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周:2019 黄河之旅踩点之03
故道白云:云冈石窟
因缘际会
人像雕塑在希腊以将的西方艺术传统中地位显赫,但中国留存下来的与人有关的雕塑艺术,似乎除了宗教塑像以外,就泛善可陈了。雕塑中的精品就更少了。去年来山西博物院看“古埃及文明特展”时,曾特地去过晋祠,除了木雕盘龙之外,还专门想去欣赏闻名已久的宋代彩塑侍女和圣母。只可惜整个圣母殿既不能进入,又无灯光,影影绰绰中什么也看不清楚,颇有遗憾。
佛教造像则是个大主题。很早之前也买过梁思成的《佛像的历史》,也只草草翻过,未能静下心仔细阅读过。四大石窟更是早有耳闻,也在《文化苦旅》、《古董局中局》阅读时憧憬过中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但却一直没有太大机缘去拜访欣赏。细细追问了下内心,估计还是觉得自己对“佛教东渐”、“造像艺术”的文史修养不足,随便就去似乎唐突了。去年夏天曾自驾路过洛阳有一天时间,当时选择去了小浪底看黄河,错过了伊水岸边的龙门石窟。这次黄河之旅又来到了大同,觉得不能再错过了。
佛像变化
云冈石窟是大同的名片。
佛教东渐某种意义上要感谢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世界的交流之路,这条路,不仅是商旅通道,也是文化传播之路。佛教东渐,传入中原始于东汉则大发展于北魏。这一点可以在六年级的历史课中点一点。毕竟“佛教东传”到“儒释道三教合流”是影响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的重要事件。
北魏建国之初,沙门法果宣称皇帝即是当今如来,拜天子乃是礼佛。故北魏佛教,具有浓重的国家色彩。这与后来武则天崇佛修建明堂和龙门卢舍那大佛如出一辙。
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攻破佛教圣地凉州,将原来的凉州珍宝和吏民三万多户凉州豪族(这里有天师、高僧、建筑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经学家)迁至国都山西平城。此事堪比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巴比伦之囚”。之后沙门佛事俱向东传,北魏佛教大兴。
最早主持开凿石窟的是僧人昙曜。他年少即出家,在凉州修行,被掳掠至平城后成了名僧,为太子拓跋晃所重。后来太武帝灭佛,杀僧毁寺,形势险恶,但昙曜仍道心坚固,持守其身。后太武帝死后,文成帝即位,又开始复佛。文成帝即拓跋晃之子,拓跋焘之孙。至于为啥不是太子拓跋晃即位,建议大家了解下“宗爱(史上最牛宦官)”。
文成帝继位后,再兴佛法。以“国师”礼遇昙曜(任沙门统)。昙曜便在武州山主持开窟造像,完成了云冈石窟中最著盛名的“昙曜五窟”。
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是内蒙古到山西的交通要道,即北魏两都城盛乐到平城的必经之路。所以“昙曜五窟”也是由北魏皇室主持开凿、倾全国之力打造的、着力于高曝光率高影响力的皇家寺院。
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开凿石窟的诏令是兴安二年(453年)下的,而昙曜准备了好几年才开始具体开凿。根据“天子即当今如来”的说法,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主佛像均模拟北魏王朝道武、明元 、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
昙曜五窟的共同形式:主洞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开有门和明窗,供信众远观顶礼膜拜。
主要看点:波纹状发髻(犍陀罗风格),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汉风),胸前结带下垂。(堪称中国最早发明的领带)
主要看点:汉化菩萨一般常见的都是跏趺坐(双盘),交脚坐也叫狮子坐,有西域外来之风。在云冈群像中多见。此窟洞窟地面低于洞外地面,应该是主尊造像体量过大,雕凿腿部时发现洞窟的高度不够,工匠们就毫不犹豫地将洞窟的地面向下挖掘,终于把交脚菩萨成功地容纳到洞窟里。
主要看点:素面高髻,面相浑圆,大目高鼻、宽肩束腰,着贴身的袒右肩的千佛袈裟(袈裟上刻的全都是小佛像)。这都是典型的早期风格(犍陀罗+秣菟罗)。两边还有两个高大的胁侍菩萨。可惜此窟崩塌剥落严重。
主要看点:云冈石窟最有名的大佛,堪称云冈名片。素面高髻,面相浑圆,大目高鼻、双耳垂肩,面露微笑,神态安详。跏趺禅定,着袒右肩袈裟,右肩搭衣角(凉州式袈裟)
佛像变化
此次云冈之行,个人收获很大。大致包括:
- 开启了石窟之旅,整合了以往对佛教的认识,逐渐鲜活。
- 从文史、地理、宗教、艺术多个角度更了解了佛教东渐和佛教汉化的过程和意义,慢慢能看出更多的门道了。
- 理解了四大石窟的发展脉络。
仅就云冈石窟来看,可以分成早中晚三个时期风格流派:
- 早期 昙曜五窟,重点从宗教角度来看,主要造像为三世佛,特点是:质朴雄健,显西域风。
早期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 中期 主要包括1、2、3,5~13窟,这个时期重点从皇家角度理解。主要特色是:汉风渐兴,精致繁复。
中期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有护法神、伎乐天等形象和佛本生故事。坐像造像衣饰汉风渐起,趋于繁华精美、富丽堂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 晚期 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多为小窟单龛。重点是从民间世俗角度理解。主要风格为:形成中国化的秀骨清像风格,更接近人间生活。
此时期造像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呈现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
主要看点:窟内北壁西部雕西方三圣。主佛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神态超然,背光雕凿飞天与坐佛。两侧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两菩萨立像头戴宝冠,面相圆润,冠饰华丽,衣纹流畅,精美庄严。可以看到主佛的袈裟已经是通肩式宽袖,此时已经明显呈现了汉化的特征
不仅佛教的东渐过程中,佛像在变。事实上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也一直在变化。在印度就形成了包括犍陀罗、秣菟罗、笈多王朝、斯瓦特、克什米尔多个流派,其中克什米尔流派对密宗小佛像影响最大。
这个造像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本土化过程,这个艺术发展的过程,是在变化中不断的获得生命力的过程。
白云依旧
去云冈的那天,大同寒潮来袭,风来霾散。游览的时候,太阳很好,天空呈现出一片美丽的云冈蓝。
蓝天澄净,白云悠悠。石窟无语,古今却在对话。坐在长椅上晒着太阳,不断的想起自己在二年级讲过的“佛陀故事”。佛像在变,但佛陀的那种慈悲大爱没有变化。
小乘,大乘,密宗还是禅宗不重要。佛陀就像一颗巨大的菩提树的种子。虽然现在见不到了,但它并没有灭亡,而是变成了大树和更多的种子。
白云依旧,故道仍在。
名和利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了解和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有了解和爱,一切都能成就。
佛陀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佛陀走过的道路,仍在我们脚下。
- 黄河游学踩点之一:塞云寒风(出发)
- 黄河游学踩点之二:经界遗踪(大同)
- 黄河游学踩点之三:故道白云(云冈石窟)
附录:四大石窟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总的来说:西边的比东边的要早,北边的比南边的要早。但文化融合和中国化的程度则反之。
敦煌莫高窟: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极盛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
云冈石窟: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