。

黑格尔认为自己揭示了整个世界、整个绝对精神进步的规律,他已经说明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完成了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任务。而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家们的工作,都是为了黑格尔一个人作准备的。黑格尔说,他的哲学就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发展到他这里到头了。

3有什么用

首先,万事万物的内部都是有矛盾的。万事万物都是合题嘛,都是从一个正题和反题之间的矛盾过来的。所以矛盾到处存在,而且还是万物不断发展的动力。

其次,黑格尔认为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这个想法影响了后面的很多哲学家。

再次,黑格尔强调真理是整个世界变化的过程,所以他认为,研究人类必需研究整个人类历史,研究哲学就必须研究哲学史。整个哲学历史代表了人类的哲学知识,你不能给割裂开。所以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史演讲录》,讲的是哲学史。

最后,辩证法提醒我们一件事:很多事情都必须和它的矛盾面同时存在。这个观念确实比静止地看待事物要先进多了。

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高峰,但也是最后的高峰

4独断式哲学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骂黑格尔,自然也不会喜欢黑格尔的哲学。叔本华是康德的继承者。很多人都对康德的物自体不满意。叔本华对康德理论的改造也主要在物自体上。

叔本华认为,物自体是可以了解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叫做“生命意志”。

简单地说,就是求生的欲望。比如人和动物的食欲性欲,比如植物破土而出的欲望。但这个生命意志的概念比一般的生物欲望更宽泛,在万事万物背后都有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①

生命意志肯定属于物自体。我们想,在康德那里,人的意志不就属于物自体吗,所以才有自由意志。同样的道理,叔本华这里的生命意志也包括人的求生意志,也属于物自体。

抛开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把他的哲学理解成这么个东西,就是对于所有的生物和物质,求生意志是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是决定一切的。

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

说男人喜欢姑娘有生理冲动的成分,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难以承认理性一点用处都没有。

在叔本华看来,理性和意志全处于劣势。因为理性是短暂的、软弱的。人类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保持理性。在很多情况下,比如无梦的睡眠里,理性是停止的,但是生命意志却持续不断,一直影响着人类。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脑力衰弱,人的理智还会变得衰弱乃至终止,生命意志却不会。

当然叔本华不会认为理性一点儿用也没有,他的形而上学就是理性的产物。打个比喻:意志是个充满欲望的君王,但是它头脑糊涂,只知道发布命令,不知道该怎么去更好地达到目的。理性是个头脑清醒的老臣,他虽然对君王的命令有意见,但是因为身份高低,偶尔会劝谏君王,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君王的欲望。

5悲观主义

叔本华的理论吸引人的地方不是他的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推论:悲观主义。

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物自体。康德论证过物自体是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都在先天认识形式里呢),所以在叔本华这里,全宇宙的生命意志只有一个,也没有时间性。

(这让人想到了斯宾诺莎的实体论。斯宾诺莎说,全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属于同一个实体。但是斯宾诺莎的理论里,实体是完满至善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因此得到了幸福。)

而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满足欲望会带来快乐,这没错。但是叔本华认为,欲望本质上是痛苦之源。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他引用了一句法国谚语:“更好是好的敌人。”

而且就算没产生新的欲望,人还是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也是痛苦。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

叔本华认为是道德,是通过提高道德、理性和毅力去苦修、去克制我们的欲望。

所有需要克制的欲望中,最重要的就是性欲。

我们的很多行为受到性欲的驱使,性欲满足的目的是为了诞生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就意味着新的痛苦历程。

该怎么控制种种欲望呢?

叔本华认为,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这世界的认识(当然是去认识叔本华所理解的那个世界),把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上升为全人类的感情和欲望,这样就可以消除个人的欲望。

更进一步,我们要强迫自己不去做想做的事,反而去做不想做的事,抛弃一切现实的理想,像苦行僧一样修行,通过苦行来抑制意志。不反对别人损害自己,欣然接受任何损失,把这当做考验自己不再肯定意志的机会,最终欣然接受死亡。

当我们实现了这一切以后,最终就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就算降服意志了。

还有,我们在欣赏真正艺术的时候,内心是非功利的、不带欲望的,也就脱离了生命意志的控制。所以虽然欣赏艺术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但是可以让我们获得暂时的解脱。

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就是生命意志,基督教鼓励的赎罪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去克服生命意志。所以基督教比欧洲其他宗教更受欢迎,是因为它认识到了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精神,而其他宗教都是乐观主义的。

