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说,我人生的很多时刻,只属于北京

第一次在北京待够15天,是大一的寒假。

那时,我以GRE住宿班学生的身份和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住在海淀外国语学校,学校环境和设施本身不错,那时觉得海淀才是北京的中心。课程中间给我们放假两天。我和室友们一起去798,去南锣鼓巷,去水立方的世界巧克力展。寒风凛凛中一起手挽手吃着披萨畅谈未来。那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当然是美国的各大高校。而北京,只是实现这些的跳板,我来不及驻足,只能拼命背着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单词,往前走。

我到北京待得最久的一次,是2014年的暑假,为时一个半月。

一场暴雨过后,京城的树林间四处是心生的新鲜。听着热闹,看着安静。我拎着大箱子,风尘仆仆从纽约纽瓦克机场飞来,当时想着,以实习的名义感受下这座城市,是件特别开心的事。

按马克西的话说,我那一个多月是没有体会到上班族的艰辛的。想来也是,我朋友大无畏的收留了我,住在离单位三站地铁的地方,从崇文门到宣武门,即使是步行也没多远。是啊,我在这座城市开始得很顺利,实习完约朋友们一起逛街吃美食,也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好像一切对我来说都很容易,容易到我在心里无比自然地就融入了这里。这里可是北京啊,可大城市里的小人物,何必开端都必须是千篇一律的艰辛隐忍呢?

我也是在那个夏天遇到和我一起实习的晴天的,她也从没在北京待这么久,我们有些观点出奇的一致,比如,北京好好吃好好逛啊,我们去过段祺瑞府互拍民国风的照片,拍完饥肠辘辘的在茶花妹子吃云南菜,当一大份菠萝饭端上来的时候,我们心领神会几分钟就将它一扫光,擦擦嘴边的酸甜的油花异口同声地喊:“怎么可以这么好吃!”这才是吃饭啊,活色生香热气腾腾,相比之下,在国外吃得虽然五花八门但本质只是果腹而已。

我还在那个夏天遇到了马克西,他带我晚上去故宫外沿着城墙散很久的步,他也许从没见过我这么路痴的人,路痴到一个“北京西站南广场东”就足以让我的大脑开始无限做布朗运动。他半开玩笑地告诉我,“六里桥”之外还有“八里桥”,“北太平庄”并不是在“太平庄”北边一点,“木樨地”和“木樨园”根本是两个概念,“黄庄”和“海淀黄庄”没有任何联系,我才发觉北京的辽阔。他有天特别认真的带我去电影《失恋三十三天》里的大喷泉和广告牌,也很兴奋地说前门的那家法餐厅前面就是黄小仙儿奔跑着追陆然的桥段,我清晰地记着他准确地向我比划:就是从这里拍到了那里,镜头这么一扫而过。从那一刻起,我对北京充满了无尽的探索欲,想跟着他一起,吃遍玩遍这里所有值得纪念的角落。


我只能说,我人生的很多时刻,只属于北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年暑假改变了我很多,之前我只想毕业后留在纽约,可那之后,我却只想在北京好好待下去,那种心情,和我以前一个人提着两大两小行李箱国际转机两次才回到北京一样,斩钉截铁又无怨无悔。其实,我们还不就是凭着某种强烈又固执的情绪撑到今天的么?

后来,我在北京工作、结婚,怀孕时每次去那家医院产检的时候,有个大妈级的医生让我记忆犹新,每次都从头到脚把我数落一遍,说“哟你怎么就那么馋啊连个血糖都控制不好”,“你连个胎动都数不明白还生什么孩子”,“得了吧看你这自觉性”,像训孩子一样,我每次都笑着答应,答应完又不知该说什么。现在偶然想起,心里却很怀念。

我引以为傲的家乡是座海滨小城,那里舒适又惬意,可每次待满一个周,就有股发自内心的无聊,终于有一次我对自己说,承认吧,年轻时心里最想要的,只有大城市才能给。这几年,我待过或玩过的大城市,从北京到纽约再到东京,虽然大家步履匆匆,但那里像个巨大的万花筒,有最正宗的各地美食,最棒的演出,以及奇奇怪怪却无比有趣的人。那里闪闪发光的瞬间俯拾即是,而我,还远没有生厌。

只有北京这样的地方,才会有我从不会落空的期待。这些期待,一触即发,经久不息。

不论是红通通的曼哈顿悬日,还是金色夕阳下的后海。迷人的城市,总是复调性的。很多次我和马克西在街上游荡时,我说“快带我去看安河桥下清澈的水”,而他笑着说:“喂,安河桥下根本没有水。”

绵延的城市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可是,我真的很喜欢北京和这座城市里的人,除了空气不如我老家,在我心里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在北京,常常有这样的瞬间,这些只能在这里发生,除了这里,我再也不会拥有这样的时刻。

对我而言,北京不仅仅是一座城。是冠盖满京华,却不是一抹京华烟云。逛颐和园的时候,想起纪晓岚当年写的一句“双飞白鸟似江南”,才恍然发现绝妙之处。这里,是“宝马雕车香满路”,也是“夕云凝紫”,更是“垂虹玉泉凝空碧,晴雪西山唱晚钟”。在这里,很多书本上脑海中的事情和景象都化为具体,又再一次转而抽象。

有次我考马克西:“林黛玉进贾府时进的是哪个门?”

他停了几秒,没答上来。

我得意地说:“看吧读书不仔细噢,是西角门。”

可他反问我:“那你知道她是从哪个码头上岸的么?是通州。”

我这才一怔,原来,我也是经过那里的。

况且,对于一个吃货而言,北京简直太好吃了,不仅有各地小吃和特色菜,还能吃到一些国外的招牌。很多我随口就能叫上的地方都是通过美食才铭记在心的,马克西以前总和我下班后约在地铁站然后步行去一家招待所吃燃面,或者跋涉很远只为寻一家好吃的寿喜锅。如今,夏至以后粘稠的雨气把夏天的气味搅和在一起,新鲜又好闻。各家敞开的窗户里飘出炒菜的味道,或者明亮的辣椒味,闻着闻着就会深信,一座城市里迸发出来的烟火气才是最强大的味道。

至于北京的味道,还在城墙之外,檐下听过的雨,落地都成了花。

在朴树的歌里,盛装出场,又语焉不详。

在深秋的银杏树影里,地面上一片闪烁的光点,粲然一瞥,不可方物。

除了北京,我想象不到其他地方能像这样复杂又简单。

所以,我很确定我会好好在这里生活,就像决定开始坚持一个蓄谋已久的梦。虽然梦幻,但是真实可触,又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蓟门残垣伫烟树,太液禁城起秋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能说,我人生的很多时刻,只属于北京)