相比基督教,佛教更好,这是因为佛教把生命意志的毁灭当做目标,要求六根清净无欲无求,更符合叔本华的哲学观。

6评价叔本华

叔本华讲得比较简单,就是把欲望放到了很高的地位。他的理论中,独断的、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太多。

叔本华的学说和佛教很像。佛教也认为,欲望会限制我们对真理的探索,想得到真正的真理,就要先摒弃自己的欲望。事实上,叔本华确实受到了佛教——不是汉传佛教,而是印度佛教的影响。叔本华的哲学一半是康德的形而上学,一半是佛教的禁欲观,他把这两者糅合在了一起。但为什么要这么结合,其实也没说出什么特别的道理。

叔本华强调欲望比理性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和后来的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的观点很像。然而一般的心理学家认为,潜意识就算很厉害,但影响力还达不到那么高。

另外,叔本华的理论和进化论很像,都强调物种的生存本能。但我们后面会讲到进化论,实际上进化论的很多结论是可以用来反驳叔本华的。

而且叔本华认为欲望是人类理性不可控制的,这未免有些武断。

悲观主义不过是弱者的自我安慰。

7理性的危机

叔本华的成功揭示了哲学的一个巨大危机,这危机就隐藏在叔本华的形而上学里。

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一直到黑格尔这里,都在坚守着理性不放。没有理性,我们就谈不上怀疑,谈不上辩论,谈不上构建理论。然而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

理性大致可以理解为:讲客观事实,讲逻辑,讲道理。文艺复兴时期,知识分子们都特别崇拜理性。因为理性能带来科学,很多人认为,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理性。

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这个概念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在于我能控制自己。什么叫控制?靠什么控制?

理性呀。

摸姑娘胳膊是因为欲望驱使,不摸胳膊靠的是理性控制。

假设我们没有理性,我们就不能控制自己,我们便谈不上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法学习,没法思考,可能连自我都意识不到。那就只能浑浑噩噩地活着,什么哲学啊追求幸福啊,就都谈不到了。

再者,生而为人,必须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当我们去改造世界、去预测世界的时候——比如我们从事劳动生产的时候——唯有理性才能最有效地帮我们的忙。

喝醉以后,想要控制自己上厕所啊、回家啊,一想到这事你就会强迫自己集中理智,想明白自己在哪,该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要是没有理性,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失去了理性不就和死亡一样了吗?

那么,当叔本华的生命意志高过了理性的时候,当叔本华是靠人生小感悟而不是形而上学出名的时候,他给哲学带来了新的危机,一个威胁着理性的危机。

8思想家尼采

叔本华的亮点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一些类似人生感悟式的生活观,而且有独断论之嫌。但叔本华的理论好歹是建立在自己的形而上学之上,而他的崇拜者尼采根本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他的学说完全是散文式的断言。所以我们与其说尼采是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思想家。

叔本华,一般人或许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

尼采,一般人或许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

基本上,富于激情的尼采度过的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印完后只送出去七本,写作生涯的最后三年花费五百个银币出版自己的著作,而没拿半分稿费。

讽刺的是,在尼采疯了以后,财富和荣誉接踵而来。

尼采的超人理论后来被希特勒利用,成为了纳粹理论的一部分。然而实际上,尼采非常憎恨反犹主义者。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为一个思想家,尼采的作品大气磅礴,有很强的感染力。

但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尼采没有自己的形而上学,观点都是断言式的。虽然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哲学只是方向性的指引而不是建设。

尼采讲的是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对于弱者来说,权力意志就是争取自由。对于强者,则表现为特立独行、勇于牺牲、勇于征服、善于创造以及追求权力。

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

尼采不同意。他认为,同情弱者这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

打个比方,强者看待弱者,就跟人类看待猿猴一样。猿猴对人类有用吗?如果不关在笼子里而和人类混居,那一定会给人类添乱。强者眼中的弱者也是一样。对弱者不应该光是怜悯,还应该限制他们的能力,免得他们给强者捣乱。

所以尼采把道德分成了两种。

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限制、禁止)。核心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总而言之就是想尽办法限制强者的能力,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做是危险人物,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也就是给给强者捣乱。

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可以叫做贵族道德(崇尚自由、激励)。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尼采并不完全反对奴隶道德,他反对的是把奴隶道德普遍化,把奴隶道德加于强者的身上。

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伪善的信仰,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而且弱者出于恐惧,总想把奴隶道德普遍化,用来驯服强者。

或许,尼采对平等思想的反对和法国大革命有关。在法国大革命中,以民主为名的雅各宾派进行了恐怖统治和血腥屠杀,这让很多欧洲思想家看到了“多数人的暴政”的危险。就像柏拉图因为看到雅典的民主制处死了苏格拉底,因而在《理想国》中推崇精英政治一样,可能尼采也因为法国大革命而推崇贵族道德。

“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能力的人,不是说这人一定要当总统、当将军,而是说这人能实现贵族道德,超越奴隶道德。

尼采和叔本华一样,认为这世界是悲观的。但他的解决方法和叔本华不同。他认为叔本华的禁欲是胆小者的逃避。他觉得人不应该像叔本华宣扬的那样避免痛苦,而是应该承认痛苦,迎战痛苦。

真理,尼采说,真实的世界是流动的,但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把世界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去研究,这是错误的。

人研究世界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去控制世界,这是人的权力意志的表现。人研究世界就要给世界下定义,而这定义是人强加给这世界的,也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世界的真实面貌是流动的,而人们总结出来的真理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得到的结论都是谬误。那人们为什么还追求真理呢,因为人们需要真理,没有那些所谓的真理人们就没法生活。所以尼采说:真理就是一种如果离开它某种生物便不能活的错误。

换句话说,所谓的真理和错误都是不存在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真理有用,而错误没用,甚至有害。比如因果律的问题,尼采的解释是,根本就没有因果律,相信因果律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就没法生活。

永恒轮回说。

大意是说,假如我们这个世界中的各个元素都是有限的,假如时间是无限的,那么有限元素能够组合出的世界肯定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未来无限次的重复。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此时此刻体验到的一切东西,我们在未来还会体验到无数遍。我们的此刻,就是永恒!

虽然不靠谱,但这个永世轮回学说的意义却很大。一瞬都是永恒。人再渺小,一瞬再短暂,都会在这宇宙中永远永远地存在下去,都有无限大的意义,那么它可以完全战胜虚无主义。

鄙视女性。

叔本华对女性的偏见从他和母亲的关系中可以找到些许原因,但可能还有更深的原因。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性欲是生命意志的代表。叔本华是男人,那么他或许把女人当做了生殖和性欲的象征,当做了生命意志的帮凶。他说:“女性的美实际上只存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

尼采则说妇女是猫、鸟、母牛,他认为“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

叔本华强调欲望轻视理性。在尼采这里,同样强调的是非理性的权力意志,而且认为理性连真理都追求不到,根本就不存在真理。

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反理性、独断论。

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高峰,但也是最后的高峰。黑格尔虽然仍旧有种种不足的地方,但是在黑格尔之后,再也没有哲学家能搞出独当一面的形而上学来。结果是叔本华和尼采的独断式哲学,成了一个时代的代表。

可又有哪个哲学家愿意哲学研究都变成了散文式的心得呢?

9作为宗教的哲学

假如我们放弃了普遍真理,必然会导致真理主观化。

克尔凯郭尔(即祈克果)的一生,可以当做人类面对哲学问题的象征。

克尔凯郭尔是丹麦人,差不多和叔本华一个时代。

还记得我们之前在说斯宾诺莎的时候提到的,越是生活痛苦的人越关心个人幸福吗?克尔凯郭尔的遭遇如此特殊,可以想象,他对个人体验、个人命运会有多么地关心。

因此克尔凯郭尔就对黑格尔的哲学批评说,黑格尔的哲学只关心宏观的东西,不关心个人。在黑格尔的哲学里,个人只是绝对精神控制下的木偶,他的哲学不能为个人的生活作出指导。

出于同样的理由,克尔凯郭尔也反对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家们追求的是普遍的规则和真理,但是却忘记关心具体的人。我们每个人的感情、气质都是不同的,一个普遍的规则怎么能适合每个人的生活呢?这理论让我们想到了尼采“静止、片面的理论不能描写流动的世界”的观点。事实上,克尔凯郭尔的真理观和尼采的差不多。尼采说不存在真理,实用的道理就是真理。克尔凯郭尔则认为,只有能启迪自己的道理才是真理。

克尔凯郭尔抛弃了普遍真理,那么真理的标准必然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说白了,人该怎么活着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别人不能替他得出答案。克尔凯郭尔看到,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而是喜欢混在群体里,通过集体的暴行来彰显自己的强大——这让人想到了克尔凯郭尔被群氓讥讽嘲笑的境遇

最后克尔凯郭尔把寻找真理的方法诉诸于信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最后的结论怎么能是信仰呢?这不就一切都回到起点了吗?哲学和宗教不就没有区别了吗?哲学最后岂不是要写成散文和布道书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格尔们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